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部分:说教材首先,说本课的地位和作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高二上册第四课第一节第一框框题,它是对第二课发展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又是在第三课矛盾分析方法的指导下具体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是辩证法教学的落脚点之一,学好本课为理解全书的理论结构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本课内容承上启下,为教材下册人生观部分的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上下册内容的“衔接点”。其次,说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一、说教材 (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知识是第四课的第一框题,承担着与第二、三课衔接的任务,同时又为下一框题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本框题首先概括了前两课的内在联系,提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然后过渡到将要阐述的内容:"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最后指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各知识点环环相扣,逻辑思维严密,通过这种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本知识是第四课的第一框题,承担着与第二、三课衔接的任务,同时又为下一框题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本框题首先概括了前两课的内在联系,提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然后过渡到将要阐述的内容: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最后指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各知识点环环相扣,逻辑思维严密,通过这种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4.
罗禹 《考试周刊》2008,(21):184-185
"勿以恶小而为之"是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法不可违"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此前学习的"法律护我"主要阐述法律的特征和对未成年人的"四个保护".针对性很强,为过渡到本课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本课教学主要阐述法律不仅有保护的功能,同时还有制裁的功能;而继本课之后的"法律'雷池'不可越"、"对不良诱惑说'不"'等内容,与本课的联系十分密切,学好这一课将为后面一系列法律常识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二教材第八课第一节第三框.第八课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第一节集中讲实践的作用,共三个框题.从理论上说,在第二框学习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后进一步学习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才能与第五课学过的"意识能动的反映论"原理结合在一起,从而较全面地掌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形成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6.
<正>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哲学道理深奥难懂,其"禅机"有赖于学生的感悟方可参透。可见,在哲学难点突破中,感悟教学意义重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第一目题,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乃至整个辩证法部分的难点。矛盾概念很抽象,特别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不少学生觉得难于理解。在此,笔者就以本目题为例,谈谈如何使用感悟教学法突破哲学难点。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 1.本框教材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的 初二教材有关法的内容有两大板块,即国家与法、公民与法.本内容处于第二板块.这一板块有八课.本框内容讲授公民的经济生活权利,在公民的所有各项权利中,本框内容在教学中排序为第三位.可见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树立公民法律意识极其重要的方面.在本课中(第十二课)有三框题,本框题又处于第一框,把握什么是合法财产和义务是基础.本课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采用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共性到个性的演绎推理的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第5章第1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的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图形与坐标"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作为第一二学段"图形与位置"的发展,本节课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它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而且也为学生今后从坐标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也为后续的一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正>"市场配置资源"是人教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的内容。本课的基本理论较多,为帮助高一学生理解这些较为抽象陌生的理论问题,教师应注重点拨、讲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需要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补充和使用,为学生学好本课内容创造条件。一、大胆处理使用教材,使教学更顺畅对于教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在基本框架内,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遵循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内容"轴对称".  相似文献   

11.
一、课例特点。本课是“九义”自然教材第八册第三课属中段教材。这段教材在知识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课是指导学生研究花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原有认知的作用,即在教学本段教材中的《哺乳动物》等课文后形成的初步的归纳概括与推理能力。本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材人教版三年制初一教材下册第十二课增强自律能力第一框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关于本课教材的分析的说明。 第十二课是本册书的最后一课,具有总结和提高的意义。在一个学年的心理品质、道德情操和思想方法的教学教育过程中,诸如调节情绪、磨砺意志、承受挫折、开拓进取、自尊自强、塑造性格、寻求友情、陶冶情趣、培养情操的教育,都包含、渗透着自律的内容和要求。本课则是在前面这些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出了养成自律习惯和增强自律能力的要求,并且对“自律”展开全方位的分析阐释,使学生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英语》第一册第13单元49课。这是一节以颜色为主题,实用性、生活性非常强的课。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能够"描述物品"。单元中的单词涉及颜色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本课出现的生词主要是颜色colour,除这个单词外,还介绍了10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 1.本框教材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的 初二教材有关法的内容有两大板块,即国家与法、公民与法。本内容处于第二板块。这一板块有八课。本框内容讲授公民的经济生活权利,在公民的所有各项权利中,本框内容在教学中排序为第三位。可见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树立公民法律意识极其重要的方面。在本课中(第十二课)有三框题,本框题又处于第一框,把握什么是合法财产和义务是基础。本课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采用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共性到个性的演绎推理的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5.
章青 《生物学教学》1999,24(12):21-22
说课是教师在特定场合下,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讲解教学方案的教研活动。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有关说明。本人参加了苏州市多媒体课件说课比赛,下面以“减数分裂”第一课时为例来说明:1教材分析1.1本课内容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讲述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1.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减数分裂是本书的重点和难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知识的基础,因此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3教学目标(1)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2)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相似文献   

16.
一、高屋建瓴1.通读课标,明确说课内容的阶段性。课程标准是说课时处理教材的依据。教师在写稿前,必须认真学习和钻研课标,弄清说课内容处在哪个年段,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课标对本课内容的基本要求以及应贯彻哪些教学原则等。  相似文献   

17.
王婷 《地理教育》2004,(6):22-23
海水运动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课的内容,本课例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整体设想.  相似文献   

18.
1 说教学内容1.1 教学内容及包含知识点(1)本课内容是初中几何第二册第四章《四边形》第三节《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一课时.(2)包含知识点:①概念:平行四边形及两条平行线问的距离.②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定理2、及推论.1.2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本课内容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课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作铺垫,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第4课第2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框题则是在上一框题阐述了世界观原理之后的方法论,理论建树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本框题在哲学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说课内容今天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贯彻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教育思想 .下面 ,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评价等四方面进行说课 .1 教材分析1.1 教材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初中《代数》第三册第 12章“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不仅对前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根的判别式作了巩固发展 ,还进一步揭示了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内在联系 ,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方程理论打下基础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