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成语,说明预测的重要意义。砂岩油田的产量,在世界原油产量中占大多数,在我国则占80%以上。因此,预测砂岩油田产量的工作,涉及到大部原油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刘洋 《今日科苑》2011,(3):83-83
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是油田今后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潜力措施之一。A区块由于地层条件及原油物性等因素的影响,开发效果较差,投产后不久便停止开发。随着油田开发各项技术的日益完善及对油田开发工作认识的逐步深入,本文针对A区块储层状况及历年开发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寻求更为有效的动用方法,以便对今后开发类似油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适合榆树林油田的产量递减规律及含水变化规律,预测油田开发动态指标,指导油田开发规划的编制。具体的思路是应用产量递减方程及榆树林油田的实际开发动态数据回归确定榆树林油田的产量递减规律,进而预测油田产量;利用榆树林油田油水相渗曲线推出水驱特征曲线,预测油田含水;根据给定注采比推算注水量。  相似文献   

4.
注水开发是油田采油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油田注水可以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可以认为注水直接决定着油田的开发效果。但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混合作用,物理性质发生着从量到质的变化,如气油比降低、饱和压力降低、体积系数降低、原油粘度升高等,其中原油粘度增加对于油气运移、聚集和油田开发影响特别大。  相似文献   

5.
油田储采比是开发分析的重要指标,不但能直接反映油田的开发程度,而且与油田的稳产形势密切相关。本文据已开发的20个油田储采比与开发时间、采出可采程度的变化关系,做出了储采比与开发时间呈较好地双对数线性关系式,分析了油田稳产结束即原油产量开始递减时的极限储采比,做出了不同产能建设规模对年产油变化趋势的影响关系图版,为制定油田开发规划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颖 《青海科技》2002,9(1):49-50
"八五"期间,青海油田就确定了"科技兴油"的战略."九五"期间,围绕"储量、产量、效益"翻番的目标,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油田勘探开发的持续发展,提高了油田的整体效益,使一座现代化的油田在青藏高原上崛起.1991年原油年产量达100万吨,到2000年原油年产量又跃上200万吨的新台阶,进入国家高效开发油田行列.  相似文献   

7.
原油生产过程中,实施油气开采,以获得最佳的油气产量,才能够满足油田企业的需求。本文着重分析油气开采技术的进展,促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技术的进步,不断研究和应用油气开采新技术措施,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油田的开采开发过程中,下抽油泵、补充地层能量是油田措施施工中的一项非常常见、重要的生产工序,即通过采取下抽油泵的方式将井下的原油举升至地面,进而保证国家对石油的产量需求。文章通过总结有杆抽油泵检泵施工中常见的典型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现场解决措施,从而保证现场施工及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
引言油藏的开采,会造成地层压力下降,需注水保持油层压力,提高油田采收率。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同油田需注不同水。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接触,其结果将引起地层原油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本文就是把不同含量、不同矿化度的水注入地层原油中,探讨注入水对地层原油泡点压力、气油比、体积系数及黏度等参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规律,对于改进中、高含水期的开采技术及油田的调整、动态分析及水动力学的计算等都是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技术经济学中的盈亏平衡原理,研究了油田开发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对原油成本进行分类和预测,研究了油田开发项目经济寿命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种直读式分层测压仪的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后期一般呈现“油少水多,产量下降”的现状,开展分层测压工作是实现精细化采油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原油产量有积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直读式分层测压仪的实施方案,解决分层测压这一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12.
水驱特征曲线有五十多种,每种水驱特征曲线都难以描述油田开发的全过程,都有其适用条件。分析认为不同的含水阶段、不同原油黏度和不同油水黏度比油田适用不同的水驱曲线。水驱特征曲线在采收率预测、产油量预测、体积波及系数计算等方面应用时,须明确其适用范围和条件,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原油含水率不断上升,对回注水质要术越来越高,污水水质不迭标将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采油污水处理已成为注水开发油田的重要工作.只有提高污水处理工艺,才能满足保护地下环境和油田可持续性发展,采油污水处理改工艺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王磊 《内江科技》2013,(2):109+150
石油产量的精确预测有利于石油企业制定合理的生成计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在利用纯数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瑞利预测模型进行简单的推导,得到了开发时间、可采储量、产量等之间的关系。矿场实例运用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预测精度较高,可作为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油田开发已进入中后期阶段,经过了数十年的开采以及快速的建设之后,油田资源已经出现了快速递减期。油田经济效益正逐年下滑,对于中后期社会建设以及工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老油田如何提高原油产量以及增加经济效益是当今石油工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油田采取增产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使用油田的增产技术时效性较短,无法重复使用达到增产目的。同时对老油田进行改造,导致油田周围的环境再而三地遭到破坏,付出了十分巨大的代价,这篇文章对于油田的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增产的措施提出了有效的分析,希望为我国的油田事业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用密度法对原油含水率进行快速测量和含水油田井站计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测量误差分析及含水原油液面自动控制原理、安全保护措施和系统运行工况,解决了原油产量的计量误差问题,提高了测量效率,减轻了测量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油田非均质、多层系的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射开层系多,各层渗透率、压力和原油物性等存在差异,在合层生产过程中层间矛盾突出,层间倒灌严重,影响油井的产量利用分采混抽工艺,有效解决了层间干扰问题,达到增加油井产量、避免层间干扰问题.在该油田试用6口井,获得较好增产效果,也获得了一些分层采油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王霞 《内江科技》2009,30(5):104-104
孤岛油田为稠油油藏,稠油密度是表征稠油物性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室内原油分析获得的实验数据统计,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孤岛油田原油密度在纵向、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成因,重点分析了孤岛油田原油密度随着开发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描述原油密度与开发时间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掌握孤岛稠油油藏的开发动态、保持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整装油田油水过渡带形成机理,进行次生油水过渡带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规律分析,开展了整装油田油水过渡带剩余油开发潜力预测分析。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总结出整装油田油水过渡带富集影响的因素:包括原油密度、地下原油粘度、渗透率变异系数、储层微构造、注采比、产液速度和累注水倍数,为进一步加强油田剩余油研究和挖潜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中旬,媒体报道美国阿拉斯加州北坡普鲁多湾区的英国石油公司开发的油田,因为管线检修,其产油量明显下降。起先,据说北坡的原油产量每天会少掉约40万桶,过不久又修正为每天约少产20万桶。每天40万桶原油与每天20万桶原油,前后相差一半,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