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是属于"后发外生型",即在外力强制和压迫下的被动变化过程,是20世纪20、30年代从西方移植并加以重建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很少借助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当时整个中国正处在一个缓慢的近代化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近代西方高等教育制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文化传统、学术生存背景,以及倡导者的经历、品质,同时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涉外体制在与近代西方的碰撞交汇中逐渐崩溃,近代驻外使节制度的创立成为外交近代化的重要一环.洋务思想家作为这一时期知识阶层的精英,在促成和推动使节制度的近代化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两大基本任务中国近代化过程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民族独立,一是近代化。两者的关系是: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二、中国近代化的特点1.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但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近代化最终未能真正实现。2.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列强的破坏,发展缓慢,历经…  相似文献   

4.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近代化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无疑是在中国的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教育近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是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辛亥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建立了属于民主政治范畴的共和国,这就使一切依附于封建政体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失去了主体。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改革和近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实业的发展和民初经济的复兴又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客观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东方的近代化是一个明显的学习西方和自我调节及整合的过程.中国高等教育中德育的近代化也同样是一个接受、替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是由于德育自身的内容、作用、地位的特殊性,其近代化的过程也有其特殊性,如: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猛烈批判,丰富了资产阶级个性的理想人格及由于阶级局限性的不彻底等.反思中国高等教育中德育的近代化过程,对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科举革废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进程是以废除科举制度为突破口 ,由此推动高等教育数量规模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式高等教育体系的最终确立。受科举考试改革迟缓的制约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招生入学、教学过程、毕业考试等环节上表现出过渡性特征。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创立阶段 ,外来性占主导地位 ,随着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近一步发展 ,新式高等教育制度渐趋本地化  相似文献   

7.
西方科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方传教士作为传播西方科学的主要力量之一,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通过考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的历史活动,探究西方科学在其活动中的角色转换,分析西方科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学意义,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传教士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府为发展近代化农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其内容主要有:注重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垦荒,成立农垦公司;改良、引进优良品种,采用近代化耕种技术;奖励多种经营,促进农产品的专业化和商品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业向近代化方向的迈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起点提出新的见解,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法律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制度转型.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道路开始起步.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末的立宪修律形成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新阶段.伴随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制度的形成.中国的近代法制却始终没有走上完全资本主义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资料梳理】1.近代化的涵义。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核心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其内涵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转变: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政治制度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转变。中国的近代化与世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乃至国际关系的变化,都对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