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份来自全民教育快车道计划的报告显示女童教育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报告追踪了在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加纳、几内亚、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和尼日尔女童教育的进步。报告详细描述了女童接受教育时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女童普及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一)从我国妇女教育落后现状看普及女童教育的重要意义妇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加强妇女教育不论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还是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这部巨著里引用傅立叶的话时说过:"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妇女素质不高,整个社会也不可能建设起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妇女素质提高的程度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天然尺度.  相似文献   

3.
女童教育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女童教育既是教育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它的产生和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提高女童教育地位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传统性别观念的改变,但这将是一个历史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埃塞俄比亚中小学教育中,无论是教育过程还是教育结果,女生都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其中既有经济原因,也有社会性别观念和暴力等因素。要有效减少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埃塞俄比亚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第一,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经济,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们的教育支付能力;第二,提高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并使人们认识到女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针对女童的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傣族女童教育——以孟波镇中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了文化人类学中的田野研究法,以云南省孟波镇中学为个案考察傣族女童教育,研究发现:孟波镇中学的傣族女童由于在傣族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和以汉族教师为主要代表的汉族文化的多重文化影响下,在学校教育场域中不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傣族女童教育既为性别平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也提醒我们加强对于教育背后的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现在的中小学校里,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这就是师生之间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师生角色的差异。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充分表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都必须按照社会提出的“教书育人”的要求,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对学生实施教育。这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常常要以教育者的角色出现,处在“权威”的地位。而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必须接受老师的指导、控制、检查、评定,所以往往是处在受教育、受支配的地位。这样,在教与学的公务关系里,师生所处地位和担任角色的不同,使得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国际     
《教育》2013,(31):15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开展女童创新教育据国际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网站10月11日报道,为庆祝第二届国际女童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强调,创新的力量是使得越来越多女童进入学校,并提高所有儿童受教育质量的关键。报道称,尽管失学儿童数量在减少,但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女童无法接受优质教育,没有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即使女童只接受一年的中学教育,她后来的收入也可能由此增加25%,但目前仍有3100万名小学阶段的女生辍学。为帮助所有女童接受教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转变教育,从而增加失学女童的受教育机会,提高每个儿童的教育质  相似文献   

8.
受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女童学前教育十分落后。少数民族女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率很低,无法获得政府投入与家长观念上的支持,即便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其课程通常模式化现象严重,脱离少数民族女童的生活实际。为促进少数民族女童学前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起点公平,降低少数民族女童小学辍学率,政府应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鼓励民间力量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有条件时对少数民族女童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女童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与课程的改革,增加民族教育的内容,广泛推行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并行的双语教育,对少数民族女童父母进行培训,提高其认识,从而为少数民族女童接受学前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试论社会角色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社会化过程不仅是个人社会角色的获得过程,而且也是个人社会角色不断转换的过程。社会角色能否顺利实现转换,乃是个人社会化是否成功的标志。社会角色转换是经常、普遍的。它在实质上是个体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变化的动态形式。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加快,顺利实现社会角色转换,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对于社会交替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女童在受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中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分析。目前,女童在义务教育入学机会上与男童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上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上,农村女童明显少于男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性别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女童,她们接受教育的权益如得不到保障,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则不可能完成,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标,也就打了一半的折扣。女童上学难是困扰普及教育的一大难题早在50多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针对当时中国学龄女童2455万人当中,只有165万在学校上学(占15.24%)的状况指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女子教育问题,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新中国成立40年来,党和人民政府为解决妇女的  相似文献   

12.
罗繁荣 《幼儿教育》2004,(12):45-45
对于教师角色,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认为教师角色就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典型性行为。第二种,认为教师角色就是教师的社会地位。第三种,认为教师角色就是对教师持有的一种期望。三种定义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教师角色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印度初等教育中女童的低入学率是印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主要障碍。印度社会有歧视妇女受教育的传统,许多女童因家境贫寒和社会歧视到了入学年龄而不能入学,她们只能留在家中做家务,或做一些活计补贴家用。这种情况在农村比在城市更为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印度政府对于女童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学习方式,都属于接受式学习。在接受式学习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从学校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这个“后工业社会”里,研究性学习无疑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的作用相比,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新的角色定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成效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英国近代早期社会大变革,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提升社会地位、获取各种特权的阶梯角色。英国社会的乡绅利用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背景下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需要大量文职官员的有利时机培养子弟接受高等教育,这不仅提升了乡绅阶层的知识水平,而且改变了其自身的社会地位,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在近代早期的变迁进程。本文分析认...  相似文献   

16.
社会角色是与人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当前,我国藏区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加快,藏区女性顺利实现社会角色转换,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对于社会交替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以近代甘肃藏区女性传统社会角色承担为参照,对现代化转型时期甘肃藏区女性社会角色变迁与调适进行深入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章探讨了大学活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角色社会化、自主性精神、实践性品格、创造能力、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功能,以期引起高等教育界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界对于活动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实施“角色教育”探索教育面向新世纪的模式临江市建国小学董新春“角色教育”是我校1993年8月提出并实施的整体改革实验。其教育目的:①是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一定地位,担当一定“角色”,知道社会对每个“角色”所寄托的期望和所要求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该以学生为教育对象,而且应该面向所有社会成员。中年人特殊的角色地位和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更年期教育、科学生活方式教育、角色适应教育、自我“减负”教育、休闲教育等,中年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提供自我实现的空间、维持幸福的家庭生活、发挥自我调节功能、自觉保持心理平衡、接受心理咨询等有效途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从“西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的论坛中了解到:如今,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中,女童占到了2/3,其中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女童的比例竟高达88.63%。这组令人震惊的数字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女童受教育率有了大幅提高,从解放前的20%提高到了2001年的98.81%,但在贫困、边远、民族地区,女童受教育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较高的女童失学率,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母亲素质不高。在农村,大多数女童未能接受应有的教育,便在愚昧无知中早婚、早孕。由于素质低,这些母亲根本无力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在甘肃省会宁县,许多幼儿会走路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