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本文作者林觉民就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农历3月26日夜四鼓)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  相似文献   

2.
试析孙中山1911年的筹款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对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起义来说极为重要,分析研究1911年孙中山的筹款活动,对于我们了解辛亥革命领导权的丧失以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觉民与黄花岗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字意洞,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课余谈及时事,常慷慨激昂地说:“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1905年和陈意映结婚,两人感情笃深。1907年到日本留学,进庆应大学文科,研究哲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和革命党人林文、林尹民同住一室,情同手足,时称“三林”。 1911年春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决定在广州起义(这就是载入史册的1911年夏历3月29日之役,史称黄花岗起义)。起义前,同盟会在香港设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由黄兴(克强)、赵声任正副部长,他俩通  相似文献   

4.
人物名片:孙中山(1866-1925)广东中山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1911年10月10日他领导中国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历史上称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5.
1911年的武昌首义,是由湖北的两大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领导的。共进会在武昌首义酝酿、筹备、发动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起义成功后,自身的缺点开始暴露,其领导人孙武为了争夺更高的权力和地位,开始了分裂活动,给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发生于1911年12月31日的滦州起义,是对辛亥武昌起义“最得力之应援”。本文从孙中山的革命总体部署和滦州起义后清帝迅速退位,论述了辛亥滦州起义的历史地位。并从5个方面分析了起义业绩长期未得弘扬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蔡锷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曾领导了1911年10月的昆明重九起义和1915年12月的云南护国起义,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从相关文献资料中勾稽了蔡锷不平凡的一生,对于认识、了解和研究蔡锷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初,在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他们在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终于在辛亥年间(1911年)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代。从辛亥年的武昌起义算起,这场节命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七十年间,古老的神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并  相似文献   

9.
李学瑞 《考试周刊》2011,(6):234-235
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便称之为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0.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写道: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由于起义与革命党主要领导人失去联系,“一贯仇视革命,在新军中多次破坏革命党人活动”的旧军官黎元洪,在起义士兵的逼迫下,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可以想像,这样一个素与革命无缘、异常反动,又是被迫就任都督的人,肯定会对革命带来许多消极的后果。但从当进的形势看,黎元洪就任就督,客观上也起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爆发了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以下简称苗民起义).这次起义始于咸丰五年(1855年),迄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义的地区,几乎席卷全省,声威远及湘、桂、川、滇等省的边境.参加这次起义的,除了苗民外,还有以汉族为主的教军(号军),响应这次起义的有布依、侗、水、回等少数民族.这次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苗族为主体的贵州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是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正>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905年在日本领导组织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了武昌起义,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在革命生涯中,他除了撰写大量文章外,还留下了不少抒怀言志的对联。这些对联充分反映了一个革命领袖的抱负以及对同志战友的真挚感情。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现辑释他撰写的十余副对联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3.
三、1911年辛革命与全国的剪辫运动剪辫的高潮,乃是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奏.1911年10月10日发生于武昌的辛亥革命,使剪辫成为全国人民一种实际行动.凡起义与革命者一律剪辫,剪辫与否成为赞成革命或反对革命的一种标志.一方面是人民自觉地剪辫,它表示人们遭受清王朝二百六十余年封建压迫的一种精神解脱;一方面是革命政府随即发布的剪辫命令,表示除旧布新,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共和国的新世界.因为辛亥革命是以博爱、平等、自由来标榜的.武昌新军于10月10日(旧历八月十九月)晚九时发动起义,11日凌晨三、四时陆军三中的学生得  相似文献   

14.
1959年是中国义和团反帝起义的60周年。这次起义是“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转的分裂剥削政策”(1)所引起的,是由于进口商品几乎完全免税而破坏了中国工业和与此相联的农业的根基所造成的。起义的动力是农民和城市贫民。在落后的封建的中国,起义者得不到真正革命的无产产阶的领导,领导起义的是秘密会社“义和团”。起义被力图在中国保持殖民制度的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所镇压。列宁写道:“窒杀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1860~1925),名文,字逸仙,别号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我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革命先行者。1905年创建同盟会,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  相似文献   

16.
黄麻起义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长江以北领导发动的一次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武装起义。吴焕先作为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早期在家乡开展革命宣传,为黄麻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发展革命组织,奠定了组织基础;创建三堂红学,奠定武装基础;领导起义,发挥了中坚作用;坚持斗争,领导创建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十五 民国时期(一)孙、袁、南、北都之争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在武汉举行的“双十起义”(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浪潮中垮台了。当时,各省闻讯以后,大多响应,宣布独立,支持革命,脱离清政府。清政府见大势已去,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起义之后,当起义队伍与清政府的军队在武汉对垒之时,鄂军都督府于11月9日通电各省派全权委员至武昌商讨组建临时政府。因当时清军在武汉势力甚强,革命军尚在艰苦应战,战局紧张。而11月11日,江苏、浙江与上海3地都督发出通电,要各省代表去上海开会。后上海会议移至武汉。在12月2日,江浙联军攻下南京,会议又…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吴志伟/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北白云山南麓。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相似文献   

19.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和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中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作为起义的重要领导者,朱德以其非凡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胆略,认真吸取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在危机时期,继续高举我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旗帜,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进行艰难的探索,把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对起义的成功举行和失败后排除“左”倾盲动主义的干扰,实现伟大的战略转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