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间文学艺术与民俗学研究概况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是民俗学界关注的重点。陈勤建的《当代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回归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暨生产性方式保护探讨》(《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一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上海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研究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学科建设、民间信仰和地域民俗文化等多方面展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方面,进一步向应用性研究拓展。陈勤建、钱炜蕾的《“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联动和共同发展》(《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一文提出了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联动问题。长三角在民众的生存方式、生产技艺、生活智慧和思维原型上的大同小异,决定了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许多同源性或共同性的形态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年鉴》2005,(1):183-185
概况;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年会暨“民间传统故事与新故事研究”研讨会;华一村民俗调查在继续。[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寻根》2002,(1):23-23
2002年1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在北京因病辞世。钟敬文先生,原名钟谭宗,1903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作为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钟先生在五四运动前后就投身于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研究之中,参与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文艺教研室。80年来,钟先生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主要著作有《楚辞中的神话和传说》、《民间文艺谈薮》、《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钟敬文散文选》等。钟先生是《寻根》杂志的顾问。《寻根》自创刊…  相似文献   

5.
奏疏体是传统社会君臣之间进行言事行为而使用的一种文体,是传统文章学领域内极为重要的文类。从时间方面来看,尧舜时代应该已经出现奏疏现象。至于奏疏的生成,则与规谏行为密切相关。先秦时期的奏疏在很长时间里是以口头形式出现的,这些口头形式的奏疏成为书面文献是后来整理的结果。在奏疏体的书面化进程中,有两个因素发挥重要作用:一是春秋时代出现书信这一文体形式,这些书信主要用于私人或外交场合,但书信使书面奏疏成为现实;二是随着大一统秦王朝的出现,以及帝制的建设,君臣言事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促使奏疏由口头转向书面。一般而言,口头形式的奏疏在文体方面是比较单一的,然而伴随帝制建设及奏疏体的书面化,奏疏内部不断出现次生文体,这就意味着奏疏作用的加强及功能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曲彦斌 《寻根》2015,(3):103-108
一个学术"心结"和"试水"担当2004年,我在《民俗语言学》(增订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自序中,曾经写道:"20世纪70年代末,我开始沉湎于钻研‘语言与民俗’问题,并从80年代初开始发表有关‘民俗语言学’著述,迄今约有二十年矣。"时光如梭,如今,又是一个十年。也就是说,我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三十多年了。可以说,我  相似文献   

7.
曲彦斌 《寻根》2013,(4):88-95
在中国民俗语言学史上,出自一代著名训诂学家郝懿行之手的《证俗文》,是汉籍民俗语言珍稀文献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钟敬文先生主编《民俗学概论》的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注意到,"明清时期,文人学者做了许多归纳民俗语言的工作,连钱大昕、郝懿行这样的著名学者都参加进来,撰写了《恒言录》和《证俗文》等著作。  相似文献   

8.
《庄子》的神话与寓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神话与寓言袁珂一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大师,出其余绪以研究神话,竟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中国神话的开山祖。他在1929年出版的《神话杂论》和《中国神话研究ABC》(现均收人1981年百花文艺社出版的《神话研究》中,后者更名为《中国神话研...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与史志杂记的渊源关系是本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个世纪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在相关史事的钩稽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在范围上也延伸到了陈志裴注之外的《资治通鉴》、《通鉴纲目》、《后汉书》、《十七史详节》、《史记》、《左传》等史著;突破了对“渊源”内涵的狭义理解,除了故事情节层面的考索外,还注意到了史志杂记对小说修辞、形象塑造、叙事艺术、创作心理、思想意蕴等方面的影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在研究目的、对象,依据版本,范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值得研究者深思和鉴戒。  相似文献   

10.
林河 《寻根》2000,(1):108-108
我在读《九歌》当中,发现诗中所描述的风俗,与沅湘间的民俗非常相近,因而萌发了用沅湘民俗研究《九歌》的念头。在沅湘间,巫师总是把神灵当做情哥,而巫师自身则以情妹的身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学将史诗视为固态的文本加以研究,口头诗学则将程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口头演述纳入史诗叙事研究的范围内.彝族口头史诗《勒俄特依》的主题因歌手演述的差异呈现出复杂的叙事形态和主题类型,史诗主题也随民俗展演背景的不同具有灵动和多样态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传统民俗家具概念民俗家具是家具和民俗学结合的一个概念。家具本身蕴含着地区文化的精髓和生活情感,与当地劳动人民阶层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经济、实用、耐用、美观的一类日常生活器具。福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闽越文化圈,与中原地区进行各种文化上的交流,这也促进了福建传统家具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福建也孕育出与本地传统文化相适应的民俗家具。因此,福建民俗家具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13.
侯佩锋 《寻根》2005,(1):35-37
神话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与仪式、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与古代制度、自然物象、地理地貌、历史事件、人性特点、生活习俗等人类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制度存在着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8-79
2011年上海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出版了一批专著,取得了丰硕成果。鲁迅研究方面,陈呜树的《鲁迅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荟萃了作者研究鲁迅半个多世纪来主要的学术成果,包括在鲁迅研究界产生广泛影响的《鲁迅小说论稿》、《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鲁迅杂文札记》等3本代表作和若干鲁迅研究论文,集中展示了作者在鲁迅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丰富多彩的楚文化,是我国酉周至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古代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楚艺术,又是楚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回顾楚艺术的研究历程,是在考古资料不断丰富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资料,多学科相互结合进行研究,使楚艺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向前推进。因此,今后的楚艺术研究,仍然应当加强楚艺术的基础研究工作,并着重注意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楚文物的问题什么是楚文物!简单而言,楚文物就是楚国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遗留下…  相似文献   

16.
陈良学 《寻根》2003,(5):130-138
2001年2月,陕西省旬阳县尖山乡发现了一部以范仲淹家族为主线的范氏家谱及范仲淹塑像。这是继辽宁省灯塔市柳合子镇发现手写本《由宋入清范氏家乘》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此谱为高平堂《范氏大成宗谱》,木刻活字印刷,现存八卷300余页,较辽宁发现的手写谱体例更为完备,史料更为翔实。这些史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我国人口迁移史、古代宗族制度、民俗学等方面的课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藏族文学     
西藏既是“歌舞的海洋”,也是“文学的百花园”。丰富多采的藏族文学,象那遍地生根、盛开在“世界屋脊”的邦锦花,绚丽多姿,美不胜收。花团锦簇的藏族文学,包括有民间文学和人民文学。早在西藏文学出现之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现在归纳起来,大量的藏族民间故事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口头流传的故事,一种是书面纪录整理的故事。有一部书面故事集《尸语的故事》报亏队注目:作者通过一个神奇的死尸一次又一次地讲述美丽动人的故事的形式,将不少富有古代藏族人民思想情感和心理特征的故事组合在一起,颇…  相似文献   

18.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是建立在对民俗艺术传播意义的追问上,而不是对原由或技术决定主义的探寻。所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及其意义探寻,企望的是寻求艺术与科技的平衡结构,或者说是寻求传播中所体现的艺术生态平衡。基于传播生态的这种整体性的研究思路,我们主要从传播主体、目的、方式、内容等四个方面来对民俗艺术传播当下意义的生态建构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传播主体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传播目的上关注科技革新与民俗艺术精神的契合;传播方式上保持民俗艺术传播的"耐度"和"适应度";传播内容上挖掘和拓展民俗艺术的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9.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为呈现吉列隆父子对于爱琴海史前时代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与贡献,特别于即日起至2013年1月举办《希腊铜器时代的历史图象——吉列隆父子复制文物展》。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与神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与神话袁珂一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领域,孔子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我国文化业绩多方面的缔造者:如象所传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等等。作为文化领域中重要源头之一的神话,过去曾经有过一种误解,仿佛孔子出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