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垦利县,地处黄河入海口,土壤盐分较重,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含氟量大,不宜直接开发利用,可利用灌溉水源基本为黄河水。而黄河近年来水情况呈明显减少趋势,黄河水远远不能满足该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要求,黄河水资源已经成为该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水资源贫乏,流经东营市138KM的唯一可开发利用的客水资源—黄河水的科学利用与合理调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合理的调度、科学的使用黄河水资源,才能造福黄河三角洲这座新兴城市。  相似文献   

3.
黄河水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黄河水资源的无限索取,使得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河道淤积、河床萎缩、水体严重污染、河口生态恶化等诸多方面。黄河水资源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成为我们治黄工作长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 ,奠定了今日黄河流域的昌盛繁荣。然而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黄河水资源过度的需求使黄河不堪重负 ,以致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提醒人们 :解决黄河问题刻不容缓。黄河是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是我国下一世纪内陆经济发展的轴心。黄河断流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分析断流原因 ,正确评估其危害 ,预测趋势 ,指出必要措施以缓解断流 ,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中科院地学部组织院士及专家进行了黄河断流实地考察 ,并与沿黄地方部门组织了多次研讨会 ,对黄河断流问题取得了一些共识 ,兹…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绍凤  梁媛 《资源科学》2020,42(1):29-36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助力,也要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沙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径流量显著减少,但近期有所回升,来沙量急剧减少。为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面对黄河水沙变化、区域水资源供需变化等新形势,本文估算预留生态(含输沙)水量(80亿~120亿m 3)、下游南水北调及海水利用可替代黄河供水量(25亿~45亿m 3)及上中游部分产业发展需水,研究向黄河上中游分配更多水量指标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方案,并提出完善水权转让与补偿制度、探索用水指标与土地指标调控的联动机制,以推动新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黄河的水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在黄河水事及其相关治河实践活动中要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水文化更是以她海纳百川的胸怀闻名于世,中华民族赋予了黄河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阐述了黄河水文化的内容和影响,提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开封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2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主要来自黄河干流,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开封市主要的地表水供水工程为境外引黄河水灌区。对开封市的水文水资源特点、用水结构、用水定额、用水效率、节水方向、节水措施进行分析,依此来分析开封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8.
王娟 《金秋科苑》2013,(22):94-96
蜿蜒东流的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塑造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也哺育了黄河入海口水文化、它既是黄河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黄河水文化形象展示的典型代表?作为黄河口的黄河人,要责无旁贷的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安澜稳定的环境,继承和发展黄河水文化,做好黄河卫士、做到福润东营.  相似文献   

9.
开封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2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主要来自黄河于流,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随着开封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扩大及县城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因此,解决开封市的缺水问题,除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社会外,尚需要从引用过境黄河水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利用滤食性鱼类抑制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水质污染加剧,水库生态退化和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以黄河水为主要水源的胜利油田处理黄河水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从平原水库的源头治理入手,利用生物净化技术逐步改善水库水质,实现水库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指黄河在入海口多年来淤积延伸、摆动、改道而形成的一个扇形地带,黄河水沙是维持三角洲生态环境的最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不断加大,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黄河水不再泛滥,减少了对三角洲补充水沙的范围;黄河入海流量减少,进一步降低了对三角洲补水的能力;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维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健康要充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将改造盐碱与保护湿地有机结合,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2.
黄河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治理难度大。本文在分析黄河的基本 情况和黄河研究所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黄河研究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是:未来黄河 流域的水沙形势;维持黄河河流生命所需要的水沙条件;黄河水沙运动的数值模拟和试验模 拟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程世海 《华夏星火》2000,(12):41-42
一小浪底工程位于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处在控制黄河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工程集防洪、防凌、减淤、灌溉、供水、发电为一体,在治理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4.
黄河以水少沙多、含沙量高而著称世界,其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天然径流量534,8亿立方米。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黄河水沙情势发生明显变化,尤其自1997年以来,黄河实测径流量、  相似文献   

15.
1955年7月18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邓子恢副总理作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开发报”。这个报告说明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对于治理黄河的殷切愿望,即将成为事实。每一个中国人民,对于这样一个改进黄河的伟大计划,全都感觉到无限的欢欣和鼓舞。根据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中国人民不仅要使几千年来严重的黄河水害从根本上予以彻底解决,而且要从各方面来开发黄河的巨大富源,来创造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黄河综合规划包括远景计划和第一期计划两部分。远景计划规定了:黄河从青海省龙羊峡以下到海口之间共将修建46座高低不等的拦河坝,这46座拦河坝将排成一连串的梯级,使黄河成为一条“梯河”。这46座拦河坝一共可以发电2,300万瓩。此外还  相似文献   

16.
陈永生 《金秋科苑》2010,(12):28-28
东营市位于黄河最下游,当地水资源比较缺乏,属于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黄河来水量受季节影响大,年际来水量不均,对于东营市建设了大批平原水库,通过水库的调蓄作用,使供水与用水协调一致,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陈永生 《今日科苑》2010,(12):28-28
东营市位于黄河最下游,当地水资源比较缺乏,属于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黄河来水量受季节影响大,年际来水量不均,对于东营市建设了大批平原水库,通过水库的调蓄作用,使供水与用水协调一致,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黄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黄河水资源危机潜伏。要彻底解决黄河水资源危机,就必须完善法制建设,依法治水,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就必须厉行节约,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还必须合理调配水量,增补黄河的水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自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目前为止,引黄灌溉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万亩。随着沿黄地区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如何解决黄河下游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黄河下游两岸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世人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2006,(7):12
水文研究人员预测:未来100年黄河水越来越少。兰州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100年,黄河源区的水资源量将不断降低,水量的年际分布也将越来越不均匀,旱涝威胁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