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学的世界是由系统性的文学形象构成的艺术世界。文学形象处于文学作品文本层次的"中心地带"。文学作品《牛虻》的成功,正是因为作者艾·丽·伏尼契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的文学形象,这些文学形象构成了《牛虻》的艺术世界。其中文学形象亚瑟是作者挥墨的重点。亚瑟形象的形成是与作者当时的精神内在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是作者写作,读者阅读的知、情、意的全面展开。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着作品的深层意蕴并体现作者的审美理想。作品不仅描绘出亚瑟坚强勇敢的一面,也写出了亚瑟骨子里的懦弱,所以这个形象有其光辉的一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亚瑟正因为自己没有原则地爱,不能认清阶级斗争的残酷性,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2.
作者形象理论属于文学修辞学的范畴。作者形象可分化为作者本人、叙述人及作品中即故事中的人物视角结构,而在作者形象与叙述者形象之间还有一类形象,即抒情人物形象。作者形象作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决定和操纵着整部作品的结构和艺术风格,以及读者对作品和作家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这篇习作的题目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论述的是人的“形象”问题。作者以丰富的知识,论述了各种形象的内涵,也说清了形象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性。文章视角独特,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作者在写法上有条有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例如,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提出很有新意的“形象诉说”问题,然后用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作为事例,并作出归纳:“这是认真的形象。”由此推进,作者再论述“为执着而改变的形象”、“爱的形象”和“不负责的形象”等,在批评不正确的种种形象之后,也就是文章作出“破”之后,作者最后归纳中心论点,也就是简明…  相似文献   

4.
押仄声韵的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山水诗的杰出代表。目前学术界公认:写于永州时期的《江雪》,作者在短短二十字中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渔翁;渔翁形象是作者人格的象征,寄寓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但,作者在渔翁形象中究竟寄寓了什么思  相似文献   

5.
吴用是一个有才能而屈压下层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吴用者,无用也。吴用形象是一曲知识分子人生追求的哀歌,它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有才能而屈压下层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作者对知识分子人生的思考。吴用形象又是一曲梁山悲剧结局的哀歌,它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梁山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作者对梁山出路前途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窦娥的形象一直被千古传诵,她的形象家喻户晓,在她身上作者寄予了多种寓意,本文将从窦娥的性格形象和“三桩誓愿”两方面,简要探索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开创了农民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的现代表达范式,本文试将这两类形象作一平行比较研究。病苦之状,弱者的形象,被置于舞台中心,独自咀嚼着不幸与寂寞,是这两类人物形象的共同之处;而在形象的多样性、表现手法、作者的身份意识上又存在差异。总体而言,知识分子形象更真切清晰,融入了作者的个体生命体验,丰富了农民形象,但就影响而言,后者更大。  相似文献   

8.
朱研 《语文知识》2013,(3):21-23
以往《浮生六记》的研究者们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芸娘形象,或者对小说作者与叙事者形象不加区分,仅仅执著于对作者生平形迹的考证,从而忽略了对作品中叙事者形象研究。本文拟对这一形象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究其凝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形象是家道败落后的作者的精神写照。作者通过林黛玉形象身世的骤然变化,表达了人间繁华易逝的感慨;林黛玉所居湘妃竹的斑斑泪痕,是作者悲情的象征,林黛玉比拟的芙蓉的枯死,阐释了作者生不遇时,在家族命运变迁中枯死的痛心。  相似文献   

10.
苏文 《教学随笔》2014,(22):176
综观鲁迅的作品,以"小人物"为描写对象再现社会现实,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极多,这些形象在文中有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有积极的意义。作者笔下的"小人物"形象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代言人,通过这类"小人物"形象的口来控诉那个社会,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振其邦人,引起疗救"的思想感情。所以探讨"小人物"这类形象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纠正三个失误的流星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古籍《春秋》、《开元占经》和《唐书》等记载的三次已被确定辐射点的流星群进行再研究,发现存在错误。其中《春秋》记载的“鲁庄公七年四月辛卯”一次,自一百多年前法国人华约确定为天琴座流星雨以来,已为世界所公认;但经我们核准,是华约把日期定错,经更正,实际应该是宝瓶座η流星雨。另外两次是笔者1966年确定过的,现在发现新资料,经重新研究,唐中宗景龙二年一次,原定为狐狸座24流星雨,唐玄宗开元二年一次,原定为仙后座β流星雨,均系失误,都应是南宝瓶座δ流星雨。此外,本文还对鲁庄公七年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提出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2002-2005年间《重庆教育学院学报》载文情况及作者群结构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作者研究的角度对该刊用稿率、作者群结构、院内部门供稿、栏目用稿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期为学报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轴射圆柱面投影方法,研究轴射圆柱面投影下球面向圆柱面投影的理论,解决正投影无法解决的复杂的旋转体投影问题.用轴射圆柱面投影法的投影理论,建立球面和圆柱面的一一对应关系,找出二者之间的某些几何规律,该投影下任意形状的球面投影到圆柱面上是相等的,建立球面的轴射圆柱面投影定理,解决球面不规则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家长在子女心目中是否有威信,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家长有一种“失”威倾向,文章从家长的教育能力,教育方式,教育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当前初中生家长“失”威信的原因,并对如何树立和维护家长威信进行了深入探讨,据此,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建议,这对于树立和维护家长的威信,促进初中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小说叙述者变形进一步细化,分为受述者变形、叙述者向作者的变形(或反之)、叙述者从人物向非个体化的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变形三种类别,为变形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笔者在办案过程中接触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民事案件的回放,旨在对中国司法实践活动中在侵权责任认定方面的错误倾向提出批判,并就案件中所反映出的中国立法在监护制度和证据制度上的不完善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李商隐所做的诗文和文献记载,利用地方史志,结合民间调查及考古资料,证实李商隐祖茔故里与墓地都在沁阳市。  相似文献   

18.
对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的纪念,提供给我们一个更深入认识科举制度和更有效推进社会改革的契机。笔者指出,分析和评价科举废除的成败得失,前提是应紧密联系科举考试走过的历史轨迹,从更长时段、更大范围透视科举考试的本质与特征。其次,科举废除这一事件提示我们应关注社会改革中的心理建设和观念整合。笔者主张,对现有制度的任何重大的改革必须有全局性思维和长远眼光,综合考量改革的成本与代价,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替代性方案,这是科举制度废除提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第十六回末关于秦钟之死的异文众多,且相去较远,只有早期版本中秦钟还魂并劝宝玉立志功名的处理最为妥善,最贴近作者本意.早期版本中秦钟遗言劝宝玉相对于前文显突兀,但并不矛盾,这样的处理中带有作者的深意.秦钟这个角色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功能性重于情节性的人物,其临终遗言中“悔迟之恨”的设置关乎全文要旨.《红楼梦》有将宝玉、秦钟二人合一的倾向,秦钟临死悔悟是作者对宝玉的讽刺和惋惜,也是作者本人忏悔之情的表露.从《红楼梦》的对称性上看,这种设置符合全文结构特征,更贴近作者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