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你是否听说过有人到太空去放火,而且这个"纵火犯"不是别人,正是那些为维护空间站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他们在国际空间站和货运飞船上曾进行过数次"纵火"实验,他们的目的不是真正地要烧毁航天器,只是想通过"纵火实验"来达到不同的目的。为什么要到太空去"纵火"如果在太空的航天器上发生火灾,结果会如何?在探索太空前沿过程中,火灾将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威胁。航天器  相似文献   

2.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12):9-10
正私人飞船首飞太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近日成功发射了"龙"号货运飞船,把500多千克重的货物运往国际空间站,随后搭载空间站的废弃物返航。这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私营企业建造的航天器,很可能标志着民营航天时代的开启。自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俄罗斯"联盟"飞船成为了  相似文献   

3.
广闻博见     
空间站——“航天母舰”空间站与卫星等其他航天器相比,其体积、功能与作用,都是有“空间巨霸”的实力和影响。因此,人们形象地把空间站叫作“航天母舰”。空间站可完成多种军事任务,如侦察、监视;部署、回收、组装和维修各种军用航天器,并为之补充燃料;它还可以成为太空飞行器的中转站和飞行指挥部;它可与地面、空中、卫星等配合构成战略预警网,对地、空、天指挥实施保障;它还可用于部署太空武器,捕获敌方卫星或其他航天器。空间站是名副其实的“航天母舰”。  相似文献   

4.
李贞  张洛平 《科技风》2014,(14):56-56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深入,空间站已经成为支撑人类继续走向更广阔空间的立脚石。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和技术含量最高的航天器,空间站不仅是高科技的结晶,更是承载人类太空探索事业的工具。而机械臂作为空间站的一个重要的机械系统,其操控稳定性及准确性对空间站的功能影响很大。本文主要对机械臂的转位控制及其振动抑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6名航天员显示出了种菜方面的才能,他们在空间站种植的生菜喜获丰收。美国东部时间8月10日上午11时15分,航天员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的紫叶生菜,在空间站上从事了一年研究工作的凯利说:"味道好极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小瓶的浓橄榄油和香醋倒在生菜叶子上调味,就像平常人们把番茄酱和芥末倒在热狗上一样。科学家把这一舌尖上的味道视为人类向火星发射载人飞船进行探测迈出的重要一步。太空农场基地国际空间站是目前长期载人飞行的唯一航天器。全站总质量约为400吨,桁架长108.4  相似文献   

6.
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来说,要想在茫茫的宇宙中长期生活、工作,必须依赖于空间站——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载人航天器。而在航天员"歇息"的时候,一些特定的、需要在空间站"微重力"的环境下进行的科学实验就没有停止过。自前苏联1971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礼炮一号"之后,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一直在进行。我国预计会在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而这个尚未建成的太空家园承载着许多科学家的科研规划。  相似文献   

7.
太空中的卫星、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多是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量的。比如"神舟"系列飞船入轨后,太阳能电池板像一双翅膀一样展开,保证飞船的正常飞行;"凤凰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后,两扇太阳能电池板将为其为期三个月、但极有可能时间更长的探测活动提供充足的动力。当一艘航天器在地球附近活动时,  相似文献   

8.
尹怀勤 《百科知识》2009,(1):F0002-F0002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仅就航天技术来说,国内外就有多种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其中之一即为国际空间站顺利地度过了10周岁生日——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已整整在太空运行了10个年头。作为人类迄今建造的规模最大的航天器,国际空间站目前仍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庞之浩 《未来与发展》1992,(3):55-58,22
通过长期实践,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空间站有极其广泛的用途。它是一种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载人航天器,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工作舱、生活舱、服务舱、专用设备舱和太阳电池翼等几部分组成。其规模比一般航天器大得多,可装载各种不同类型的有效载荷,其中包括建设空间工厂;其上的宇航员可充分发挥触觉、主观观察、判断以及对意外情况的处理等能动性,在太空维修出故障的其他航天器,组装大型空间结构物和操纵有效载荷;它在轨道上的运行时间比其他航天器长得多,甚至可成为永久性的。空间站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学效益以及政治影响、军事影响。通过空间站,可充分开发太空的高远位置、微重力、高真空、超低温、高净洁和强辐射等宝贵资源,加速空间物质产  相似文献   

10.
太空之吻 1995年11月15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垂直对接成功.美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4国宇航员在航天器中首次聚会。这一对接被誉为“太空之吻”.是人类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在太空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具有一定功能并执行一定任务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 (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和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名字通常由二、三个字组成,却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某种民族传统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     
太空是一个 广阔的空间,航 天则是人类走出地球迈向太空的 阶梯。 航天技术是 一种宏大的系统 工程。它是以航天学理论为指导,对航天器、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运载器等现代  相似文献   

13.
太空垃圾就是空间碎片,太空垃圾的存在对于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来说,简直就是天敌。由于空间碎片与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一般为每秒几千米至几万米,因此,两者即使是轻微碰撞,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一块仅有药片大的残骸就能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国际空间站上的"菜园"喜获丰收,6名航天员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的紫叶生菜。这标志着空间站蔬菜培育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科学家把这一阶段性的成功视为人类距离飞向火星又近了一步。太空蔬菜味道怎样?几十年来,美国宇航局和其他机构一直在太空中试验种植农作物,但种出的作物不会马上给航天员们食用,而是被送回地球进行检测,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以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如今,航天员们终于能实时实地地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欧洲航天局与"清洁太空"公司签订合同,将在2025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太空垃圾清洁卫星——"清洁太空一号"。消息一经发布,太空垃圾清除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多年来,面对太空垃圾影响在轨航天器安全和后续航天发射的问题,各国科学家们已尝试了多种手段,包括激光推进、机械臂抓捕等。有科学家从渔网捕鱼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专门用于捕获太空垃圾的飞网捕获系统设想,并初步付诸实践。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太空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危害?面对这一威胁人类航天活动的问题,各国科研人员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做出了哪些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太空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具有一定功能并执行一定任务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和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名字通常由二、三个字组成,却往往包含丰富的化内涵,可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某种民族传统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正5月7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首次完成太空3D打印。除了太空3D打印,这枚火箭还带了哪些科研项目上天?在轨3D打印金属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设备和材料的"补给线问题"一直阻碍着人类飞向更远的空间。随着太空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实现航天器零部件的"自给自足"正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最冷的原子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14,(12):17-18
正今年年初,美国太空网报道:空旷的太空极度寒冷,但"寒冷之最"的桂冠可能很快就将让位于国际空间站。科学家们计划在2016年将一个特殊的"原子冰柜"送到国际空间站。在空间微重力的特殊环境下,科学家可以用"原子冰柜"创造出温度几乎接近绝对零度(-273.15℃)的超低温环境,从而得到超冷原子。这些原子将在没有扰动的情况下自由漂浮,人们就可以用极高的灵敏度去测量原子间相互作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空间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一个人造"跳板"。2015年11月2日,是人类使用国际空间站15周年纪念日。从建设设想的提出,到探索、设计成功,再到使用,人们一直都非常关注国际空间站。这些年里,国际空间站到底经历了哪些?我们还是请今天的主讲人——国际空间站,给我们讲述这15年里它记忆深刻的那些故事。自豪我渐渐长成了"大个头"1983年,美国出于军事目的,提出了建设国际空间站的想法。可凭当时美国一国的财力和技术,建设我的任务无法独立完成。即使美国折腾了10年,我还是一个人类无法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正> 空间站简介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是一种环绕地球长期运行的大型载人航天器。它能与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对接,以便补充台养、更换仪器设备和让宇航员轮班换乘。空间站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轨道舱、生活舱、后勤服务舱、专用设备舱和太阳能电池等几部分组成。在空间站上,宇航员可以长期从事各种科研活动,包括天文观测、地球资源勘测、调查环境污染、研究太空环境对生命的影响、进行特殊加工,以及制取地面环境无法获得的优质新材料、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