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思想品德课建设必须改革。只有认真探索思想品德课建设的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校思想品德课与中学思想品德课、高校“两课”、品德课教学与日常德育活动、教学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教学的思想性与知识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言教与身教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教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山东工业大学滕玉成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产物,自诞生起从未间断过改革和建设,然而至今其实际效果仍不理想,笔者认为,该课教改和建设要进一步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走出自我封闭,面向世界和弘扬传统并举回顾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思想品德课要取得实效,需要重视对思想品德课进行改革,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依赖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更有赖于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要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关系入手,探索高校思想品德课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思路。高校思想品德课是在中学基础上的深化;高校“两课”有着共同的使命,但又各有侧重;品德课教学与日常德育活动有机统一;要强调德育教学中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的相辅相成;教学思想性要寓于知识性之中;课堂教学应努力寻求与课外活动的结合点;教师必须睨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身教在德育教育中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品德课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是制约高校思想品德课改革发展的瓶颈。建立一套形式多样、适应思想品德课多层面、多角度考核需要的考评体系,要与思想品德实践精神的性质和特点相一致。这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课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考察选用。  相似文献   

7.
本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期通过改革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品德课程建设和改革是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思想品德课程应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进行创新 ,具体可以从高校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思想品德课程在课程论上的类型 ,以及思想品德课的课的结构三个层面来进行 ,以建设一种全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品德课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之一 ,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的必修课、重点课之一 ,肩负着党和人民殷切期望与重托 ,所面对的是国内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形势 ,国际上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化 ,国内和国际上提出的思想政治问题层出不穷。但是目前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素质以及相应的学科建设状况 ,还不能适应客观实践发展的要求。本文仅就高校思想品德课学科建设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基础上的专家化建设问题谈点看法。一、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建设成一门与…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构想王立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源自于它脱离学生思想实际,追求学科式的发展模式,背离“自我”而导致的效果不理想;源自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现实对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省高校的思想品德课程建设,提高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中共黑龙江省委高校工委宣传部、省教委政教处和省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会于1997年7月23—28日在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举办了全省高校思想品德课骨干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自八十年代初高校普遍开设思想品德课以来。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道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四有新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思想品德课确实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思想品德课,才  相似文献   

13.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浅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可否认,高校思想品德课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目标、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变化,这些都对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除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外,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一支具有献身精神和热爱德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多年来的…  相似文献   

14.
一、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建设成一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列且功能互补的政治理论课把高校思想品德课建设成一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列且功能互补的政治理论课 ,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知识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事政治 (或形势与政策 )教育及人生观教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中央提出了高校在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同时 ,开设思想品德课这一长远设想 ,十几年来 ,党中央和国家教育部门相继作出了若干重要决定。 1 982年 1 0月 ,国家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82 )教政字…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程建设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品德课应运而生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或称德育)工作科学化的实践中,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面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和他们普遍关注的不同问题,以追求提升教学实效性为目的,以实现自身的科学化为动力,在课程设置、内容建构、方法改进等方面不断地努力探索,历经初步发展、全面建设、改革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等建设阶段,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首先,在课程门数上,它经历了由一门到五门,再到三门,又到两门的演变过程。其次,在名称上,它经历了从“高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到“高校思想教育课”,再到“高校思想品德课”,又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演变过程。第三,在基本建设上,它经历了由不成熟、不规范到比较成熟、规范,再到在深化改革中发展,又到在创新中发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课程建设经历了初创与形成、巩固与发展、调整与提高、整合与升华四个阶段。当前,面对时代挑战,加强高校思想品德课课程建设,必须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课程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强化课程建设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是在1992年10月开始酝酿的,于同年以我院等7所院校为试点单位,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8年过去了,在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方。在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精神指导下,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如何总结过去,进一步深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值得再深思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品德课创建于80年代初期,它经历了摸索试验、初步发展和全面建设几个阶段。应该说,该课二十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一直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不可否认,随着社会形势及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该课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高校思想品德课的现状和建设的综合体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高校思想品德课现状近年来,特别是98年教育部“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按教育部“重在建设、重在发展、重在创新”的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高校“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改革和建设的不断深化,我省“两课”教学对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加强“两课”建设,找出改革中  相似文献   

20.
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是解决目前高校德育实效性差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思想品德课自80年代初开设以来,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沿用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虽早已倡导启发式,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主要表现为传统的注入式,这严重制约了德育课的实效性。一、认清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探索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前提1.对高校思想品德课性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对高校思想品德课性质认识主要存在四方面的误区:一是将思想品德课等同于政治教育课,这是长期的强烈的政治化意识和政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