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0—2019年全国和云南省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关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项目,对比全国和云南省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从宏观的立项分布、立项类型及各年数据变化到微观的研究选题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呈现云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现状,以期为云南省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发展提供参考,让相关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一书。日前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书中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研究、队伍建设)的兴起、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花枝春满、蝶舞蜂喧"(见方汉奇:《报史与报人》,第38页,新华出版社,1991年),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在蒸蒸日上的中国新闻史研究领域,却留有一块"蛮荒"之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如今,白润生先生主持的"十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少数民族语文的新闻事业研究》的最终成果《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上下册)问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17日上午,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开题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该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首个以"政治传播"为关键词的科研项目,由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单位联合申报获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莅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李培元出席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出席会议,文科科研处处长胡智锋教授主持了会议.会上,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作了有关课题研究的主题汇报,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政治学界、传播学界专家与《求是》、《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等业界代表对该课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课题研究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研究框架、政治话语生成与传播、政治传播中的文化自主与认同、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实践效用四个方面对开题会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新闻传播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丹麦作为非英语国家,多双语教育经验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典范。本文基于对丹麦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多双语教育情况的实地考察,分析了丹麦高校多双语教育优势,对比我国民汉双语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锋  靳潇倩 《出版广角》2021,(20):48-51
国家社科基金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发挥着引领性、示范性和培育性作用,其申报过程能使研究者接受主流评价体系的全方位历练和检验.在评审各环节中,评审专家评判的主要依据是申请者提交的项目申请书,它不仅是申请者阐明研究选题、论证研究可行性、展示研究计划及自身研究基础的载体,还是申请者与评审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中介.如何提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撰写的质量和水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国家社科基金申请者与评审者的思维差异视角出发,剖析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申请书撰写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报告是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苏新宁教授带领其团队,历经十数年研究,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7年出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2009年  相似文献   

8.
从社科基金立项探讨我国档案学科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代表着我国社会科学的最高层次和水平,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示范意义。从1994年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设立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资助了一批相关课题的研究。档案学界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提高了我国档案学的研究水平。本文通过对历年档案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分析,探寻档案学学科的研究发展动态。全文大部分数据资料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藏语报刊诞辰百年(1907年-2007年)的特殊历史坐标上,本文试图凝聚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藏语报刊发展史研究》(2004年-2007年)之核心成果,对中国藏语报刊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媒介构架、媒介功能和传播品质做出精要的论述,为学界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新传播事业的历史,全面把握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提供独有的参照文本。  相似文献   

10.
白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吏研究的文化观实际上是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中,对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全面考量和观照.具体表现为,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和理论研究的文化学方法的重视和运用.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11.
<正>【学者简介】曾一果,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城市传播、数字传播和影视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26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都市文化生产的媒介实践研究”(19FXWA00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一般项目“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14FXW008)等。出版有《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中国传媒文化百年史》《媒介文化论》《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城市想象》等多部专著。在《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文艺研究》《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相似文献   

12.
许薇薇 《今传媒》2012,(8):8-11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政治传播的教学、科研机构。荆学民教授领衔的政治传播研究团队,先后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项目、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基地项目等,2011年成功申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政治传播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研究团队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政治传播的"组团"学术论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现在,研究所已经逐步成为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地聚集国内外学术骨干及其研究成果,致力于为党和国家在政治传播方面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战略理论和有效的策略建议。本期前沿访谈栏目组有幸约访到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荆学民。让我们一起感悟他精彩的研究经历,领略他的学识素养及传道解惑之路!  相似文献   

13.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不能仅从经济、政治、新闻等意识形态去分析探讨,要以东北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综合因素为背景和依托,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等予以综合的审视和考量,这样才能深刻地把握和凸显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不仅要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分析,更要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等予以综合的审视和考量,这样才能深刻地把握和凸显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员:李宇明(李)蔡长虹(蔡)王笑艳(王)张洋(张) 王:李司长,您好。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交新闻发言人的语言传播形象、机制及策略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8BXW021),您既是新闻发言人又是语言学家,所以特意来听听您对我国新闻发言人语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部由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马艺教授主编的地方新闻史力作——《天津新闻传播史纲要》日前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资助规划项目,由马艺教授及其同事苦耕四载,倾力完成,是我国研究天津地方新闻传播史的首部著作,填补了对近现代天津新闻传播事业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本刊设有新闻与传播研究、新媒体研究、传媒观察、国际传播、新闻传播史、媒介文化、媒介伦理、写作讲堂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相似文献   

18.
国内要闻     
《档案天地》2014,(3):5-5
正"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据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此次"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1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研究员、论证会专家组组长尹韵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庆光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湖北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喻立平,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何锡章教授作为论证会专家组成员出席了论证会.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成国,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勇,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刘洁等出席论证会.课题组主要成员也参加了会议.开题论证会就以下四个方面的前沿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20.
央视《新闻1+1》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面旗帜,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剖析该节目是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进而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革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