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听一位青年教师上公开课。她讲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花瓣飘香》。文章的内容是:作者几次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花丛中摘花瓣,有一天,他问小女孩为会么只摘花瓣,小女孩说,因为她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但妈妈生病了,她想把花瓣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小女孩的行动给作者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与感动。  相似文献   

2.
《花瓣飘香》一课,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表现她是一个懂事、孝顺、可爱的孩子。昕了几位老师教学《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有的老师采用探究讨论式,有的采用开门见山式,多围绕“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得出结论。听完这些课,笔者和学生交流,问:“小女孩摘花瓣送给妈妈,这样做好吗?”学生无一例外地点头。我接着问:“小女孩摘花瓣对吗?”“对啊!”学生肯定地说,忽然有些疑惑,“摘花瓣送给妈妈,是对的吗?”又想了一会儿说,“咦?搞不清楚了。”  相似文献   

3.
<花瓣飘香>一课,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表现她是一个懂事、孝顺、可爱的孩子.听了几位老师教学<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有的老师采用探究讨论式,有的采用开门见山式,多围绕"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得出结论.听完这些课,笔者和学生交流,问:"小女孩摘花瓣送给妈妈,这样做好吗?"学生无一例外地点头.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笔者有幸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六册的《花瓣飘香》一课,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学片段师:孩子们,当小女孩双手捧着花瓣送给妈妈,小女孩会怎样说呢?老师当妈妈,你们都是懂事的小女孩,你们先练习一  相似文献   

5.
【片段1】(教学第2自然段)师:刚才我们说小女孩摘了几片花瓣送给她的妈妈,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是写小女孩摘花瓣的?请你找出来,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师: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俯在花前,在小心地摘花瓣。  相似文献   

6.
河边的雏菊     
一株雏菊生长在一条小河边,河边有一间小木屋。每天,住在木屋里的小女孩都来给雏菊浇水。对雏菊来说,这种生活既甜蜜,又简单。然而有一天,小女孩没有来给雏菊浇水。小女孩一家已经搬走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突然,一片花瓣从它身上掉落下来,风把花瓣吹落到了小河里。  相似文献   

7.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描写了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她妈妈的故事,赞扬小女孩爱花惜花,体贴关爱母亲的美好心灵.时隔四年,再度阅读钻研这篇文章,感受匪浅.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今天清晨老师特意在自家院子里摘了束月季,并把它带来了。喜欢吗?生:喜欢!(高声齐答)师:好好欣赏一番。谁来描述一下?生: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真美,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呢!师:是啊,美好的事物总那么吸引人!有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这美丽的花儿!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花瓣飘香”(板书课题)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想像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谁来演一演?”许多学生兴致高涨,想一演为快。“不急,要演好,得先把这段内容读好。请大家找找重点词语,好好体会小女孩的内心。”学生圈画重点词…  相似文献   

9.
李悠然 《少年月刊》2022,(18):42-43
<正>传说有一种神奇的七色花,它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颜色的花瓣(bàn)组成。每摘(zhāi)下一片花瓣,就能实现一个愿望。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会摘下红色的花瓣,让童话故事里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再忍受寒冷和饥饿(jīè),像我们一样衣食无忧。  相似文献   

10.
事情发生在学习《花瓣飘香》一文的课堂上。课文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文中懂事的小姑娘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深深地打动着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1.
花瓣飘香是个充满诗意的题目。初读题目,眼前顿时浮现出那质地光滑,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月季花瓣,那花瓣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细细品味,文中那个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小女孩,是那么纯真,那么美好,就像片含露的花瓣一样,清香四溢,让人感动、珍惜。  相似文献   

12.
花瓣泪     
听完这节课,我心痛了好长时间。这是一位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上的公开课。她教的是《花瓣飘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是:“我”几次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花丛中摘花瓣。  相似文献   

13.
唐燕  侯友成 《文教资料》2010,(24):65-66
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立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实、扎实、朴实地进行。《花瓣飘香》这篇文章重点通过"我"与小女孩的三次对话小女孩的懂事,本文作者在组织教学设计时,紧扣"懂事"一词引导学生品读三次对话,从而理解"懂事"所蕴含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花瓣瓢香》是一篇情节非常简单的课文,但其中却洋溢着令人温暖和感动的浓浓亲情。一片小小的月季花瓣映射出小女孩金子般的纯洁心灵,简短的情节折射出的亲情、友情使人掩卷难忘。  相似文献   

15.
四季歌     
一、采花外婆家附近是一座酒厂,酒厂的大门前是一个花坛,花坛内只有几棵零星的草。但每逢春季,这里总会盛开许多野菊。那时候我还只有五岁,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后,就去花坛里采野菊。我每次都是骑着那辆小小的破旧自行车去的。野菊有着嫩白色的花瓣、鹅黄色的花蕊、嫩绿的枝干,是除了外婆家阳台上的普通花草之外唯一一处让我迷恋的“自然景观”。春季,过路的人们总会看到,一个小女孩一手摘野菊,一手擦汗。待野菊采完后,她又把那些花瓣轻轻地摘下,让它们带着梦想随风飘走。冬季,野菊已经凋零了,那个小女孩仍痴痴地蹲在花坛边等待,等待明年春季来…  相似文献   

16.
七色花     
珍妮不再是那个为丢了面包圈而哭泣的小女孩了。 自从上次用最后一片青色花瓣使那个小男孩康复之后,珍妮就再也没有想起过七色花的事情。将近十年过去了,可是眼前的情况显然让她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本组由三篇课文组成:《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微笑着承受一切》讲的是体操运动员桑兰面对伤痛和残疾,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精神。《雪儿》讲了一个腿跌伤了的女孩.收养了一只受伤了的信鸽并细心照料它.最后让它重返蓝天的故事。《花瓣飘香》讲了一个小女孩每天摘一片带着露水的美丽花瓣送给病中的妈妈的故事。这三篇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用叙事性作品启迪学生如何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18.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不学那个小珍妮,我不要面包,不要花瓶,也不要许多许多的玩具。我要对红花瓣说:“飞吧,红花瓣儿,快快飞到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儿,让她有温暖的炉火,喷香的面包。”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听过一个七色花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得到了一朵七色花,每撕下一枚花瓣就能实现心中的一个愿望。童年的我,常常幻想也能得到这样一朵七色花,可以满足我的各种愿望,吃想吃的东西,玩想玩的玩具,穿漂亮的花衣服……  相似文献   

20.
李志建 《江苏教育》2006,(2B):21-22
教材简析:本组由三篇课组成:《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微笑着承受一切》讲的是体操运动员桑兰面对伤痛和残疾。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精神。《雪儿》讲了一个腿跌伤了的女孩,收养了一只受伤了的信鸽并细心照料它.最后让它重返蓝天的故事。《花瓣飘香》讲了一个小女孩每天一片带着露水的美丽花瓣送给病中的妈妈的故事。这三篇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用叙事性作品启迪学生如何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