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世纪以来欧美地区久负盛名的一部中国文学通史,《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在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的新文学史观影响下,充分体现了欧美汉学界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视角、学术传统和研究模式。尽管受他者视域的影响,这部文学史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但其西方语境下独特的文学思路,以及立足文化视角的文学史编撰理念、探求文学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撰述模式、跨学科与跨文化的学术传统和研究方法等书写特点,体现了域外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接受态度和评价标准,也为当下中国文学史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文学史家对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选择和阐释是重要的内容."鲁郭茅巴老曹"构成现代文学史的核心框架.这一"六大家"序列在文学史著述中的提出和定型,所体现的正是现代教育和学术体制下的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3.
晚清“文学研究法”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体系的雏形,此法凡41条,规定了文学研究之要义,与“历代文章流别”和“古人论文要言”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体系,最终演变为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4.
随着“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史整体观的确立及现代思想文化学术资源研究的深入,胡风文艺思想烛照出丰富的现代性内质.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学史的背景梳理,还原胡风文艺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化语境中生成的特定的问题情境和精神诉求,描述出胡风对五四启蒙主义战斗传统的坚执与捍卫、深切的认同与现代自觉.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文学”的历史记意,必定影响作家的当下写作。在此意义上,重写文学史,不可避免地介入了当代文学进程。在二十世纪初正式引入“文学史”的教学与撰述之前,中国文人并没有认真区别文学理论、文学批秤与文学史的必要。几乎所有的文论,都是三位一体。这么一来,提倡文学革命与重写文学史,往往合而为一,比如,标榜“秦汉文章”,或者推崇“八代之文”,都既是“论”,也是“史”;既指向往昔,也涉及当下。即便以引进西方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五四”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6.
正一《文笔》于1939年6月4日创刊。"文是指韵文,笔是指散文。"(《文笔》第二期《编余》)编辑人王玉,发行人徐光,出版者文笔社。二王玉和徐光是同一个人,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王玉(1916-2006),浙江绍兴人。他自述:"我是在杭州,在父亲做着车行老板的全盛时代,当父亲正在客厅里打牌的一个夏天的晚上,生下来的。"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大文明中心,对亚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辐射和影响。二者在文学史上也并非孤立发展,可以说中印两国在亚洲文学审美范式的塑造上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中,传统的"抒情"精神成为亚洲文学传统乃至整个亚洲文化传统的一种重要表现。作为中印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娇红记》(中国古典戏剧)与《沙恭达罗》(印度古典戏剧,约创作于公元  相似文献   

8.
1880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授、汉学家王西里在世界首部中国文学通史———《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对中国儒学典籍《诗经》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他在研读大量原文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其意义。《诗经》之发源关于《诗经》的年代,古代中国学者通常认为各  相似文献   

9.
白族诗人何永飞的新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是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20年12版).也是诗人继他出版的《茶马古道记》《神性滇西》等诗集后,又一部重要的诗集.这之前,诗人的《茶马古道记》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藜诗歌大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重要奖项,他是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白州文化名家",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之一.就白族诗歌创作来看,他是继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张长、袁冬苇之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他的这部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不少作品发表在《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获广泛好评,新著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0.
朱丽·尼克松·艾森豪威尔说,1971年7月,我的父亲,即当时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他将在第二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问中国。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并就此改变了历史的发展方向。因为自1949年以来,美利坚合众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一直没有外交关系。很多人无法想象,这两个国家可以战胜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诸多分歧,走到一起。1972年2月21日,当我的父母踏上走向和平之旅的时候,我父亲情绪非常高昂……在走下“空军一号”的舷梯时,他决定在他的脚还未踏上中国国土之前,先主动将自己的手伸向周恩来总理……接下来,这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跨越世界最辽阔海洋的握手”,揭开了“改变世界的七天”访问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野间宏(1915-1991),日本"二战"结束后出现的重要文学流派——"战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日本战后文学史上不得不提的重要作家。当我们思考日本现代文学时,都无法绕过这位反思"二战"、试图革新日本现代文学文体、改变日本文学创作内容的求新变革的作家,他的创作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影响巨大且深远。  相似文献   

12.
凌夫 《寻根》2011,(1):70-75
中国现代书装史上另一位作家而兼装帧艺术家的大家,是叶灵凤。叶灵凤,原名叶韫璞,1905年生于江苏南京。他自小对绘画情有独钟,1924年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而此时文学给了他更大的诱惑。美专学生的叶灵凤,同时成了创造社出版部的一员,并由此揭开了他文学与美术生涯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殷代有没有文学?从目前中国文学史著述的实践看,答案是否定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刘大杰开笔著述《中国文学发展史》,专立《卜辞时代的文学》一节,指出殷代"已具备素朴的诗歌形式",从卜辞"可以看出书面文学的初期形态,也就是后代韵文和散文的母胎",可惜支撑结论的史料仅三条并不典型的卜辞.  相似文献   

14.
程造之的创作起始于1935年,初期的短篇小说多表现家乡生活的善与美,之后则转向书写战前紧张复杂的形势。"抗战三部曲"(《地下》《沃野》《烽火天涯》)敏锐而忠实地记录了日军的暴行和中国社会的众生像,不仅是程造之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也是孤岛文学长篇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收获。程造之因之成为孤岛文学中最有成绩的长篇小说家,其"抗战三部曲"的文学史意义不宜低估。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学者郑振铎,以文学、文学史研究闻名。当然,他对中国古籍,尤其珍稀版本收藏,下大气力,不惜血本,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的贡献,虽然也被人提及,却常常为其他成绩所掩,评述有限。可他早期翻译的泰戈尔两本诗集——《飞鸟集》《新月集》却至今流传,成为几家著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首选。虽然从时间看去,他的翻译距今已近百年。一  相似文献   

16.
<正>小仲马(1824-1895)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与父亲大仲马成就了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璧"的奇观。小说《茶花女》是小仲马的成名作,也是小仲马根据自身的一段感情经历创作的作品。小说面世后,受到热烈欢迎,紧接着被改编成剧本。大仲马读完剧本后,激动得泪流满面,对他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熟悉"雪莱"的名字,通常是指珀西·比希·雪莱,因为他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他的夫人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人们却不熟悉。事实上是她通过编纂《雪莱诗集》,成就了雪莱之名,而她自己则创作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为《科学怪人》),从此科幻小说登上文学舞台,她也成为"世界科幻小说之母"。童年的坎坷经历  相似文献   

18.
凌夫 《寻根》2010,(2):70-73
<正>陶元庆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杰出的画家。陶元庆,字璇卿,1892年生于绍兴,与鲁迅同乡。他是鲁迅的学生许钦文的最好的朋友,由许钦文介绍而认识鲁迅。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的陶元庆,对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洋绘画都有广泛的涉猎和不俗的见识与修养。鲁迅赏识陶元庆,一再约请他设计封面,催生了一批中国新文学史上堪称绝品的封面佳作。  相似文献   

19.
<正>《局外人》(1940)作为加缪的第一部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渗透了他对人类生存处境的诸多矛盾与悖论的独特思考,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之一。"局外人"20世纪西方文学有许多经典的"第一段"。"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这是《局外人》惊世骇俗的开篇。丧失亲人的打击无疑是沉痛而惨烈的,可是主人公默尔索却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轻描淡写地叙述,仿佛事不关己,连时间也记不准确,让人十分讶异,这  相似文献   

20.
莫泊桑是一举成名而获得广泛声誉的。他曾开玩笑地说:“我象流星一样进了文坛。”一八八○年,莫泊桑的中篇小说《羊脂球》发表的第二天,一变而成为名人。但他在一举成名之前对文艺创作曾有过长期而顽强的学习。莫泊桑的母亲热爱文学,努力指导儿子阅读和写作,是他创作上的第一个老师。他中学的老师路易·布耶觉察到了他的作文中闪烁着天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