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佚名 《教师博览》2010,(3):53-54
半个多世纪以前,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有一个完整的省建制,叫“西康省”,著名的《康定情歌》就出自这个省份,“跑马溜溜的山哟,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这个“康定城”是西康省会,省主席刘文辉上将就在此办公。  相似文献   

2.
《康定情歌》是由四川宣汉的李依若创作于40年代,产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后由陈鸿铎和张朝改编成钢琴独奏曲。两首作品真挚细腻、优美动人,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情感。本文主要从曲调来源、和声织体及其演奏技法等方面对比论述,希望对广大演奏者了解和演奏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灭鼠经     
廖圣剐 《初中生》2008,(5):49-49
张家有一猫,貌恶身健,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有这猫守舍,张家鼠遂尽徙隔壁李家。自然,李家大受鼠患。群鼠在李家或毁物,或偷食,或捣乱,闹得李家不得安宁。万般无奈,李家只好求助于张家猫,以平息鼠患。这猫果然不同凡响,一到李家,只见它“咪咪”几声断喝,鼠皆丢盔卸甲逃遁。李家待猫如上宾。  相似文献   

4.
孙亮 《语文知识》2004,(3):25-25
高中语第一册《致橡树》一诗中有这样几句:“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人认为“像沉重的叹息”表现的是“悲观浩叹”。但这首诗的主旨是表现新时代女性诚挚、坚贞的新爱情观,诗的感情基调意气风发,热烈奔放。认为“沉重的叹  相似文献   

5.
《音乐世界》2013,(2):48-49
这次的上海Encore场演唱会分为“萧式摇滚”、“萧式情歌”、“萧式JAZZ”、“萧式唱跳”,歌曲多达30酋。一首《狂想曲》揭开序幕后,萧敬腾叉献上《王子的新衣》、《离开地球表面》等歌曲。唱嗨了的他随即又安静下来,带来了《征服》《原谅我》等抒情情歌,JAZZ风格的《记得》、《疼爱》更唱得人心醉。他还带来了不少新专辑中的歌曲,在演唱《MarryMe》时更有男歌迷在台下当场向女友求婚,  相似文献   

6.
声情并茂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歌唱的主旨,但现代歌唱者多偏重声音而轻视感情,拙文从《康定情歌》内容意涵,审美特点,形式特色以及两者辩证统一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关雎》是《诗经》的首篇,被选入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教科书中。该诗不愧是最古老的经典爱情诗歌,一直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对于这样一首经典的爱情诗歌,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呢?不少教师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相似文献   

8.
挑担     
家有风俗:家中排老三,只能叫老三,上面有哥哥姐姐,就得叫大哥、大姐。我是家中的老三,老大是姐姐,老二是哥哥,我就得叫他们姐姐、哥哥,省了“大”字,也省掉了村中儿童戏称我永远只是老三,必须得叫大哥.大姐,  相似文献   

9.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信这样的词句你一定耳熟能详。李清照的词多半写闺情幽怨,笔风含蓄、委婉.但是却有一首风格特殊的豪放之作——《渔家傲》。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中所没有的,就是北宋词中也很少见。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的情歌描写了男女之间爱慕、相思、相会、追求等感情经历 ,热情赞颂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生活。纵观全部《诗经》情歌 ,女性是主角 ,男性是配角。  相似文献   

11.
继张杰后,成都又出了一位原创歌手——山野(原名李山山)。近日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柏拉图的康定情歌》新闻发布会在文轩连锁举行。新概念川普R&B风格的《柏拉图的康定情歌》震惊流行界,川剧帮腔幽默风趣,再加上新潮的洋派风格,特有的亲和力彻底征服所有青春一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着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情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歌词清丽素雅。情感细腻缠绵,旋律柔和绵长。深受当时男女青年的喜爱。歌词的作者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叱咤文坛的骁将刘半农先生。最初发表时题为《情歌》,后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据作者的同学、好友,为这首歌谱曲的赵元任先生说.这首歌的表层意思是诗人对一个女子的思念之情.蕴含的却是诗人的“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制教材初中《语》第一册《枣核》一后,有台湾诗人彭邦桢写的一首思乡诗《月之故乡》。这首短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作思念故乡的纯真感情。诗人把浓浓的思乡情融入圣诞夜的月光夜景之中,使我们感受到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炽热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4.
《你像一朵花》是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台江县的一首经典苗族多声部情歌,是苗族青年们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情感表达,本文通过赏析《你像一朵花》精彩唱段中的音乐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节奏等音乐特色,还有演唱技巧上的华彩和高潮,总结出对民族唱法的借鉴价值等,让人们领略到我国苗族多声部情歌博大的艺术精髓。  相似文献   

15.
乔任 《文教资料》2009,(15):10-12
人们普遍认为“元稹《离思》五首之四”是作者对亡妻韦丛的悼念之作,表达了对亡妻一往情深的真挚感情。此诗因表达手法与表现形式的高妙,历来被推崇为“悼亡诗作”中的精品。但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离思》五首之四并非“悼亡诗”,而是元稹为他年少时的爱人双文(即崔莺莺)所作的“艳诗”。本文认为《离思》五首之四非“悼亡诗”,很大程度上可能属于“艳诗”之列,并就此展开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徐松先生的《新诗鉴赏三步曲》(《中学语教学))2000年4期)介绍了他本人教授《致橡树》的过程:品读节奏美一领悟意境美一比较异同欣赏主题美。笔对这“三步曲”颇为赞赏,以为深得诗歌教学三昧。但在《致橡树》所表现的爱情观的理解上,却与徐先生有些不同。徐先生认为,“第一层从开头到‘不,这些都(还)不够’是批驳种种世俗的感情观,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表达了六个否定”,“第一层中六个否定句中的‘不像“不学“不止“甚至’  相似文献   

17.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作曲家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代表,也是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被俄罗斯人民骄傲地称为“俄罗斯音乐的明灯”。他的作品不计其数,《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的巅峰之作,这首交响曲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恐怖、绝望与失败等情绪,也可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具体体现。柴科夫斯基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都可以用一个“悲”字来形容,而《第六交响曲》则是其最高境界,文章具体阐释了该曲中“悲”的寓意。  相似文献   

18.
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过“感情是艺术的生命。作为感情的爱情,它与生俱来,既源于人的生命本能,又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精神活动,它是人的天性之一,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减退。因而,它必然成为一切艺术永恒的主题。”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卷之作——《关雎》正是这样一首永恒的情歌,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相似文献   

19.
黎吉件 《学子》2013,(12):46-47
一、回忆导入——《忆江南》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过一首词,叫—— 生:(齐答)《忆江南》。 师:哪位同学能自信响亮地背给大家听? 生(1)背得流利,但缺乏感情。生(2)能有感情地背出来,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  相似文献   

20.
《上邪》选自郭茂倩《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汉铙歌》之中,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也是一首汉代民间情歌中的上乘之作。在封建宗法社会“四条绳索”的束缚下,妇女地位低下,命运十分悲惨。她们渴望自由的爱情婚姻而不可得。诗中取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形式,直抒胸臆,大胆地倾吐自己诚挚火热的爱恋之情,强烈而坚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