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改下,我们以“追求智慧的数学课堂”为办学理念,坚持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扎扎实实地开展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系列活动,努力构建“智慧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
经过一段时间的新课程实验,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既然是个系统工程,就必须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思考或切入。所以,以课改为契机,树立办学管理新理念,实施办学发展新举措,是教育改革“纲举目张”的重要思路。一、更新办学观念,确立办学新思想新课程实验要求我们以“破”的精神来立“新”的思想,促进教育发展。因此,我校在课改中注重以新的理念作支撑,即:———将服务和形象融入教师,将改革与创新融入教育;———校长是教师培训的教材,教师和学校是学生的课程;———新的教育,应是以开放个性为培养目标,以人的全面开发为基础,以提升个体…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着教育的智慧,追求着智慧的教育,追求着充满智慧灵动的课堂,努力从塑造“知识人”,走向培养“智慧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倾力。以创设平等、民丰、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前提,以小学数学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数学教学观。下而就谈谈自己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为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提供了契机;新课程理念为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多年来课改的实践与研究表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来实现。一、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  相似文献   

5.
自课改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多样算法"各显神通"、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所有这些"迷人的景观"都有"新课程理念"的"强大支撑",都被看做是"新课程理念"的"精彩演绎"。可透过"虚浮"背后,冷观这些看似"热闹"的场面,我们不得不深深地感悟到:为了追求课堂的"绚丽多姿",我们的教师已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课改应有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胡修金 《湖北教育》2003,(13):26-28
本期《〈课程标准〉学习与交流》专栏里刊发了两组文章。一组是省级实验区潜江市开展课改实验的经验体会;一组是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认识与体会。潜江市开展课改实验的经验是顺应“课改”潮流,调整“教研”思路。他们在反思过去教研工作弊端的基础上,把教研工作的思路定在“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解读教材,适应教学”上,在具体操作上,他们把教师培训,特别是校本培训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取得了显著成绩。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尽管目前还不是开展课改实验的学校,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学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并运用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去,同样在实践着新课程,创造着新经验。他们的这种精神尤为可贵。 这两个单位的经验还告诉我们,课程改革,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在首位。要努力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的。但他们毕竞迈出了第一步,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走好今后的第二步,第三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所原来基础较好的初级中学,如何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跃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呢?我们的办学思路是:牢牢把握各项教育改革的机遇,深入、认真又切合实际地开展教育改革;紧紧抓住课程、课堂与评价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课改实践中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创新地发展。“九五”以来,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行各项教育改革,在抓课改和争创素质教育实验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一场新时代的教育实验与变革。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育的明天,我们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实践,并提出了“真心实意搞课改,扎扎实实抓课堂”的口号,确立了“以科研促课改,把特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一年来,我们依托一年级实验点,把“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确立为重点,以课程改革系列活动为载体,凭借市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的优势,全面展开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课改成败,关键在于能否造就一支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师队伍。一名教师只有以研究的目光重新审视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现象,才能创造性的开展新课程实验工作。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变教室为研究室,变教师为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促进每位教师的自我反思、创新,将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  相似文献   

10.
本着“问题共同研究 ,经验共同分享”的理念 ,现谨将我校参与课改实验一年的工作情况作纪实性介绍。  一、参与新课改 ,我们做了些什么   1 学习促转变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搞好实验 ,关键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了确保实验教师能尽快在观念上走近新课程 ,我们南宁市课改领导小组特别为实验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举办了近 2 0场次观念领先、内容丰富的专家报告 ,主讲者大多是直接参与制定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专家。所以这一年理论学习 ,主要是教育观念转变及教育理念提升 ,作为学校 ,我们主要是抓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全市培…  相似文献   

1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全新的框架向我们昭示了一条通向课程目标的佳径 ,它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课程改革在改变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 ,必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改推动教研 ,教研激活课堂。一线教师研究课改 ,推进课改 ,可借助“叙事”、“例谈”、“诊断”这三种研究方式 ,从而不断走向课改深处。下面 ,我们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 ,对这三种研究方式加以具体说明 ,每个部分分案例、点评两个部分组成 ,从而给一线教师进行课改研究以一定的参考。教学叙事研究 叙述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情真意切、富有…  相似文献   

12.
高水平的学校课程改革管理,是提升课改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引领教师与新课程同行,让学生在课改中健康、快乐、主动地发展,以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一、二、三”管理模式和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使课程改革在我校得以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课改,犹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带着一身激情来到我们中间。读懂她,亲近她,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欣欣然,我与她有了真挚的交往、亲密的合作、坦诚的沟通。与课改在一起的日子里,感触最深的是她带给我的心灵启迪:观念转变,天地宽;与新课程在一起的时刻里,感触最深的是她带给我的视野的开阔:观念转变,天地新。新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相似文献   

14.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课作为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载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突出的是音乐的艺术特点。今年是进行课改的第一年,我所承担的是一年级的音乐课。“什么是课改?”“课改以后该怎样上课?”是我心中的疑问。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培训,听专家的讲座、学习各种材料,一次次地接受头脑风暴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学校工作紧紧围绕“课改”来开展 ,教师全员参与 ,开拓创新 ,树立了全新的课程理念 ,课改工作如火如荼 ,但也出现了困惑 ,主要有两点 :1.学生较难调控传统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重点 ,教师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 ,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 ,再现由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始终处于主导、权威的地位 ,有些居高临下的气势 ,控制方式是维持式的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教学比较得心应手 ,容易调控课堂纪律。而在新课程实施中 ,教师将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 ,特别注重…  相似文献   

16.
孙颖珍 《考试周刊》2009,(24):19-19
一、遇到的问题(一)学生的学习理念不适应课改要求。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变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独脚戏”为师生、生生、师师多向合作交流互动。为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必须从知识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但是教师观念一改变,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场刷新时代的教育实验与变革已经启动,为了学生和教育的明天.我们不断学习、思考、尝试、实践、反思.提出了“真心实意搞课改,扎扎实实抓课堂”的口号,确立了“以科研促课改,以特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一年来,我们依托一年级实验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为重点,以课程改革系列活动为载体。凭借市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的优势.全面展开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8.
课改之我见     
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好几年,而这些年的经历也可谓"一波三折",从最初的理论学习,到后来的实践、总结,从怀疑到肯定,再到愿意为此不断研究、不懈追求,新课程之路走得艰难而坚定,新课程带给我的已不仅仅是课程的改革、观念的更新,更多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和奉献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一、课改之初坎坎坷坷在最初提出"课改"这一说法时,有提反对意见的,有支持的,更多的是冷眼旁观、静观其变、随大流的,属前面两种想法的教师尚且对课改有自己的见解,最不能有的是最后  相似文献   

19.
何春奎 《师道》2005,(7):13-13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其中也藏着一些隐忧,有些课堂为了突出新课程的“新”字、新课改的“改”字,脱离课堂教学的实际去求新创异,结果不但没能实现课堂上师生间自然而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相反却暴露出教育为课改而课改的浮躁心态。在新课程进一步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心态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是每个学校的重要工作。我校对课堂教学是分段、分层、分主题推进式研究的。从2004年建校到2006年底,我们研究的是“快乐课堂”,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其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从2007年初到现在,我们研究的是“有效课堂”。今后我们还将开展对“智慧课堂”的研究。追求有效课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减负增效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