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对高校的思政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人文关怀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人文关怀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潮流。本文主要探讨高校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提出了人文关怀融合到思政教育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彦  李钦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274-274
新时代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要求,纯粹地理论无法满足,其内在必然呼唤人文关怀,从这个角度出发,因而更深层次地认识到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入"人文关怀"模式,本文探讨了人文关怀渗入策略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3.
贾斌  柳杨 《教书育人》2023,(18):25-2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内容。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实现高校思政教学的稳健发展提供了路径支持。文章在阐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内在机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价值的基础上,提出致力于教育理念的创新突破、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体系、发挥主流价值观导向作用等实施路径,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融合,助力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与成效。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我国一直倡导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新时代的高校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在新时代下,不仅要思考思政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导向,鞭辟入里地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更要主动探究新时代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实现的策略和方式,实现对思想意识和生活实践的回归。从研究思政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入手,分析当今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对人文关怀重视不够的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期实现人文关怀在思政教育中的更好应用。  相似文献   

5.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内容。高校应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关注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对其实施针对性、个性化、差异化教育教学,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推动人文关怀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协同进步。对于大数据的“数据冰冷”,高校需坚定不移地促进思政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不仅需充分使用大数据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优势,提高学生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效率、效益;还需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观念、思想及精神,抨击、规避大数据的“数据冰冷”,有利于从根本上处理好思政教师对大数据技术的担忧,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颖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264-26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字眼,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高校教育一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其德育教育体系落后,存在诸多漏洞,其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并不明朗。为解放大学生思想,全国各所高校纷纷以"人文关怀"为主题,设计思政教育。现阶段,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发展仍在继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研究学者,都非常重视人文关怀教育的改革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现状,深度解析其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文关怀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得愈加重要。本文阐述了人文关怀在医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思政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归因,并对思政教育工作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关怀路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蔡悦 《黑河学院学报》2023,(4):37-39+98
人文关怀是思政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本质问题,思政教育面临新的传媒技术的影响,面对诸多挑战,也面对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契机,微时代的特征甚至决定了思政教育变革的方向,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仍摆脱不了人文性,其人文关怀是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根本内涵,并围绕其构建人文性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着力点。由此可见,此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生长点。当前各高校在推进思政工作中已经意识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变性及思政工作的复杂性,其仍在不少困境。为此,本文把视角聚焦到此课题,通过对该课题重要性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政工作中存在哪些困境,在剖析困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着力点,更是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由此可见,此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生长点。当前各高校在推进思政工作中已经意识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变性及思政工作的复杂性,其仍在不少困境。为此,本文把视角聚焦到此课题,通过对该课题重要性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政工作中存在哪些困境,在剖析困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全面估计学生的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和心理状况等问题,加强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成为一个需要紧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教育的焦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文章结合中国医学史课程实际,对如何把"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倡导人文关怀,是当前条件下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实践中,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人文关怀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对人文关怀与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首先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其次指出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高职思政课教学融入人文关怀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性与多样性的必然选择,我国高职类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状况不容乐观,说明思政教育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从思想政治注重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当前高校人文关怀缺失的现实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三方面对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审视与反思,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体化,其实就是在高校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从而全面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一体化的价值,并且通过深入学习与探究,归纳总结了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将二者一体化实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郭琳 《英语广场》2023,(14):71-76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模式,各高校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通过课程思政完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在育人方面形成更有效的措施。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提出英语教师可将人文关怀、哲学思辨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功能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文章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和价值引导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而且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域。本文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时代价值,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际,从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构建专业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可行性策略,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