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北京某小区的一位初三学生跳楼身亡,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据周围的邻居反映,这个孩子平时不止一次说过学习太让人烦,真是不想活了。事发前的头天晚上,那个孩子焚毁了自己的一些课本。一个学生,怎会让学习把自己逼上绝路?有多少学生让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学习成绩真的能决定人生的发展吗?  相似文献   

2.
正一年级的小男生频频要"跳楼"?家长的退让满足,老师的"连哄带骗",才能让他安静下来?看了这个案例,真是让人恐惧,甚至震惊,这不免引起我的思考——一、孩子,你从何处学会了"跳楼"这个词?七岁的男孩,你虽然调皮,活泼,耍赖,甚至哭闹,打滚,但不至于喜欢"跳楼"吧?让我们回忆一下,你是从哪里看到"跳楼"的?童话故事,不可能;动画片,不可能;亲人示范,更  相似文献   

3.
朱华贤 《青年教师》2004,(11):49-50
日前,本市某小区有个孩子跳楼身亡,记了解后得知.这名坠楼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三年级。据邻里反映,这个孩子跳楼的原因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这个孩子平时就不止一次说过,学习太烦,不想活了。事发前一天的晚上,他还焚毁了自己的一些课本。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很着急地说,他班上的一个学生说自己要跳楼,怎么办?我一惊,一年级学生要跳楼?这是第几次的事儿了?班主任说,包括这次已经有五次了,前几次把他拉住,然后连哄带骗才解决了"危机"。我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问:这个孩子在家里是不是也经常这样?班主任忙说,是,是!他的妈妈说,在家就经常这样,每次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儿,就以"跳楼"来要挟他的父母,父母很害怕,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动不动就喊跳楼。刚开始在班级  相似文献   

5.
正一、大环境,促起步有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站在自己的位置,用自己最独特的眼光关注这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会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又有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让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学生时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亲历者、参与者,体会到争当小主  相似文献   

6.
在报纸、杂志上和我自己身边发生了好多学生跳楼、自杀的校园悲剧,它们让人触目惊心.追究悲剧原因,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科学探究学习(一)教师在学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科学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大程度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好学好问的天性为这种教与学提供了必要条件。科学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而要努力创造问题的氛围和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巧妙地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科学的愿望。2003年10月7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召开的“小学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英国的科学教育专家June Mitchelmore女士为与会者讲了下面这个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耐人寻味的故事。案,却没有学会任何好的技能。(2)问孩子问题好吗?当你问孩子问题时,你在帮助他们思考,你让他们为找到答案而尽自己的责任。(3)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好吗?如果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那他们的技能就会得到发展,他们知道上哪儿去找答案。我的三个女儿都已经结婚,她们都是科学家。她们也不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2.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动脑思考、亲自感知。科学教师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观察、去实验、去收集整理资料,去进行思维加工,自己发现、总结结论,发现新知。每节课给学生多少独立做科学的时间,是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要让学生自主、自行探究知识,又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如何去探究呢?兰本达教授说过:一节课,如果有一半时间教师在活动,一半时间是学生在活动,这个教师只是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杂志上和我自己身边发生了好多学生跳楼、自杀的校园悲剧,它们让人触目惊心.追究悲剧原因,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9.
初中组题目:点评: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我想成为这样的人》这个作文题目,让大多数学生感受到了一种亲近感,心理上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不像有的题目一本正经让人敬畏。于是有理想的孩子为自己设计未来,懂事的孩子会体恤父母,爱幻想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正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生硬的知识灌输,大量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喜欢上我们,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呢?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会给学生增添无穷的学习动力。孩子让我检查数学作业,有一道类似的题期中考试刚考过,现在她还错了,还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我不由地发起火来:"你真不长脑子,期中考试不是考这个题了吗?上次错这次还错"孩子满脸的委屈,小声说:"我不是急着做其他的吗?你怎么不表扬我那些呢?光知道批评我。"我轻蔑地说:"哼哼,连做过的题你都做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我的学生对我说"我要跳楼",我除了震惊,就是立马阻止,不是我胆小,是我不敢也不能拿学生鲜活的生命做赌注。一年级学生虽然不知道"跳楼"的后果,但他们绝对知道怎样"跳楼"。所以我不赞成有的老师说的:让他去跳,他并不敢跳,他只是想吓唬我们,逼我们妥协,从而得到他所想要的。我相信学生肯定有这样的动机,可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做事方式。如果这个学生是冲动型的呢?冲动之下再极端的事都能发生。如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教师家庭,孩子很聪明,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跟人打招呼。学生经常会有问题到老师家里请教,出于礼貌,学生们常常跟老师的孩子说说话,但这个孩子很少接话,就像没有听见一样,学生觉得挺尴尬。学生不明白,老师常常教育他们要有礼貌,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提这样的要求呢?但这话只能憋在心里,谁好意思向自己的老师提意见呢?这位教师的家庭教育误区可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养”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门课我们常常认认真真地辅导孩子学习,并误认为教养是孩子学习文化的自然结果,于是忽略了孩子平时的为人处事方式,以为这些小事孩子长大自然…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三年级的课堂上,一个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放下手中的笔.在再三提醒无果的情况下,老师走到孩子面前,抓起孩子的课本刺啦刺啦地撕开了. 撕掉一本书啊,天,该有多大的怒火才能促使她如此爆发?诚然,学生有错在先,他毕竟没按照老师的要求放下手中的笔.老师再三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就意味着这个环节很重要,而这个孩子始终置若罔闻,这的确很让人恼火.但老师,无论这个环节多么重要,无论您当时心头多么着急上火,您能这样做吗?您撕掉的仅仅是一本书吗?  相似文献   

14.
小组互助式学习是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互助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互助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低年段的孩子能自己主动探求知识吗?教师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发现吗?孩子在学习中的第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吗?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想以我的实践求证.我决定以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为依托,组织学生来一次自主阅读下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研究》2015,(5):73-73
精彩孩子的童年,助推孩子的成长,灿烂孩子的人生!幼儿学习语言就是在掌握"学习的工具";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使自己成为人的过程;是确立自己的真实存在的过程;是让世界呈现在自己面前并让自己进入这个世界的过程。婴幼儿时期是获得语言的  相似文献   

17.
马老师: 看了这个专栏,很有帮助,我们也想咨询一个问题.暑假后,我的孩子就要入学了.现在最让我担心的就是.怕孩子入学后不爱学习.家长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爱学习?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主角是谁?学生。一节课的存在价值就是孩子能在快乐、和谐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如何能让孩子快乐、和谐地学习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孩子们。学生是学习的主导,体现在实际中。小组教学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让学生在积极学习中得到了提高。要进行小组教学不能成为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互进,让小组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方式的主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求真、探索;让课堂管理在有序中体现孩子们的活泼;让和谐的课堂充满愉悦的学习气氛。  相似文献   

19.
[案例]毕业班的一次作文考试,文章的主题要求学生反映父母对他们的关爱。结果全校将近400名的学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描写了雨夜自己生病,父母连夜冒雨背自己去医院的情景。趴在父(母)的肩上,自己深深地被感动了,强烈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反思]在批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描写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大同小异。这让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父母的爱仅仅只有在孩子生病时才表现出来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孩子的选材为什么会如此相似?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的思维仅仅局限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呢?我想,学生把这个材料作为首选,固然与平时看的作文选…  相似文献   

20.
一名优秀女教师教出的学生几乎个个优秀,但她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却遭遇了“滑铁卢”。这个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教育孩子仅仅学习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用一颗母爱的心去理解孩子,把无忧无虑的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顺着自己的天性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