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云南山茶文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茶又称茶花.本文从文化学角度,首次对云南山茶文化进行系统研究.云南是世界上茶花植物最重要的发生中心和变异中心,自古就有"云南山茶甲天下”的美誉.千百年来,云南各族人民栽培山茶,欣赏山茶,吟咏山茶,在其社会生活中已深深地打上山茶的烙印,形成一种绵延无尽的山茶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调查报告分述了青岛崂山地区山茶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开花结果日期,并为保护和发展该地区山茶植物资源,满足各地园林等部门需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花     
茶花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 m。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茶科山茶属Camelia瘤果茶组SectTuberculata的形态比较,澄清了其分类上的紊乱,确认了15个独立的种,并作出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两种种子都含有4种脂肪酸:棕榈酸(8.45%和8.49%)、硬脂酸(2.67%和1.84%)、油酸(79.92%和81.62%)、亚油酸(8.95%和8.05%).[结论]油酸在山茶和油茶种子中的含量均很高.  相似文献   

6.
葫芦茶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收载为药的葫芦茶属植物生药学、化学、生物活性、毒理及临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进行总结.[结果]葫芦属植物主要含有多元酚和黄酮类成分;其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抗杀软体动物和驱虫作用;毒理学研究表明葫芦茶属对鱼、兔有毒,而对鼠无毒;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钩虫病和前列腺增生.[结论]对其多元酚类成分及活性作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湿法制备蒙自县野山茶样品,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其中的Zn、Cd、Cr、Cu等8种微量元素,实验的RSD值为0.07~1.69%,回收率在98.7~116.4%之间。实验结果得出从蒙自野山茶植株中测定的微量元素含量关系为:Fe>Zn>Pb>Cu>Hg>Cd>Se>Cr。结果表明在野山茶中含有丰富的Fe、Zn等微量元素,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蝶翅     
记得有白色的花朵在身旁盛开,但究竟是山茶还是玫瑰,已经全无印象.只知道季节是在初春,在那一年,她终于明白许多事情都不可能留存.  相似文献   

9.
山茶芽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芽为材料,利用植物激素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成功地完成了对山茶芽的愈伤组织诱导、芽诱导和生根试验,取得4—5倍的芽诱导率和60—80%的生根率,并筛选出6BA_(2.0)+IAA_(1.0)的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探索了用山茶芽诱导再生植株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贵州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各类资源丰富的省份,尤其以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大量富集.为了摸清贵州现有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现状,为其更好地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采用踏查、资料考证和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经不完全统计表明贵州现有药食两用植物资源40科74属83种(含一个变种),其中百合科Liliaceae 8属(10.81%) 14种(16.87%)最多,属种分别占总资源总数的10.81%和16.87%.根据各植物生境统计,以栽培为主的植物最多有47种占总数的31.13%.另外,按入药部位分析结果显示以叶和根入药的植物最多,均为20种占总数的比例为14.49%.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培方法,就环境中不同铜离子水平下茶苗对铜的吸收与累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苗根、茎中铜含量均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叶中含量影响不大.各处理下铜在茶苗各部位含铜量大小依次为根>茎>叶.从整株植物来看,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铜在根部的积累量增加,在茎和叶的积累量趋于下降.适量的铜有助于茶苗根、茎、叶对磷的吸收,但超过一定限度,则茶苗含磷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黄杞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杞属植物的生药学、化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黄杞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多酚类和皂苷类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抗炎、抗癌、增强免疫力、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初步研究认为其有效部位为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对菥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菥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红花油茶籽和白花油茶籽脂肪酸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分别提取云南腾冲红花油茶(Cam ellia reticulatef.simpex)籽和白花油茶(Cam ellia oleif-era)籽油,测定种籽含油量,油甲酯化后,应用GC-MS对它们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红花油茶籽含油量(质量分数,下同)较白花油茶籽高,分别达到38.3%和36.0%;(2)红花油茶油和白花油茶油脂肪酸成分相似,但组成有所差异,红花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占83.5%,饱和脂肪酸占16.6%,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达到16.4%,油酸和亚油酸达到83.0%;白花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占89.7%,饱和脂肪酸占10.2%,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达到10.1%,油酸和亚油酸达到89.1%;(3)红花油茶油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较白花油茶高,亚油酸相近,油酸较白花油茶油低.  相似文献   

15.
惠州学院金山湖校区四种“袖珍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瓶尔小草、绶草、线柱兰和锦地罗等四种“袖珍植物”在惠州学院金山湖校区的分布情况,介绍了它们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用途,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酸模(Rumexacetosa Linn.)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即乙醇浓度85%、提取时间3h、料液比1:10。影响提取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溶媒倍数。  相似文献   

17.
用根箱法分析了受萘污染的菖蒲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萘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可能起抑制作用,根系泌氧及短时期根系分泌物等可以减弱萘污染的影响,长时间后非根际的环境比根际环境更有利于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萘污染严重抑制土壤真菌的生长,植物根系的泌氧和根系分泌物极大地减弱萘污染对真菌的影响.菖蒲的存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开发利用天然杀虫剂是当今科学界热点的课题之一。本试验采用苦楝、黄花蒿、银杏等三种植物浸出液对菜青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表明,三种植物浸出液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随着自身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苦楝4倍液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2、3天的防效分别达88.7%、87.9%和88.7%。其他2种植物浸出液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9.
槭树科槭属植物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槭属植物为乔木或灌木 ,叶子对生及有翅的分果 (翅果 )是它们的显著特点 .我国是槭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在对丰富的槭树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 ,应加强研究工作 ,并扩大对槭属植物的引种、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我国油茶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从培养条件、培养基、外植体类型、外源激素等方面分析油茶组织培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油茶组织培养的研究方向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