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艺琴 《云南电大学报》2012,14(2):21-22,26
经过近30年的发展,OA系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安全性、工作流定义、信息共享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业务需求的变化,OA将会朝着协同化、平台化、业务化、移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推进,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资源、教学结构、教学评价和教学服务朝着视频化逐步靠拢,系统的视频化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优化了学习。但是,目前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物理资源配置还略有不足,导致系统的视频化教学发展受到阻碍。5G的出现,使教学端和学习端的互通便捷化,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效用性,推动视频化教学中新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网络、电子与通信、图像处理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楼宇监控技术正朝着一体化、全面数字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研究并开发一种智能楼宇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将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视频处理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SIP协议和嵌入式Linux的可视化楼宇对讲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提高,促使家庭实现了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以易于实现、便于操作和新颖实用的理念,设计并实现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为主-从机结构,集成了家庭安防模块、家居智能监测模块和远程监控等模块,实现了家居系统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5.
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改造,而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是一种范式的转变与跃迁,强调数字技术对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空间、治理、思想、文化等要素的渗透与融合,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的系统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价值重塑、关系重构和系统变革,促进人、社会、技术与教育在物质与数字世界中实现融合和共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在联结资源、融合发展,彰显实践性,强化多模态感知和交互,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孪生运行系统推进战略协同化,构建数据驱动业务价值体系推进流程信息化,提升院校数字基础能力推进运行智慧化。  相似文献   

6.
GPU即图形处理器,在构建高性能计算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更好地利用GPU的计算优势,GPU虚拟化技术受到关注。系统介绍了GPU虚拟化技术,并对独占使用、设备模拟和应用层接口等3种虚拟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虚拟化桌面应用、GPU通用计算虚拟化和GPU虚拟化的安全问题等方面探讨了GPU虚拟化研究的需求及目标,给出了GPU虚拟化市场应用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CATIA的飞机结构试验加载杠杆系统参数化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Automation技术的加载杠杆系统参数化建模方法,使用Visual Basic开发了相应可视化建模软件。应用实例表明,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只需输入试验加载点、杠杆布置等基本参数和数据文件,即可完成杠杆系统的参数化建模,从而快速地实现加载杠杆系统的参数化设计与方案展示。  相似文献   

8.
吴杰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3):117-120
从中间件和构件的概念及特点入手,分析了中间件在系统组织层次中所起的作用,阐述了构件与中间件技术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构件化中间件的发展模式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视角,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大数据"为教师的精准教学提供了有益支撑。基于"大数据"的视角,教师可以进行知识、学情、操作等的精准分析。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教学能丰富目标分类维度,能发展高层认知智能,能优化反馈评价机制。作为教师,要瞄准知识系统、学情系统和操作系统,实施精准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对电大系统蓝海规划协调机制的研究是电大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的关键元素之一。本文采用战略布局图、PMS方位图和坐标格图理论工具,系统地对如何建立电大新战略规划的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按照注重电大系统全局、电大系统的战略布局图、电大系统的战略视觉化这样技术路径分别进行了论证。重点对电大系统战略视觉化的四个步骤展开了分析,指出了使用战略分布图和PMS方位图的方法。从而设计出了电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蓝海规划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希望能为电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蓝海战略制定和促使电大战略管理的范式性转变提供一种战略发展的参考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智慧体育”指的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定位导航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等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以感知化、物联化和智能化之手段,构建体育系统感知、管理协同和服务一致的体育发展新范式。“智慧体育”能够接入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场馆以及体育设施建设等各类需求,能够在智能化响应与智能化决策的过程中,实现体育智慧化。  相似文献   

12.
无纸化考试系统防止考生作弊的实现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民格 《三明学院学报》2007,24(4):456-459,474
无纸化考试系统防止考生作弊是无纸化考试系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介绍了无纸化考试系统考生可用的作弊手段和防止考生作弊的具体方法,用API调用技术、注册表技术、拦截消息技术、回调技术、钩子技术实现了这些方法并给出详细的Delphi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鱼类产品可追溯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总体结构以及如何利用Struts和Hibernate技术实现该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奖励》2008,(9):52-52
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污水处理中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发展中反应器的结构、流化机理、固液分离方法和生物载体等技术关键.突破了污水处理技术大型设备化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反应器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为我国的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支持思维建模的系统动力学Stella技术,构建了把系统内部的问题空间外显化的游戏性虚拟实验系统动力学模型。生成的可视化思维模型模拟了游戏性虚拟实验系统的多重、非线性复杂的系统行为,清晰地揭示了游戏性元素对虚拟实验情境、交互和监控三大组成部分以及学习者在实验过程中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的影响作用,游戏性虚拟实验系统动力学模型为虚拟实验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新技术对教育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教育新技术化和新技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过程、特征;介绍了新技术化教育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技术理念、技术工作流程,以及技术与人和媒体的关系,对“有形技术”、“无形技术”(观念形态技术)之说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语义Web强调对网络资源附加可供机器理解和处理的语义信息,使人与电脑之间更好地协同工作,同时也使资源的大规模重用和自动化处理成为可能。近年来,随着语Y,.Web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e—Learning平台(适应性学习系统、智能导师系统、语义化知识社区等)纷纷尝试引入语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学习服务。学习元平台(LCS)基于语义化组织的学习资源,应用语义Web体系框架中的本体技术和推理技术,构建了包含OntologyAPI层、语义层、标注层和推理层的语义技术框架。依托该框架,LCS分别在学习资源的有序进化控制、学习资源的动态语义关联、学习资源的动态语义聚合、学习资源的适应性推荐、学习资源的语义化检索以及社会认知网络的动态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实现从资源的语义化组织到具有更强智能性和个性化的高级应用服务。这些应用实践表明,将语义技术在e-Learning系统中推广应用,需要积极引入外部开放、成熟的本体和更多高级应用服务,集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运行效率的推理机,在人工标注和自动标注相结合的基础上,关注资源和用户的语义化表征,重视情境模型的设计和情境本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人本化德育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文关怀为主旋律、以提升人的德性为落脚点的德育,提出了人本化德育模式应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以人本化的德育理论系统、目标系统、内容系统、评价系统和操作系统几要素构成。进而分析了其模式的教育目标生活化,教育方式多样化,教育主体多元化的特征。高校人本化德育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德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洲一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稳定的校园网络、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内容丰富的学校网站,为新洲一中逐步实现“办公网络化、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化、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农村中学普及和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维建模的机械CAD教学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参数化实体建模是机械设计中的新理念,符合设计师的创新思维过程和创新意识流,基于三维的参数化实体建模技术已成为机械CAD软件系统中的基础和核心。因此,未来机械CAD教学模式向以“三维为主、二维为辅”的模式转变是发展的必然,文章阐述了这一新教学模式,并给出了采用该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