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瑰 《辅导员》2014,(14):100-100
近年来,我们娄底一小积极创建全面发展理念下艺术教育特色,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依托艺术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努力发挥艺术教育育人功能,提高了学生艺术素质,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培养了学生艺术实践与创新的思维品质,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成为学校开展德育1=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创造活动则是和艺术教育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弄清楚艺术教育、艺术创造活动的概念内涵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章着重从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的本质、实施过程、目的和任务等几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以期能把艺术教育的概念内涵解释清楚。在指出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的区别的同时,文章也深刻分析了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3.
李瑜英 《甘肃教育》2005,(1):120-121
2001年8月。借着第一轮课改实验的东风,秦安路小学将艺术教育纳入重点研究课题,成立了学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并将艺术教育课题的研究重点确定为“解决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和“解决课内外结合的问题”。为使课题研究能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选拔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领导担当课题组负责人,音乐、美术教师为艺术教育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有序的系统教育活动,它是不能由其它形式所代替的教育内容。艺术教育及其它形式的教育都是落实和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教育追求的终极(根本目标)。就教育目标而言,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那就是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5.
艺术和体育教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中小学的艺术和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美术和体育的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来实施的,音乐和美术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体育教育意在挖掘学生身体潜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和体系教育都承担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任务,然而,学校的艺术和体育教育实践效果很难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教育理论尚缺乏对学校艺术和体育教育的系统研究。天津市教育科学院的肖凤翔先生以回答普通中小学艺术和体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已任,向社会奉献出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研究艺术和体育教育的专--《艺术与体育教改新思路》。我认真阅读了此书,很受启发和感染,认为这是一本高质量,很有特色的学术专,对于引导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进行艺术和体育教育改革具有普遍指导作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该书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曾灿坤 《文教资料》2010,(13):107-108
现代中国艺术教育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掌握和研究艺术教育的规律,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艺术人才,已成为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的首要任务。本人通过几年的艺术教育实践,对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实践、特殊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与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共同探讨.从而提高本人的艺术教育水平。并且希望能与广大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获得共鸣。  相似文献   

7.
潘天寿与我国现代艺术教育胡小平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画家、艺术教育家潘天寿先生,为我国民族绘画艺术宝库留下了丰富的杰作,还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角度,对艺术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亲自撰写了许多论文和著作。潘天寿的艺术教育思想,既有精...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艺术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为避免教育资源与人才浪费,高职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通过对国内外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高职艺术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院具有长期的艺术教育传统,早在1993年就引进了艺术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1995年院合唱团参加洪山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文艺汇演,荣获特等奖,1996年成立了艺术教研室,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其艺术育人效果更是锦上添花。为了贯彻中共中央16号文件精神,学院坚持艺术教育为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发挥艺术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大学生艺术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院艺术教育立意高、范围广、形式活、特色亮。  相似文献   

10.
自发存在于家庭内外的艺术教育现象是古希腊艺术教育的开端。雅典是古希腊艺术教育的典范。雅典的艺术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并贯穿于各层次教育中,强调艺术教育的教化功能。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艺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关于艺术教育的主张,基本上反映了古希腊艺术教育实际,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艺术教育的目的、价值、内容以及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不可否认,近年来,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可贺的,尤其是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的颁布,将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向纵深。为使艺术教育的开展更加自觉和富有理性,本文拟就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实现的途径作一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早期教育》2005,(8):F0002-F0002
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金钥匙学前教育中心一分园,重视以“艺术健体、艺术益智、艺术辅德”的思想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实践着以素质教育为主导、以艺术教育为体现的美育教学模式。她们融合了蒙台梭利感知教育理论、皮亚杰认知理论及陈鹤琴生活教育课程理论,形成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园本课程.即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连接和沟通,还幼儿美术教育以体验为本、以操作为主的特点。通过“美术课程游戏教学法”的开展,使幼儿园美术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艺术教育与智力教育的联系等方面,论述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之一的智力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为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科学实施艺术教育、改善智力教育行为提供了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办艺术教育蓬勃兴起,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民办艺术教育形式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体制注入了活力,促进了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素质教育的新天地,满足了全民追求时尚、追求美的潮流。为全民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提高以及全民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5.
教育向综合的方向发展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向人的本性的回归。它的最大的意义是带动教育观念的发展。艺术教育提倡学科综合,以人文主题统领知识技能,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创造等能力。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与生命本体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君桓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2):108-110
一、艺术教育的误区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提出了艺术的寓教于乐问题,直到今天,我们的艺术教育仍然以寓教于乐作为理论的基础与准则。把教育寄寓在娱乐过程中,这无可非议,然而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寓教于乐却往往被扭曲。建国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立足于培养为政治服务的人才,学校的艺术教育一般也着眼于文艺的教化职能,而忽视其娱乐与审美功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艺术教育热,但由于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应试教育,因此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及社会上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应试教育而进行的,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为音乐培养人才,从而使音乐艺术的知识技能得以传递和发展的一种音乐与教育结合的形式。它主要是将音乐艺术作为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是无可非议。近几年来,笔者参加了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发现音乐与教育结合的另一种现象正在蓬勃发展起来,那就是运用音乐艺术于音乐学科以外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这种形式将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而加以运用,从而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根据音乐的性质是否与教育内容有关来看,音乐…  相似文献   

18.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手段和途径,特别是在学校美育中,艺术教育占有突出的地位。然而,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不能把艺术教育完全等同于美育。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异同,根源于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作了辨析;对艺术教育的性质、内容、功能和效应作了考察、审辨和论证;突出阐明了艺术教育关联全面素质教育,可以完善个体与群体素质的陶冶、塑造与建构,促进社会明的进步与提高,从而确证艺术教育是实施与落实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0.
艺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本拟通过对“大艺术”教育的实践分析,阐述其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以“大艺术”教育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为前提,以厚基础、宽Vl径、高素质培养模式的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