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中国》2006,(11):7-7
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自主研发。经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测试,国产透明陶瓷日前首次成功射出激光,这一“亮”标志着我国在激光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这一尖端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锦生 《科教文汇》2007,(3X):200-200
一件完美的陶瓷作品,往往是通过装饰完成的,因此,陶瓷装饰能使陶瓷作品达到更加完美的重要手段。如何使装饰与造型有机结合,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呢?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总结出一些规律,提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3,(23):32-32
2003年11月中旬,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郭露村的“纳米陶瓷弹簧生产方法”与“陶瓷弹簧成型模具”两项发明,双双获得国家专利。此两项专利发明成本低,使陶瓷弹簧的生产工艺大为简化,具有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优点,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性高,可满足实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陶瓷有着古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0世纪,人类就开始利用它做生活用具。近年来,由于纯度的不断提高和制造工艺的日臻完善,陶瓷又成为具有电磁功能、光学功能、热功能、机械功能及生物化学功能的新型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级陶瓷     
精制陶瓷、技术陶瓷或高级陶瓷,作为这种古老材料的新形式和新应用,今天已与50年代初出现的超合金处于同等地位。虽然陶瓷仍将继续用于餐具,用于传统的技术和工业,如高压输电线的绝缘体和切割工具,但现代陶瓷正在沿着第三条路线发展,与其他新材料一起,为现在的技术革命作着贡献。  相似文献   

6.
功能陶瓷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评述了陶瓷基板,微波介质陶瓷,铁电压电陶瓷,半导体陶瓷,铁电薄膜和智能材料等功能陶瓷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对我院功能陶瓷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氮陶瓷尤其是以氮化硅为基的陶瓷,是一个重要的材料系统。和一类硅酸盐材料以[SiO4]四面体为基本结构单元相似,以Si3N4为基础的氮陶瓷是以[(Si,Al)(O,N)4]四面体为基本结构单元的一大家族材料。氮化硅基陶瓷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和耐磨损等优异性能,可用作密封磨环、陶瓷车刀和陶瓷发动机部件等。氮化硅陶瓷的优异性能大多应归因于Si-N键的高共价性。但是,高的共价键导致扩散系数低,若没有适当的添加剂,材料无法烧结到致密。因此,寻找有效的添加剂,主要是金属氧化物,已成为发展氨化硅基陶瓷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熔盐法合成的PMN-PT粉末的烧结特性,以及合成工艺对PMN-PT陶瓷致密度,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熔盐合成的粉料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和良好的分散性,能够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在1150~1180℃范围烧结可得到致密度≥96%的PMN-PT陶瓷。在1100~1200℃烧结温度范围,硫酸盐熔盐体系制备的陶瓷呈沿晶断裂,而氯化物熔盐体系制备的陶瓷均呈穿晶断裂。在相同的烧结温度下,氯化物熔盐制备的陶瓷的晶粒尺寸明显大于硫酸盐熔盐体系的陶瓷的晶粒尺寸。用熔盐法制备的组分为0.67PMN.0.33PT陶瓷具有优良的压电和介电性能。在1175℃/2h烧结条件下,制备的0.67PMN-0.33PT陶瓷的最大介电常数为29385,d33≈660pC/N。  相似文献   

9.
陶瓷雕塑工艺作为陶艺术中独特的种类,在时代的巨浪中起起伏伏,现代文明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对当代陶瓷雕塑工艺影响颇深,这使得现当代陶瓷雕塑创作具备了极强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开放的多元化审美也使得固有的雕塑语言打破了传统的创作理念,进而将古老的陶瓷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融为一体,使得陶瓷工艺的发展更加与时俱进,成为时代的新宠。本文就陶瓷雕塑的现代性特征和发展前景,深入探索陶瓷雕塑在当今陶瓷艺术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詹嘉 《情报杂志》2001,20(9):65-66
遴选出四种权威性的陶瓷期刊,在10年的跨度中,根据引文要素进行统计数据的动态分析,阐述了开发陶瓷文献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及现实意义,总结开发的有效形式,以满足不同读者和用户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11.
佛山陶瓷历经20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陶瓷产业区。进入本世纪后,佛山陶瓷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及政府节能减排的推动下,正在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大批佛山陶瓷企业开始向外扩张、转移、再次布局设点。本文就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现状,探讨了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成因,以及将来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将广东陶瓷产业与国外陶瓷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广东陶瓷产业与国外陶瓷产业间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实现广东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家治是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的专家、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著名陶瓷技术史专家。为完成周恩来总理下达提高景德镇陶瓷质量的任务,他多次深入景德镇开展陶瓷研究工作,挖掘科技内涵,推动了我国传统陶瓷产业和中华古代名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后从事古陶瓷科学技术的研究,为现今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通过他的亲人和学生的口述回忆,查寻多地多处档案资料,尝试总结李家治在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和重要贡献,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爱党爱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于杰 《知识窗》2013,(1):72-73
中国陶瓷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它是实用功能性与观赏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所以陶瓷造物便涉及了设计与艺术两大体系。在陶瓷造物中,由于发展历程、功能体现、思维方式和制作模式的不同,出现了陶瓷设计与陶瓷艺术两大分支。本文通过对陶瓷设计与陶瓷艺术的研究与调查,丰富和完善了设计学及艺术学的理论,并进一步探索了科学的陶瓷设计与陶瓷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于杰 《知识窗》2013,(3):72-73
中国陶瓷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它是实用功能性与观赏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所以陶瓷造物便涉及了设计与艺术两大体系。在陶瓷造物中,由于发展历程、功能体现、思维方式和制作模式的不同,出现了陶瓷设计与陶瓷艺术两大分支。本文通过对陶瓷设计与陶瓷艺术的研究与调查,丰富和完善了设计学及艺术学的理论,并进一步探索了科学的陶瓷设计与陶瓷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陈骏凯  靳晓雄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107-109,166
基于国内对汽车车内噪声控制标准的提升,运用目前国内外对噪声主动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汽车自身特点,阐述了利用压电陶瓷对车内噪声进行主动控制的研究;并根据车内声学模态对压电陶瓷优化配置方法和基于智能模糊的控制策略进行探讨,最后通过对轿车车内噪声控制试验验证这种主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艺术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千百年来,陶瓷艺术以其浑然天成、本色自然、含蓄优雅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今天,陶瓷艺术不仅为国人所喜爱,更是博得了西方设计师们的尊崇,他们为陶瓷注入了更多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传统的陶瓷艺术也展现出更多的国际化魅力。下面即是我刊特别奉上的一组西方设计师们的现代陶瓷家居作品。  相似文献   

18.
黄舒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69-269
本文主要介绍了钛酸钡压电陶瓷,PbTiO3—PbZrO3系以及PbTiO3压电陶瓷的发展,同时也对目前研究的无铅压电陶瓷、陶瓷聚合物压电复合材料、纳米压电陶瓷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压电陶瓷将向着无铅化、纳米化、多种聚合物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材料的禁带宽度分析了透明陶瓷的透光机理,综述了影响陶瓷透明性能的因素,并对透明陶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总括了压电材料的发展历程及现今的研究发展方向,简单介绍了各类压电陶瓷的特性及应用领域。详细介绍弛豫铁电单晶体、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压电复合材料,三元及多元系压电陶瓷以及无铅压电陶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