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和双手”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学生“六大解放”中的重要内容,这三个方面的解放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新课程理论的推进,“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愈来愈受到当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谈起创造,我们不禁会想起中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陶行知.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创造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而如何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呢?陶行知先生通过长期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分析出了妨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六大解放”的重要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把“六大解放”看作是培植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老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陶先生的思想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着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章中都指出培养儿童(孩子)的创造力要进行“六大解放”,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了“解放学生”的口号,提出了教育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眼睛;解放小孩子的嘴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然而,时至今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儿童不但有力量,而且还有创造力。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该认真领会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六大解放的精神实质,真正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使学生具有与社会相适应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生要创新,就得有自由。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培育人才,须先有“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能干;解放儿童的埃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解放眼睛,使其能看。”陶先生的“六大主张”至今对教育仍有指导意义,只要我们还自由给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自由的教学气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呼吁教育曼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引领学生“自由发展”.爱因斯坦认为:“在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者身上,都鲜明地保持符两种特质:一种是神圣的好奇心,一种足内在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倡导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病而提出的富有创建性的教育主张,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解放儿童的头脑。陶行知曾强调指出,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时间,能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丰富的知识。对我们实施新课程计划,使学生达到总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四动” 1.让学生动口,培养质疑析疑的能力。陶行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他留在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笔珍贵遗产。他孜孜不倦,奋斗一生,其目的正是为了唤醒民众,解放民众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民众的创造力。他所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部分。所谓“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解放了儿童的眼睛,儿童才能观察社会,观察世界,探索新领域,研究新事物。解放了儿童的头脑,儿童才能摆脱迷信、成见,才能构筑新意,产生新的突破性思维。解放了儿童的双手,儿童才能“手脑并用”、“学做合一”,从事生产实践,从事科学实践,从事发明创造。解放了儿童的嘴,儿童才能摆脱盲从,敢说敢问。解放了儿童的空间,儿童才能接触大自然接触大社会,扩大眼界,拓展知识面。解放了儿童的时间,儿童才能摆脱课业的沉重负担,摆脱种种考试的束缚,去思考未来、思考人生,在天真烂漫的生活中得以发展。这“六大解放”的要义,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注重学生的自立能力;第二,“敢说敢问,拓宽视野”,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摆脱束缚,自由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三点,恰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可见陶先生的远见卓识了。中小学教育,就其...  相似文献   

11.
细细研读,我们会发现:《语文课程标准》极大程度地解放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个人的修养智慧来引导学生善学、乐学,从而更好的为其思维发展服务.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心灵、头脑、眼睛、嘴和双手培养学生“自动”的学习意识,使之敢于、乐于、善于“自动”展开一些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在美术活动中,我以此为指导,努力做到六大解放。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个性鲜明、活泼好动、敢于交流、善于思考、勇于动手的学生,学校要完成教育所赋予的这个任务,必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践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学生敢于并善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殷琦超 《亚太教育》2021,(2):154-155
以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指导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通过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嘴巴、头脑、时间、空间,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表达、学会思维、学会支配、学会创造,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把开放的、民主的课堂交给孩子们。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获得丰富的学问:  相似文献   

17.
王斌 《陕西教育》2008,(10):34-34
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会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为了激发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曾提出影响巨大的对儿童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于,  相似文献   

19.
论痛苦     
教育家陶行知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他曾经响亮地提出“六大解放”:1、解放头脑,使学生能想;2、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3、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4、解放嘴,使学生能说:5、解放空间,使学生能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6、解放时间,使学生能发挥特长。这六大解放正符合语文教学本身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在读陶行知先生的书籍,读到儿童创造力“六大解放”理论时,有振聋发聩之感。这“六大解放”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多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多干一点高兴干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和“解放”相对的是“压抑”,回忆孩童时代,深感认同:这“六大解放”背后的“压抑”的确是许多儿童痛苦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