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读了于漪先生的《“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人民教育》1998年第6期),有一点想法,谈出来供大家参考。语文教学面临困境,或者说走进了“死胡同”,其真正原因并不是“标准化试题”。众所周知,“标准化试题”作为一种试题形式,不同的学科赋...  相似文献   

2.
读贵刊今年第四期《试题争议》栏目中一道阅读试题,苦苦思考良久,不知其解。农夫在信中可能写要妻子花钱请帮工,不对。农夫“交不起苛捐杂税”,“生活更困难了”,哪有钱请帮工。可能写要妻子请亲友帮忙?也不对。农  相似文献   

3.
大纲要求学生作文要有具体内容,要有真情实感。这是我们考虑作文命题的出发点,而刘国华信中所附作文试题恰恰忽视了这点。作文试题要求考生以叙述自己“外号”的来历来完成作文,考生没有“外号”,那又怎么写呢?那就只有胡扯,或者根本写不出来。考题把叙述“外号”的来历作为中心段,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外号”这个家伙最令大家头疼了。其实我也很讨厌别人给我起外号,但最近我读了一篇谈“外号”的文章,让我对“外号”这个小东西的看法变了。文中的小主人公叫翁然。因为他姓翁,同学给他起了很多外号,分别叫“小蜜蜂”、“白头翁”、“不倒翁”。虽然同学给他起了这么多外号,可他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作者认为同学们是在羡慕他具有小蜜蜂的勤劳、白头翁的自由和不倒翁那不怕困难摔  相似文献   

5.
《2 0 0 1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以下简称《试题》)就整卷结构看 ,与前两年没有变化 ,仍按“基础知识及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大块布局。但从质量而言 ,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笔者认为《试题》体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战略性突破 ,即重视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标准答案”绝对权威性大大降低 ,开放性题量增大 ,拓宽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 ;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开阔了语文教学评估的天地。  具体说 ,《试题》给人以下启示 :  启示一 :重在理解 ,力戒死套。  《试题》第一部…  相似文献   

6.
自颁布《考试说明》以来,高考文言试题总的说是依据《说明》,遵循《说明》精神的。首先,所选阅读材料属于“浅易的文言文”。关于什么是浅易的文言文,刘国正先生认为是“指《史记》《孟子》《梦溪笔谈》《聊斋志异》一类书籍旨在普及的今人选注本”(《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载《中学语文教学》1983.11),命题者认为是“首尾俱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没有生辟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较少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的文言文。”(《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载《中学语文教学》1999.8)其次,考…  相似文献   

7.
今年高考的语文试题(以下简称《试题》),有相当特色。首先,《试题》狠抓了“双基”考核。本来,认真教好语文基础知识,大力加强基本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在“四人帮”横行时,“双基教学”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造成学生语文水平的惊人下降。今年的《试题》,在加强“双基”方面做了扎扎实实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工作。它向中学师生强调指明了狠抓字、词、句等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例如对“之”字的多义,“子”字的活解,以及填字(词)成句、文言翻译等都体现了对语文“双基”的严格要求。从试卷的字里行间,人们仿佛可以听到考官一句无声的话:语文这门学科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要下苦工夫,才能学好。  相似文献   

8.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一)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分)1.,天涯若比邻。2.,悠然见南山。3.了却君王天下事,。4.,白露为霜。,在水一方。5.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两句诗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二)在下面语段的括号内填入作者名或作品中的人物名。(3分)我读《童年》,语文从()的口中娓娓道来,它告诉我人生历练的重要;我与鲁滨逊对话,语文让我知道了笛福笔下那个漂流者在荒岛上的日日夜夜;我走进()的心灵世界,语文帮助我拉直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句子后面的问号;我读《骆驼祥子》,语文令我与()塑造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看了《人民教育》1998年第6期上于漪老师撰写的《“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一文,我也觉得对“标准化试题”有话要说。今趁《人民教育》对语文教育展开讨论的机会,将某些想法写出来,以就教于于漪老师,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们。从于老师的文章看,似...  相似文献   

10.
今天在博客里读了张五常先生的一篇文章,他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专家,却提倡大家背诵古文,这很难得。说到背诵古文,我是有体会的,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能想起来的,背诵的第一篇古文,应该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据说此文排名四大名篇之首,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也选了。可是我读中学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的福气。直到进了工厂,做了工人,碰到我的师傅,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漂亮的文章。我的师傅姓陆,单名一个“骏”字,人送外号“老夫子”。他是家学渊源,父亲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本人在“文革”前读电大,学了5年中文,古文底子不薄。他的宿舍里“藏…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试题]读了现代文阅读《一诺千金》后,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芽请联系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的实际,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以“承诺”为话题作文。要求:穴1雪自拟题目。穴2雪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穴3雪文章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穴4雪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试题解说]2004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试题为话题作文“承诺”,它与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话题作文“诚信”一脉相承。这是近年来国家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及陕西省今年首次在中高考前要求每位考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等一系列对“诚信”的…  相似文献   

12.
贵编辑: 读《数学教师》1996.2期“数学竞赛之窗”刊载的16套题后,受益匪浅.《数学教师》在每年刊出“全国中招试题汇编”后,又推出“最新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选编”确实是件有意义的事.希望今后年年如此.但读了  相似文献   

13.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每年要出一期“高中物理试题精要汇编专辑”,在多年的使用中,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试题精要”的特点 1.刊时雪中送炭。“试题精要”每年在第1期或第2期刊出,此时正是高三年级新课结束,师生为强化训练选题犯难之时,体现了刊物的“实用性。” 2.“精”字名副其实。我们常说:要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教师就必须泡在题海中,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有目的地精选习题,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而“试题精要”又能将教师从题海中解救出来。刊物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14.
读了《湖南教育》第7期上刘国华同志的文章及所附的一道作文试题,引起了我对作文试题在命题上要求的思考。从所附的那道作文试题上不难看出,命题者在题型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之所以不讨好,究其原因是命题者未把握作文试题的特殊要求。如果用一般性作文题的要求来衡量,这还是行得通的。因为,从内容上来看并未脱离学生的实际,也符合小学五年级作文训练的基本精神,从形式上看这  相似文献   

15.
这些天翻检《中国青年报》,读到了1999年4月26日的一则旧闻: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评价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说:“面对着这份试卷,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读考卷非常吃力,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童庆炳也说,“一直听说语文高考试题难,但在读完1998年语文试题后,对它的‘难’还是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6.
贵刊第七期《这样的作文试题行吗》中所附的哪道作文试题,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写好的,也绝不会被“勒出痕迹”的。我认为这道作文试题优点有三: 一、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在开头段的填空“平日,同学们都爱叫我‘( )’”这实际上是由学生自己确定中心。比一般先给定中心再作文这样的文题要广阔得多,学生思维可以不受局限。二、考查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的能力试题中要求写的中心段可以检验学生确定了中心  相似文献   

17.
<正> 198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其范围是以《全国成人高考复习大纲》为限,命题原则是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具体谈一谈试题的几个特点: 一、“深文浅出”目前阅读题一般有三种出法:一是“深文浅出”,比如1986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节录。文章的文字艰深,含义隐晦,所以试题出得浅近。二是“比较”法,如1986年普通高校上海卷阅读题则采取了比较式命题。试卷选用了表现“山茶花”同一题材的两篇短文:  相似文献   

18.
“外号”     
我们班上的同学几乎都有外号。这些外号可不一般哦,你且听我介绍几个。“学习迷”是我们班小珍的外号。她学习可用功啦,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有自己找来的,什么《海淀考王》、《每课必通》等。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从没有不按时完成的。而且,老师要教什么新课,她会主动预习,学完了一课她还要复习一下。她和别人就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门诊处方     
两篇都是写自己的作文,小作者用轻松的笔调写出了自己的特点。第一篇小作者先介绍了自己的长相,然后用两件事情来突出自己的特点,一是脾气大,二是胆子大。整篇文章安排得非常有条理,让人读了他的文章对他有了个初步的了解。第二篇小作者先用几个外号点明自己的特点,又选用两件事情来印证自己的外号。文章因为用了外号,显得活泼调皮,很有意思。《小小的我》通过事情来写人,用人物的动作、心里的想法把人物的性格展现得非常清楚。在写事情的时候,如果把事情的发展变化写得再详细点就更好了。《我是一只“小老鼠”》的精彩之处在于运用了外号,…  相似文献   

20.
《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在2006年第2期刊登了程翠萍老师的由一道试题看到的……》一文(以下简称“程文”)。笔者读了之后,很认同程老师文中所“看到的”一些情况,这道题确实具有一定的思考性、现实性和趣味性,也赋予了传统的考试以新的内涵。细读此文后,我想到了另外三个问题:一、能不能使这道题的计算更简便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球”这一单元时,我给学生讲了这道测试题。随后的单元素质测试中,又让学生去完成这道题,结果有70%的学生正确解答了这道题;有25%的学生列式正确,但计算出错;还有3位学生没有完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道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