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作为一种互动虚拟文化出现的代表,网络文化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网络文化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此进行了论述。本文从网络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对网络文化进行了概述,继而通过网络文化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两方面具体探讨了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阐述了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浅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文化时代。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通过对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环境的特征分析,联系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论述网络文化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并探讨如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今,网络文化带给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也给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提高对网络文化的重视和应用,深入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可 《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15-116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既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系列问题与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创新。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切实把握互联网和网络文化的特点,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在对网络文化进行引导与提升的同时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具有其它媒体文化所不同的特点.它为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途径,同时也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网络文化的含义和特征入手,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深入分析网络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形态的内涵,归纳、梳理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冲击的各种表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作为一把"双刃剑",以鲜明的开放性、多元性和自由性,在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内容、灵活教育方式的同时,其负面因素使思想政治工作陷入了影响、管控和技术弱势。事实上,高校不可能完全排除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成"真空"状态下的固本教育;也不能视而不管,让大学生"任性"成长。为此,要适应网络文化新背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拓垦新领域,生成新路径,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正能量,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新活力,内促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网络文化日渐盛行。在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了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在不断地扩充,高校教育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却受到了微网络文化环境的挑战,使得大学生很难提升思想政治水平。针对这种情况,要采取策略积极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微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基于此,探讨微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微网络文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90后"进入大学校园,大学流行文化就被打上了网络的印记,在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影响范围上都呈现出网络时代的特征。网络流行文化作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问题。因此,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对网络流行文化因势利导,借助网络流行文化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使网络流行文化真正为"我"服务,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是一种互动文化,具有开放、平等、多元、虚拟和弱可控性等特征。网络文化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它既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又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意识、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等。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创新性提出相关的建设策略,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中海量信息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复杂的信息内容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应内联外合,建好校内校外网络平台,打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扩大网络教育对象参与度;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网络文化内容,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创新网络主题教育模式,提高网络引导能力;打造网络环境下的高水平、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网络用户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从网络文化的概念入手,结合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技术背景,尝试性地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以往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受网络文化熏染,很多"95后"大学生价值观受到冲击,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数据库和教育平台,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进程,同时加强舆情干预、法制教育和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试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并率先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征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冲击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理清网络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系统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积极探寻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中各种负面因素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也日渐显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剖析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中各种负面因素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也日渐显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剖析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判断、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产生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给高校传统校园文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通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娱乐性、多元化、隐私化的高校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比重不断加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化,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总结高校网络文化的新特点,认真分析高校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损益,从换位思考、引导疏通、理性教育、主动出击、依托互动等方面予以应对,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迎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受到网络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机遇。网络文化带来的新鲜感能够刺激大学生的兴奋点和敏感点,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青年文化是一种独立于主流文化存在,为青年群体所特有的亚文化形式。沉迷网络世界、追逐娱乐时尚、推崇流行话语是大学生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元和大学生价值选择迷茫,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借鉴。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和吸收青年文化中积极合理因素,对青年文化中消极因素采取疏导策略、创新策略和实践策略,提高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