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龙泉窑是宋代兴起的江南青瓷名窑。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宋元时期龙泉窑青瓷,虽数量不多,但品类丰富,品质优良。这些瓷器胎体精细,釉面莹润,装饰手法有刻划、露胎、模印、镂刻、堆塑等,工艺精湛,代表了龙泉窑青瓷的发展艺术水平。结合北京地区出土的其他龙泉窑青瓷进行综合分析,宋元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7,(9)
正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了许多明代龙泉窑青瓷文物,世界各大博物馆也零星发表了一些有关明代龙泉窑青瓷的资料。尤其是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浙江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揭露了丰富的明代地层堆积,发掘整理了数量可观的明代龙泉窑青瓷标本,更加明晰了明代龙泉窑青瓷由盛转衰的历史及艺术发展演变轨迹。本文按明代前期与明代中后期两个阶段对明代龙泉窑青瓷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文昭 《收藏》2012,(4):40-45
展览名称:温温玉色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展览时间:2011年12月13日~2012年2月12日"自古陶重青品",青色含蓄、温婉、优雅,是瓷器审美的最高境界,而龙泉青瓷则被誉为青瓷之翘楚。龙泉窑是一个跨越南朝至清多个时代,窑址分布广泛的名窑。龙泉青瓷深沉委婉,将大自然优雅的青绿色融入晶莹的釉色里,温柔敦厚、层次分明,似乎更符合古人所崇尚的清淡高逸的追求。君子以玉比德,以玉喻色,色清如玉的龙泉青瓷是中国道器并重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1,(4)
源浩艺术博物馆陶瓷研修班依托馆藏上万件官、民窑标本设立,以北京出土的景德镇窑瓷片为主,窑址出土瓷片为辅,涵盖钧窑、定窑、越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德化窑、龙泉务窑及河南青瓷、高丽青瓷等十几个窑口的瓷片。特别是近百件景德镇民窑绝对标准器(干支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7,(9)
正龙泉窑是分布于以今浙江省南部丽水地区龙泉市为中心以及周边地区的众多古代生产同一类型青瓷窑场的总称。窑址考古调查与研究表明,龙泉窑烧造历史悠久,生产窑场众多,历代制瓷产量巨大,产品窑口特征鲜明,制瓷工艺传播地域广阔,是我国古陶瓷发展史最著名的青瓷窑场之一。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内外收藏中国古陶瓷文物数量最为宏富的国家级博物馆,以陈万里先生为代表的诸多专家学者为龙泉窑研究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且也保有着数量丰富质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9)
龙泉窑在宋元时期是遍布瓯江流域的庞大窑系,产品大量被用于海外贸易。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都出土过龙泉窑瓷器,从南宋后期龙泉窑青瓷大量输往中东和北非,在埃及的福斯塔特遗址和肯尼亚马林迪附近都出土过龙泉窑瓷器,明中期龙泉窑青瓷在青花瓷的冲击下外销才趋于衰落。故在海内外保存了大量的龙泉窑青瓷,仅以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为例,在打捞的2万多件元代瓷器中,龙泉窑青瓷就占百分之六十。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7,(10)
南北方出土的龙泉窑青瓷,涉及南方的杭州、镇江、江西等地,以及北方的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很多来自纪年墓葬,下限时代明确。通过各地的分布显示出龙泉窑青瓷作为高档青瓷在宋元明时期畅销大江南北,各地散落的龙泉窑青瓷犹如一张青色的藏宝地图,展现了龙泉窑的影响范围。对它们的解码有助于判明、厘清龙泉窑青瓷的时代特征和散布范围。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7,(10)
正在现今的西北省区也有多种龙泉窑青瓷出土,尤其陕西、甘肃和新疆出土的龙泉窑青瓷,为了解龙泉窑青瓷在西北地区的销售范围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按省区分述如下:京畿故地——陕西唐末由于都城东迁,陕西失去了作为首都的地位,另外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特色尚不突出,位于陕西铜川的耀州窑又正处于烧造刻印花青瓷的巅峰时期,此时龙泉窑的影响未达西北地区,迄今发表资料中,在陕西和其他西北地区都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瓷烧造历史源远流长,青瓷以其温润如玉,釉色精美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瓯窑的青瓷被晋人誉为"缥瓷",越窑被唐人赞为"如冰似玉"、"千峰翠色",而龙泉青瓷则在南宋时就以其产品之精、釉色之美达到我国青瓷烧造技术的巅峰,名闻中外,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龙泉窑历经宋元辉煌,明清衰落,至民国几近断烧。新中国建立后,龙泉窑欣逢盛世,重获新生,经过50多年的发展,龙泉青瓷艺苑,人才济济,百花齐放。龙泉窑实现了伟大的复兴,迈向了新的辉煌时期。本期《龙泉窑青瓷的辉煌与复兴》一文将带您走近青瓷之花——龙泉青瓷。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9)
正龙泉窑是我国青瓷烧造史上历史长、分布广、产品多的窑口,其产品种类繁多,有的器物生产延续时间长,所以存世量大,如生活用品中的碗等;有的则在短期内生产,故存世量少。而其中更有偶然出现的器物及专用贡器,那就十分罕见,有仅见的孤品,有的甚至是仅见瓷片标本而未见完整器。所以往往在发现类似器物时,让人无从入手认定。笔者在对龙泉窑青瓷藏品的调查中,从丽水市博物馆藏品及丽水市公私收藏中发现了一些这类器物及标本,故撰此文供龙泉窑青瓷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叶碧泉  杜文 《收藏》2007,(12):73-75
龙泉窑是享誉海内外的青瓷名窑,烧造历史从五代至清代,窑业虽历经兴衰,但从未间断过。龙泉窑以其独有的梅子青、粉青瓷器闻名于世。五代、北宋龙泉青瓷与越窑相似而又有自身特色,南宋龙泉青瓷以简洁、优美的造型与如玉似翠的釉色著称,元明龙泉青瓷胎体厚重、造型多变。在龙泉窑各个窑区中,最能代表龙泉釉色之美的是大窑,最能代表五代、北宋龙泉窑工艺水平的是金村窑,最能代表哥窑、官窑风格的是溪口窑,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最能代表元明时期龙泉窑纹饰之美的安福窑的真实面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龙泉窑青瓷以其青翠如玉的釉色闻名于世,目前还未见到宋代以前记载龙泉青瓷的文献。南宋庄季裕的《鸡肋篇》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渭之秘色,钱王所供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似乎告诉我们龙泉青瓷早在五代就已被宫廷所青睐。上世纪90年代杭州南宋皇宫遗址大量出土南宋龙泉窑青瓷残片无可置疑地确定了龙泉窑的地位,元  相似文献   

13.
青瓷在中国古代的窑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龙泉窑系青瓷更是中国古代青瓷生产中的巅峰。龙泉窑系的青瓷窑址在龙泉、庆元、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青田、永嘉、泰顺、文成、武义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均有发现,其中以龙泉市窑址最为密集。就目前调查所知,龙泉市境内有窑址366处,广泛分布于11个乡镇,46个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耀州窑博物馆近年新征集的一批宋代青釉耀州窑青瓷,从器物造型、装饰工艺和纹样图案来看,很多具有突出特色,例如竹马、飞天等装饰图案为耀州窑独有,从中可窥见宋代耀州窑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多变造型与精湛的刻印花技艺。  相似文献   

15.
龙泉窑青瓷,釉层丰厚,晶莹滋润,淡雅素净,如冰类玉。驰名中外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其色调可与翡翠相媲美,达到了中国古代青色釉的最佳境界。龙泉青瓷被誉为"青瓷之  相似文献   

16.
说起龙泉青瓷市场行情,似乎一直处于低谷状态,而去年明初龙泉官窑的发现着实让收藏界大吃一惊,现在,不少收藏者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些在之前不屑一顾的明代青釉瓷器。从整体上看,目前收藏界对龙泉窑青瓷的了解程度还不高,收藏龙泉窑青瓷的人也不多,区域性较强,主要集中于浙江一带,进入的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7,(9)
正青瓷是最早的瓷器制品,始于夏商,成熟于东汉。龙泉窑是青瓷窑系的杰出代表。根据出土文物推断,龙泉区的青瓷烧造始烧于公元3世纪。据窑址考古调查判断,龙泉地区生产的青瓷至迟于唐、五代逐渐形成自身特征;北宋中期以后迅速发展,形成了考古学意义上的龙泉窑;至南宋登峰造极,元代迅猛扩张,明代早期持续繁荣,明代中后期至清代逐渐衰退,民国渐渐复苏,新中国成立以后振兴繁荣。  相似文献   

18.
刘金成 《收藏》2012,(15):54-59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是中国陶瓷史上烧造年代最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代龙泉青瓷烧造技术精湛,产量巨大,窑址遍布浙江省瓯江两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1980年10月29日,高安元代窑藏出土239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168件。本刊今年第六期杂志发表了《高安元代窖藏龙泉青瓷(上篇)》,介绍窖藏龙泉青瓷的主要特征,列举了窖藏出土盘类、洗类和碟类器物,总结它们的造型和装饰特点。本期发表下篇,介绍窖藏出土碗类、高足杯和罐类龙泉青瓷。  相似文献   

19.
素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之誉的龙泉青瓷,将在10月13日发行的《中国陶瓷——龙泉窑》邮票上一展风采。 邮票全套4枚,图案选用历代龙泉窑4件青瓷珍品: 五管瓶(北宋),高39.5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9.5厘米,出土于龙泉市茶丰乡(现属查田镇)墩头村,  相似文献   

20.
高功 《收藏界》2011,(3):114-118
陕西省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是我国唯一收藏、展览、研究唐三彩的专题性民间博物馆。馆长齐跃进先生多年来痴迷于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特别是唐代的古董艺术品。他创立"寄宝斋",十多年来斥巨资从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购回大量的唐三彩及彩绘陶俑,建起了唐三彩艺术博物馆,将收藏的唐三彩及彩绘陶俑陈列展览,供社会大众观赏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