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师虽然是成人,但也需要成长,更需要幸福。如果教师都体会不到成长的幸福了,会施加给学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怎么办?家长会满意吗?社会能放心吗?沿着我校校委会打造的"幸福教育"主题台阶,在教育及科研上,我们以学科为单位,畅谈交流,开阔思路,拓展思维,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新审视和微修正。因为自上而下是下达指标,属强硬推行;自下而上是问计问策,属共同探究。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利用学期初和学期末,我校领导班子在学校组织教师问卷,  相似文献   

2.
作为老师,对学生当然心怀美好的愿望: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愿他们过得幸福快乐,愿他们在班级、在校园里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教师的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教育者的美好愿望不断实现的过程.可是.教师的美好愿望,有时表达方式并不恰当,因而会受到一些学生的抵触.而毛老师以女性独有的温柔和细致,把她对学生的美好愿望挂到"给予链"上,以这种新颖、独特的形式向学生求助,恳请学生帮助她实现自己的愿望.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又不想直接批评他,心中热切地期望他进步、成长,这时该怎么办?你可以--  相似文献   

3.
学生放假,教师却忙,他们利用这宝贵的休息时间培训、"充电"。我们常说,培训是教师最大的福利。但是,在各种培训、研修中,教师们似乎找不到幸福的感觉。笔者常常思考,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如何才能开启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之门。如果说,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那么做教师这个职业的目的,无疑也应该是获得教育职业生活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任何课堂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能否很好地处理这些事,显示了一个教师的机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本着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又有利于思想教育,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不伤害他们的感情这些原则,巧妙运用汉字调解矛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律的潜能。一、一个“自”字调动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一次下午的朗读课,学生朗读的兴趣全被睡意夺走了,读得无精打采,参差不齐。怎么办呢?他们已经初三了,升学的压力夺走了他们幸福的午休,我不忍心批评他们,但是这一节课如果以这个状态上下去,效果可想而知。于是…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起来了,材料也有了,可是写得比较“乱”,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怎么办?教师应当重点帮助他们——xx同学你信中提出  相似文献   

6.
技能技巧影响工作效率的高低,技能技巧决定教育事业的成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让学生尽快地安静下来?学生不认真听讲怎么办?课堂上学生发言不积极怎么办?学生的错题率居高不下怎么办?如何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怎样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线教师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一张张可爱的年轻面庞,该如何向他们传达我们教师的爱?怎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她(他)的爱,让学生在爱的感召下幸福成长?如何教会他们爱的本领?一、态度决定成败新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生命关怀,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1,(6):63
"我该怎么办"栏目创办两年多来,受到广大班主任的欢迎。在此,我们向踊跃参与讨论的众多班主任及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2011年,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不吝赐稿。第1期: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怎么办?第2期:学生不爱劳动,怎么办?第3期:不知如何有效利用常规班会,怎么办?第4期: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办?第5期:学生情感比较冷漠,怎么办?第6期:班里出现"小团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仅仅给予这些还不够,还应该让学生感到快乐,获得幸福。学生有没有获得幸福,是衡量学校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之一。课堂应是获得幸福感的源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围绕幸福感发出以下呼声:你们幸福吗?幸福在哪里?老师,怎么才会幸福呀?幸福会持久吗?本文将围绕这四种呼声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幸福感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幸福在哪里     
正美国学者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中说过:"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如果一个教师自己心中没有太阳,他又怎能将光和热播洒给周围的学生?谁也不能指望一个愁容满面、怨声载道的教师,能教出阳光灿烂、心灵舒展的学生。教师是否幸福,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生命质量。那么,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呢?詹姆斯·爱伦说过:"我们的心境与心态决定着  相似文献   

11.
各方说法     
《高中生之友》2012,(Z2):14-15
老师代表:我认为,学生做错事可以鼓励互相揭发。学生为什么会做错事?由于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自制力差的难免做错事。这时候学生会怎么样呢?会勇于承认错误吗?一般来说,他们是不会承认错误也不会正确面对的。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教师是导人向善的。错事已经发生了,当没有学生承认这件错事的时候,教师心里很着急,很想纠正学生的错误。此时怎么办?老师就会鼓励学生揭发。这就好比在社会上看到某人正在做坏事,该不该报警?学校更应该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2011,(1):8
"我该怎么办"栏目创办两年来,受到广大班主任的欢迎。在此,我们向踊跃参与讨论的众多班主任及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2011年,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不吝赐稿。第1期: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怎么办?第2期:学生不爱劳动,怎么办?第3期:不知如何有效利用常规班会,怎么办?第4期: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办?第5期:学生情感比较冷漠,怎么办?第6期:班里出现"小团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一、谁"偷"走了师生的幸福感?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本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他们感官上的愉悦,思考、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但与此同时,面对一个个“活”起来的课堂,一些教师又产生了新的顾虑: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了,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面对学生各种意见和问题,教师怎么办?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与人生的创造过程。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能够真实地进入课程,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也才可…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幸福感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孩子在学校是幸福的,他们的教师也应当是幸福的"。教师要成就学生的幸福,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湘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新课程后,教师怎样做,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敢想愿说的安全对话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呢?课堂上学生说得好,教师该怎么办?学生说得不好,教师又该怎么办?教师该怎样反应、怎样激励,才比较恰当,才能起到鼓励教育的作用?课堂上教师怎样做,才能不失时机地、恰到好处地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春英 《辽宁教育》2012,(18):74-75
教师要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要享受成长的幸福,教师要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教师要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怎样才能使教师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只有教师成长了、发展了,他们才能够幸福、快乐。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一直把让教师幸福快乐的成长作为我们的目标。一、在学习中享受精神世界的幸福和快乐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经常说,我们的学生就好像投胎一样来到我们的身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母亲般的呵护啊!  相似文献   

18.
陈明  张家胜 《教书育人》2012,(13):31-33
教师的教育幸福不仅关系到教师本人职业生活的幸福,也关系到学生的幸福。一个内心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育要使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获得职业的幸福感。笔者认为,幸福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本性,可作为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位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只有当教师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时,他们的脸上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并自然而然地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塑造学生幸福的心灵;只有当教师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时,他们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分享的真诚,学生才会感到幸福。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学生,教师们要学会寻找幸福。那么,教师又要到哪里才能找寻到幸福呢?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是学生教育生活的创造者,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启迪下,才能创设幸福的教育场景,激发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怀。简言之,只有教师幸福地教,学生才能幸福地学,进而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越来越多的相关调研信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一些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正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