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目标驱动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GIS本科专业教育的主要模式,结合市场需求和GIS发展、应用的现实状况,提出基于多目标驱动的GIS人才培养模式,认为GIS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结合大学学科特色,适应社会、科研、产业发展,讨论并提出了实行多目标并进、特色目标突出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是国家教育发展指导方针,地方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目标导向型嵌入式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有利于为地方输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经贸人才。  相似文献   

3.
根据土建类高校GIS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从GIS人才培养体系出发,借鉴霍尔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利用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构建具有土建类特色的GIS人才培养三维模型,确立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设、GIS与土建类特色专业的交叉和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发展为模型的核心体系,并对模型内容和评价体系作出分析。该模型的构建为土建院校GIS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GIS人才的多层次性是目前GIS人才需求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GIS专业涉及领域广泛、人才需求部门众多,所以对GIS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求也有很大差别。文章针对目前国内GIS本科专业的培养现状,GIS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提出了多目标的GIS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了不同目标的知识结构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GIS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对全国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规格与行业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结合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特色形成、教学改革效果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院校高水平编辑出版学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路与做法,为相关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科学(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如何从实践教学环节着手,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已成为探索GIS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强化地理信息工程实践技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作为GIS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探讨GIS实践创新训练方式与方法,探索了以创新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开放式拓展培养内容与实施方案,为构建具有特色的地理信息科学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创新训练体系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生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也对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文章在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学生党史部工作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党务工作实践,提出了明确党建工作目标、引领高职教育改革,更新党建工作理念、突出高职教育特色,调整党建工作思路、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组织建设模式、提高组织活动效果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崔艳辉 《考试周刊》2014,(10):150-151
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要求与实践,对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内涵、分类及特征等进行阐述,以深化对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推进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创建与培育。  相似文献   

9.
经济信息人才培养是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的加快,对经济信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广西高校经济信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区域和国际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提出建设广西经济信息人才培养高地、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国内外互动与校企联合的新型办学方式、设置体现中国—东盟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打造实战经验与理论水平相得益彰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等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GIS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市场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相应特色培养方案,试图建立开放式立体型GIS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满足社会应用需求、突出测绘专业特色、实现GIS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具有地方特色的电气信息类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背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思路与目标、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内容与成果和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特色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依据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和少数民族区人才培养现状,提出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兼具一般应用型人才素质基础上,提出以科技基础、实践能力和语言文化背景为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人才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开展多层次实践教学、注重语言文化教育和团队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湖北文理学院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开设GIS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学校具有的软硬件资源,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为核心,设计了地理科学专业 GIS 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的新机制,对改革现有GIS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以项目为导向,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必将凸显高职教育特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16年列为山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是山西省特色专业,以学院转型发展为契机,依据学院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结合学院煤炭行业背景,分析转型背景下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出矿建特色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体系构建,对转型中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特色是办学特色的基本体现,办学特色生成与发展,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中、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不懈探求.人才培养模式承载着不同高校的特色性“质量标准”,体现出特色性“核心技术”.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争创特色是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理性路径.可以从理念重建、目标重塑、过程优化、管理评价制度创新等方面创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生成人才培养特色,实现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华  李新莉 《考试周刊》2013,(87):151-153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大程度地提升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中药专业更应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希望与同行一起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晓寒 《教师》2019,(5):32-33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将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文章从创新办学机制、完善专业调整机制、建设特色专业体系、形成服务“地区”特色、深化课程改革、多途径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六个方面提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借鉴瑞士现代学徒制的经验,是一个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渐进的发展过程。以瑞士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脉络的纵向逻辑为出发点,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场域、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准入等方面,考量瑞士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之处。基于此,提出中国建设现代学徒制的启示,包括以知识、技能和能力全方面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职业院校—企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场域,搭建多层次、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好多样化的学徒申请和遴选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特色高校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在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迫切性;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统筹结合、抓手助力和措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