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快乐的秘密     
我在旅游业工作了24个年头,我热爱我的工作,从来没想过辞职,当然,将来退休是另外一回事。我最初是个教师,离开讲台之后我想我再也不会教书育人了,但是鬼使神差,我工作生涯的最后阶段却是在旅游行业做讲师。我在著名的伽利略公司(隶属于南非航空公司),是专为旅游代理商服务的。退休之前我在该公司的咨询台做电话咨询工作,并通过电脑为客户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2.
严介和 《职业圈》2010,(1):24-24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凡是我不知晓的,我都希望知晓;凡是我不会做的,我都希望去尝试。我在培养自己的疯癫,因为我觉得企业家不能没有个性,更不能没有激情。我从张扬的个性走向了柔韧的个性,从疯狂的激情走向了内敛的激情,这就是从成长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李湘平说:我用感恩的心面对一切,我的心胸和视野更加宽广了;我以忠诚构筑人生和事业之基,我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我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这个企业,这项事业,我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快乐;生命不息,进取不止,我要在有生之年努力迈上事业和人生的更高处,力争实现人生境界和自身价值从蛹化蝶的蜕变。  相似文献   

4.
胡石磊 《职业圈》2011,(28):70-72
李湘平说:我用感恩的心面对一切,我的心胸和视野更加宽广了;我以忠诚构筑人生和事业之基,我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我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这个企业,这项事业,我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快乐;生命不息,进取不止,我要在有生之年努力迈上事业和人生的更高处,力争实现人生境界和自身价值从蛹化蝶的蜕变。  相似文献   

5.
海宁是我家     
回想起我怀孕的时候,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我关注健康,热爱运动,注重营养,喜欢健康的食物并且积极阅读那些教育孩子的书本。我在中国生活有快两年了,在这段时间,我深爱着我的丈夫,我热爱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6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来到了中国衢州。在这个全新的国度里,我从事了一份以前未曾做过的工作,同时也交上新的朋友。对我来说,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来到衢州时一直有些紧张和担心,而即将独自去面对所有的一切让我尤其感到焦虑不安。此前,我曾经到过中国首都北京,但那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情况:那时我是学生,  相似文献   

7.
柳佳 《生态文化》2009,(2):21-24
我的家乡在大海边上,我在海边生却没有在海边长,伴我成长的是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 父母带我们离开大海迁居到森林时,我只有两岁。虽然大海的波涛伴随了我几百个日日夜夜,虽然我枕着大海的涛声完成了襁褓中的睡眠,但我还是没来得及把大海储存在大脑中那个叫作“记忆”的盒子里,因为那时,我“记忆”的盒子尚未YF启,还处于懵懂无知之中。我虽然不记得海的模样,也不记得浪涛拍击海岸的声响,却在以后的日月里伴着林涛把森林一点儿一点儿牢牢地刻在了心里,装满了记忆的盒子。  相似文献   

8.
我在卢旺达期间,结识了一位当地的姑娘,名叫卡娅斯。十月的一天,卡娅斯邀请我参加她姐姐卡西斯的婚礼,我正想了解当地人的一些风俗,便一口答应了。卡娅斯没想到我这个外国人会欣然答应,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然后我们约好星期天的早上,我在住处的大门口等她来接我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9.
感受北京     
中国和法国的生活大不相同。有时,我觉得我似乎走错了地方,应该回到我的国家去,但是这种时刻总是稍纵即逝。于是,我觉得我既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法国。当然,我想念我的家人和朋友们。这里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吸引着我,但我解释不清,每天都有些新的事情发生。现在,中国不仅让我领略了一种化,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思绪万千,我在中国的经历更像个饱含眷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眷恋     
(一) 再见了,长白山。我的心头,盛满了深深的眷恋。当年我走进您的怀抱。您用慈母般博大的胸怀,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在您身边一幕幕情景,会在我心底珍藏到永远。  相似文献   

11.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11,(6):63-63
我以私人身份步行在小巷,走进一户人家。他们并不知道我是谁,于是我们开始聊天,他们给我展示他们的房间,把我介绍给他们的家人。正式访问我从来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生活,这非常有价值。有时候我确认了中国政府告诉我们的情况——当地人很满足、幸福;也有时,他们会告诉你其他地方听不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我出生在福建省永安市洪永安市洪田村,我叫毛安福,今年43岁。2007年6月,当一位漂亮的女记者站在我的面前。问我:大哥,林权制度改革为您带来什么好处?这一刻。我的泪水从眼眶涌了出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的问题。总之.林权制度的改革让我重新获得了遗失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13.
奶奶家的枣树已经有几十个年头了,如果让我说出具体的时间,我也说不上来。奶奶告诉我,那棵枣树是她嫁给爷爷那年奶奶亲手栽的。但我对于奶奶是何时嫁给爷爷的始终不知,我只知道已经很多很多年了。  相似文献   

14.
刘剑 《生态文化》2011,(4):36-37
多年前我曾在阿拉斯加州库普列阿诺夫岛上勘探过金矿,该岛的东南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名叫科霍河。那年春天的一个早上,我沿科霍河向前走着,当我来到一片云杉和铁杉混合林中的时候,我突然楞住了——就在我前面不远处二十步开外的一块平坦的青苔沼泽地上,一只高大的阿拉斯加黑色丛林狼凶神恶煞似的呲牙咧嘴,一只前爪似被铁链给拴住了。我走近才看清,原来它被猎人安放的猎夹给夹住了。  相似文献   

15.
多年前,一首游行歌曲《我要去桂林》在国人心里唱熟了桂林,也唱出了一种机缘的错位与随之而来的无奈;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相似文献   

16.
星期天,我带儿子回乡下的娘家,见孩子和我弟弟的儿子两人玩得很开心,我便与爱人去地里帮爹妈干点小活儿。当我们回家时,正好碰上儿子拿着菜刀在院子里砍树枝。虽然我制止了他不再砍树,但树早已是伤痕累累。我问儿子,为何要砍树?儿子说,我要做橡皮弹弓。原来,儿子和弟弟的儿子两人刚才玩起了橡皮弹弓,儿子也想弄一把弹弓,  相似文献   

17.
韩秀云 《职业圈》2010,(10):94-94
写序不难,但对一个“盲人”来讲,真的很难,而我在管理学上就是一个“盲人”。我花了一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回味无穷,此书深深地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身心融入到中国文化的海洋中去了。5岁生日时,父亲给我穿上了一件漂亮的中国衣服。大概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喜欢上了中国。  相似文献   

19.
反思城市化     
《职业圈》2014,(22):50-51
检讨一下公共政策制订中的问题,当年的功能定位哪个决定错了,政府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那就限制一下自己。比如,我买一辆车是买的365天开的,价钱是按这个定的,实行单双号后,等于把车的一半功能给废了,可是我交税没按单双号交,如果说我也按单双号交政府干吗?所以,这些东西我觉得政府在公共政策上,—定要保持制定政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牵挂     
黎德义 《职业圈》2008,(10):85-85
小时候回家晚了,父亲总是会唠叨两句。工作在外,父亲在信中总是嘱咐要注意这注意那。而我,对于父亲的唠叨和嘱咐总是极不耐烦。如今,我做了父亲,女儿在外婆家,我也总在电话里不停地唠叨和嘱咐,说要注意这注意那。这时,我才知道,那些唠叨、啰嗦,原来是牵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