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正>11月5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15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上,《对外传播》编辑部发布了2015年度"对外传播十大案例"(地方系列),会议对十个省市的地方外宣优秀案例进行了表彰。为促进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围绕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传播》开展了2015年度"对外传播十大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对外传播》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2.
<正>11月20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17年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合肥召开。会上,《对外传播》杂志发布了"2017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并举行颁奖表彰活动,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局长赵建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王刚毅为获奖单位颁发了证书。经《对外传播》编辑部和《对外宣传通讯》编辑部推荐,以及专家评审,评定以下案例为  相似文献   

3.
20载峥嵘岁月,见证了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也见证了《对外传播》杂志的起步与成长,驻足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催生了《对外传播》杂志。在有关领导机关、中国外文局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依靠对外宣传战线同仁的支持,杂志编辑部的同志们排除万难,悉心经营,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转型",使杂志从以反映我国外宣战线情况和信息为主,往理论和学术方面不断开拓,从而在对外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方面有了一定的发言权。本期刊登了朱穆之、曾建徽等一批领导干部和社会知名人士对杂志创办200期的祝词,以及访谈、专文,从中可以看到各界对于杂志的肯定和期许,鞭策编辑部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我走出了大学校门,来到机关从事外宣工作。也正是十年前刚刚踏入机关的时候,我与《对外传播》,当时叫《对外大传播》杂志结下了不舍的情缘。大学时我学的不是新闻专业,也不是对外传播专业,正当我对外宣理论和实践一片茫然的时候,《对外传播》走进了我的视野,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十年来,《对外传播》一直在丰  相似文献   

5.
8月的银川,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这金色的季节里,我们高兴地迎来了中国外文局《对外大传播》首届地方外宣干部笔会的召开。首先,我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外宣办,向中国外文局黄友义副局长一行以及兄弟省区外宣办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借此机会,对外文局多年来为宁夏外宦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次会议在我区召开,不仅体现了外文局对我们的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5,(2):F003-F003
今日中国杂志社审读邓树林:总地说来,改版后的《对外大传播》比前好读了,耐看了,有保存价值了,像一本有分量的刊物了。现在按照调查表所列,回答问题。我最想从《对外大传播》中获得目前中外读者最关心哪些热点、难点问题,供对外宣传记者作为提出选题的重要参考。因为本杂志名为《对外大传播》,顾名思义,它就是要为对外宣传起到参考、决策的咨询作用。2004年第十期最吸引我的文章,依顺序是:《以中国心看世界》、《对外传播呼唤优秀专栏和专栏作家》《、新闻发布机制的理论化和专业性化:一个公共传播视角》《、成功自有成功的道理》和《二十年…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15日,《对外大传播》受马振岗大使的邀请,参加位于台基厂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举行的一年一度新年招待会。此次新年招待会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感谢中外媒体对该所的关注和支持的答谢晚会。在招待会上,《对外大传播》向马振岗大使、华黎明大使介绍了刊物,并邀请两位大使成为《对外大传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8,(10):1-1
《对外传播》杂志是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服务于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月刊。根据本刊编委会最近确定的编辑方针,今后,将在坚持原办刊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对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和我国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主编并编辑部诸位同志:2006年,《对外大传播》杂志又有新的发展,办刊质量又有了新的提高,报道内容拓宽了,出刊日期提前了(到每月10日),增强了吸引力和影响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你们突出的业绩,对你们的努力和辛勤劳动的成果,我深表崇敬和祝贺。卷首语和专稿、专访文章高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都是高水平的采编。这些我都爱看,从中受到启迪和启示,根据我的视角和认识提几点小小建议,仅供参考。一、为读者服务问题。可否多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国内搞外宣工作的读者需要提供什么,国外读者想了解中国什么。根据中央高举和平…  相似文献   

10.
沈苏儒同志的来稿向我们外宣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和盼望——加强传播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他在阅读了杨正泉同志的《我与广播》后,对杨正泉同志注重广播理论的研究深有感触,认为在我们对外传播系统缺乏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他希望外宣工作者,不一定要工作了三四十年或更长时间之后,再去把自己丰富的实践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而应随时注意去做。我们《对外大传播》杂志,是外宣工作者笔耕的一块园地。我们响应沈苏儒同志的呼唤,注重传播理论的研究。同时,我们也要按杨正泉同志向我们提出1998年工作重点第九条时所指出的那样做:加强对书刊外宣传播理论的收集、选择、整理和出版工作,大力提倡和加强业务理论的研讨,并将其体现在《对外大传播》杂志的内容上。在此,我们也号召外宣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把你们宝贵的经验、丰富的实践,上升到传播理论的高度。《对外大传播》将是你们的一个阵地,随时等待着您的来稿。  相似文献   

11.
十二年前,我刚到新华社工作时,领导和前辈常嘱我有空多看看《对外大传播》(《对外传播》当时的刊名)。从那时起,这本杂志我时常阅读,印象里很多自己熟识的同事都结合自己参加过的重大报道和日常的采编工作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这些文章对我的业务报道很有指导性。后来,自己也开始为刊物撰稿,这让我对这份刊物更多了几分关注和亲切感。近年来,随着传媒格局的演变和国家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在杂志同仁的努力下,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创刊于1994年的《对外大传播》杂志是一本以面向全国宣传单位及其干部为主,兼顾外宣理论研究机构和我国涉外单位的月刊。其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对外宣传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和介绍我国外宣领域的工作动态及信息,探讨、研究外宣理论,促进书刊、网络的对外宣传及各地外宣工作的经验交流。《对外大传播》做为内部刊物时期,它把全国的  相似文献   

13.
《对外传播》2013年第5期、总第200期出版之际,主办者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举办座谈会,邀请杂志的指导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主管单位中国外文局的领导,以及来自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外传播》的通讯员和热心读者等60余人到会,共同回顾杂志近20年来的办刊实践,研讨对外传播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与会者就杂  相似文献   

14.
办刊初期的年轻人 1994年初,新任局长杨正泉有意办一本公开发行的对外宣传政策指导、理论研究、实践探讨的刊物,由新成立的综合业务部(后改为总编室)承担。部主任周东元提议将我从中国报道社调来,筹办这本名为《对外大传播》(现为《对外传播》)的杂志。  相似文献   

15.
致读者     
在全国外宣系统各位领导和同行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已经度过了5年的时光,我们向读者奉献了50期杂志。5年前,在我们的发刊词中,我们曾说,我们愿意以这本杂志“为从事外宣事业的领导和同志们提供一块传播信息、交流经验的园地,为我国外宣事业的建设发展做点有益的事。希望大家共同来耕耘这块园地,以求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为我国对外传播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外传播》杂志将从本期开始,开设"圆桌论坛"栏目,围绕对外传播领域的热点话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13,(5):2-2
《对外传播》杂志于2013年5月迎来创刊200期。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广大读者的关爱给予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促使《对外传播》茁壮成长。一路走来,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着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时期外宣工作对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2008年,《对外传播》编委会调整了编辑方针,杂志将以提高我国对外传播实力和影响力为目标,更加关注新时期传播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趋势,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为促进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围绕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的指导下,《文化交流》杂志决定开展"首届浙江省对外传播十大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内容要求内容涵盖对外文化交流、重大活动宣传、城市形象塑造、公共外交等多个方面。应是2018年以来在对外传播领域取得良好效果的典型案例,有创新性,有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反映对外传播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展示当前对外传播工作的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对外传播》杂志于2013年5月迎来创刊200期。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广大读者的关爱给予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促使《对外传播》茁壮成长。一路走来,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着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驻足回顾,是为了更好地起步前行。我们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