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58):154-155
鉴于教材中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存在药品用量较大、氯气易泄漏、尾气难处理等不足,本实验根据绿色化学和微型实验的要求,利用无色透明生活废品作为实验装置材料,将氯气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及尾气吸收进行一体化创新设计。该实验具有一体化、微型化、绿色化、可控化等特点,既节约试剂,现象明显,又可控速率,绿色环保,非常适合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2.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是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部分的重点内容,利用T形三通管创新设计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密闭的一体化实验装置能一次性完成氯气的制备、氯气性质的验证以及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实验操作简便,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适用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鲁科版化学教材中,氯气的性质实验存在氯气在反应过程中逸出产生污染、没有对产物进行检验、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等缺点。本实验从演示实验的要求出发,对氯气的性质演示实验进行创新设计,让实验绿色化、微型化、简便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提出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中,金属钠与氯气的燃烧、氯气的制备及氯气性质的探究都是重要的探究性演示实验,但这些实验很难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教材中三个实验都存在不足之处。例如,钠在氯气中燃烧时有大量氯气参与,氯气易泄漏;氯气的制备温度不易控制且反应容器中有大量氯气残余不易处理;氯气性质探究需要逐一检验,耗时长,过程复杂。  相似文献   

5.
基于教材和文献研究,针对氯气制备及性质探究一体化实验装置“难、繁、偏”等不足,遵循“绿色化、微型化、可操作性强、现象明显”的原则,坚持“以生为本”,设计了两组氯气制备及性质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和一个密闭装置中铁粉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充分发挥了实验的功能,促进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6.
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实验.氯气的毒性比较大,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该反应速率快,很难控制反应的速率而且也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在中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多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为了让学生能自己动手做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本文根据绿色化学和微型实验的发展理念,对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微型实验装置做了改进,旨在减少实验用剂量,降低尾气毒害性,提高实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鉴于教材中氯气性质实验存在用料多、耗时长、污染大等不足,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对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改进设计.该一体化实验可以通过一次实验连续完成氯气制备及漂白性、酸性、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等性质的验证.减少了试剂用量,防止了环境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并为其他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一、仪器介绍实验室常将硬质玻璃管、橡皮管与三通管进行连接,得到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本文主要介绍将其用作实验的检验或反应装置。二、仪器应用1.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氯气是高中教材中非金属物质部分的重要知识点,但因氯气是有毒气体,其制备实验与性质检验多采用视频与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将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检验进行一体化实验改进,  相似文献   

9.
肖莉  丁伟 《化学教学》2010,(4):16-17
教材中实验室制备氯气实验是沿用瑞典科学家舍勒制取氯气的方法,即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此方法反应慢、需加热、装置较复杂,如何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该实验室制法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尤其是能方便、环保进行氯气实验室制备的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氯气制取及其性质检验没有实现一体化等实验不足,设计了氯气制取、氯气的系列性质检验的一体化设计.整个实验装置密闭,解决了氯气泄漏污染环境等问题.基于综合一体化、绿色化的理念,设计了两例创新实验,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对氯气制取及性质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袁君亚 《化学教学》2020,(5):65-68,72
分析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的不足和研究现状,利用双翼试管设计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的新装置.经多次试验和改进,新装置集氯气制备、干燥、漂白、尾气处理于一体,使实验具有试剂微量化、操作简便化、反应同步化以及密封可控、环保安全、易推广等优点.利用该装置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若干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材P13课堂实验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描述,将钠放入燃烧匙里点燃后放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装置在现象明显程度、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较多的缺点。对此,我们通过反复讨论,反复实验,不断探究,在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实验药品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我们使氯气的制取、氯气与钠的反应均在同一个密封装置中进行,只需滴加浓盐酸制备氯气,滴加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教材中氯气制备实验装置存在的耗时较长、装置较复杂、存在氯气泄漏安全隐患等不足,以Y型管和注射器为主体对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演示装置进行一体化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操作简单、密闭性良好,短时间内可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具有一定迁移性,适用于分组实验和课堂演示。通过改进装置的教学应用,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科学趣味的DIY净水系统套装改进实验室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检验,创新地设计一体化氯气制备、性质检验及尾气吸收装置。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简单易行,速率可控,现象明显且绿色环保,适合学生分组实验,一器多用,达成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对乙炔、氯气、二氧化硫等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传统的反应装置进行优化设计。用医用注射器、输液软管、三通旋塞等医用器材设计一套制备、净化和性质验证的一体化装置,解决了传统实验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逸散、药品用量过大、耗时较长等问题,降低了实验成本,为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乙炔制备与性质的教材实验及其改进实验中存在的装置庞大、构造复杂、组装繁琐、缺乏趣味性等问题,利用塑料滴管、输液管、药片板、药液杯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了微型化与简易化的创新设计。并提出教材实验简易化改进的新策略:精简装置,精减试剂;取材生活,易化操作。该套装置也为其他“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氯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虽然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氯气和氯气性质的原理,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制取装置用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等仪器,装搭显得较繁琐且气密性欠佳;(2)制得的氯气往往量大难以控制,造成药品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3)在药品原料选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不同版本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某些不足,对比了文献中介绍的多种改进实验,设计出一套能同时实现NO、NO2的制备及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实现多个反应,操作方便、现象明显且有益环保。解决了实验中易泄漏、操作不简便、实验教学耗时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化学1(必修)37页设置了氯气的性质的演示的系列实验:①将湿润的淀粉一碘化钾试纸蘸在玻璃棒上,并将试纸靠近集满氯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②将有色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实验现象;③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将一根光亮的铁钉和一团湿润的棉球放入另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观察铁钉表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孙颖 《中学教学参考》2010,(26):118-118
一、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实验室虽有通风设备,但因为氯气的密度较大,实验室内的氯气总是排不干净,所以实验教师很容易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