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为<酷科学>丛书责任编辑和丛书作者进行的调研和市场分析,从这个分析可以看出,一本科普图书的出版需要前期策划人员付出大量的劳动,也让我们能比较清楚地"洞悉"科普图书的出版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期封面4本图书是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所属的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丛书”。该套丛书由《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国古代医学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建筑》4卷组成。海豚出版社以出版精美、有趣和富有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丛书是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系列精品图书,已出版的有《中国画发展史纲要》、《中国民窑瓷绘艺术》、《中国历代皇帝陵墓》、《中国古塔》、《中国古代木刻与新兴木刻》、《中国青铜器概说》,新近又出版了《中国陶瓷简史》英、法、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组织出版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推出了两本新著:《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和《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这两本书是中国外文局承担的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列入了2006年中国外文局外宣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蜚英馆创办的社会和个人背景,勾勒其创办过程,总结其特点,如规模庞大、组织分工严密、注重推销宣传,市场意识较浓,并着重说明其出版的图书,如大部头丛书、场屋用之兔园册子、金石碑帖等艺术类书籍、古典小说、小学类书籍等具有的特点,最后说明其走向衰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一般而言,传播力是传播主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既着眼于传播的硬件和范围,也取决于传播的精度和效果。本文尝试从对外图书出版能力、国外发行能力和国外实际落地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图书走出去进行传播力分析。对外图书出版能力对外图书出版能力,是衡量图书走出去传播力的重要评估参数。我国图书走出去生产环节,是一种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的对外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当前教辅图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运用数字出版技术提高教辅图书科技含量的方法和途径,并以案例具体分析了数字出版技术在教辅图书生产中的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国民科普大课堂》是中国外文局外文印刷厂承印,北京金手指公共关系事务所、北京金手指文化艺术创作室集合科技领域70余位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成,由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国家教委已将它列入全国大中小学推荐图书。《国民科普大课堂》一书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人类文明5000年的科技历程,书中涉及33类主要科技领域,每类均由早期历史、发展过程、20世纪重要成果和21世纪发展方向构成。其内容囊括了全部人类科学技术史。在整体上,侧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快推进我国图书出版业"走出去"步伐,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明与中国真实的发展现状,始终是困扰中国出版人、特别是对外出版工作者的一道难题。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策划并组织编辑的《中国图书"走出去"成功案例选》一书,为破解这道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该书作为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一,将于年内出版。本文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黄友义为此书所写的序。  相似文献   

10.
近日,由(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大型学术丛书《中国学者看世界》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中国首次推出的集中论述中国人如何看待当今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的学术巨著,该书全面总结并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当代学者在这一领域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加强同各国学者平等对话和深入探讨构筑了一个新的平台。丛书分为八卷,分别是:国际秩序卷、国家利益卷、大国战略卷、中国外交卷、国际安全卷、非传统安全卷、世界经济卷、全球治理卷。  相似文献   

11.
正简介"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持编撰,是一套全面关注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性丛书。该丛书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编辑宗旨,精心设计出版选题,对当前对外传播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研究》2002,(4):172-173
2002年5月25日,<中国美学范畴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有美学、文艺学、古代美学和文论研究专家、丛书编委会成员、在京作者和各大媒体记者共四十余人参加.会议由丛书主编蔡钟翔教授主持.与会者就此套丛书出版的价值及范围研究在美学和中国美学史研究中的意义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对丛书给予较高评价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针对丛书的具体写作也展开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日本都面临着从经济强国到文化强国的变化。中国、日本都设立了专项资助基金,扶持本国图书输出国外。通过中日两国的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状况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讨如何改善我国图书出版行业走向海外的境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方读者的思维模式和当今世界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了解国际市场对中国图书的需求,借用外脑,策划一批符合外宣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对外图书选题,7月31日至8月6日,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中国外文局”)召开了2006年度“对外出版选题策划会”。此次会议共邀请到10位外国专业人士,他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墨西哥、英国、美国7个国家,涉及英文、法文、德文和西班牙文4个语种。他们都是所在国家图书出版和销售领域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对中国的了解也都远远超过一般的西方人,有的从事中国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已长达30余年。大会期间,外国专业人士先后作了主题发言,内容涉及国际图书市场分析、图书发展趋势、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之比较、国外读者对中国图书的需求、图书装帧设计、中国图书在国外书业流通领域中的地位、中国图书的市场份额、外文局现已出版的外文图书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内容。大会演讲之后,外国人士又分组到中国外文局各出版发行单位,就中国当代文化、中国文学、汉语教学、儿童读物、中国国情、中医中药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本刊选取大会外国专业人士主题发言的精彩片段和各出版社交流心得中的亮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法国的图书贸易结构在法国,图书的商业流通是按出版—推广—发行—销售的程序进行的。出版商根据作家的手稿出版图书,或就某一选题征求书稿。图书的价格是由出版商决定的,确定图书价格时,出版商通常考虑以下三个因素:图书生产的内部费用,市场购买力,竞争力。图书出版后,由  相似文献   

16.
"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持编撰,是一套全面关注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性丛书。该丛书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编辑宗旨,精心设计出版选题,对当前对外传播实践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深植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图书,是图书出版社在当今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稳健发展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是图书出版社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体现。打造传媒精品图书是凝聚传媒出版社品牌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传媒出版社及其编辑的神圣责任,也是我国实现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在策划传媒精品图书的过程中,传媒编辑应着力于行业的发展状况、同类书的出版现状、对作者的遴选等方面,统揽全局,积极主动、善于沟通,并专注细节。该文从传媒精品图书的特点出发,结合笔者自身的编辑实践,试分析传媒精品图书的主要特征、打造传媒精品图书的对策,以及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打造传媒精品图书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文局各出版社二季度共出版各类图书274种(含再版书71种),其中外文版图书198种,中文版图书76种。该季度出版的各类出版物中,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就的图书,以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仍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类书主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科院、北大、北师大、北语等院校的部分专家及青年学者共同撰写的《中国生肖文化丛书》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是我国第一部从学术角度全面系统地描写、研究中国生肖动物文化的大型丛书,共分12本,每册集中研讨一种生肖动物。丛书的内容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香港的书业市场上中国内地出版的图书较少,而台湾出版的图书则有相当的市场。港版图书增加很快。而在10年前,大体上是港版书刊占30%,内地图书占30%,台湾图书占30%,其他进口图书占10%。但现在香港每年出版的新书(中文版)约2200种,内地主要通过香港三联书店批发和零售的有一万种,而销售贸易额只有1000万港元,国图公司出口香港的中文书刊贸易额每年约200万港元,然而,台湾进入香港的图书有8000种,贸易额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