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欲晓”这一标题,并非仅指天天都会发生的自然现象,也指人们经过漫漫长夜,对黎明的期盼。凡是经历过上世纪“文革”动乱的人,在1971年林彪集团折戟沉沙的“九一三”事件之后,一般都有这种“东方欲晓”的心情,期盼着早一天结束这场灾难。有远见的人,则筹划着“动乱”过去之后,如何重新起步。 七十年代初的交通部邮政总局,以宋兴民为代表的一班关心中国邮票事业的人,已在悄悄地思考:邮票发行工作“大伤大痛”之后,应该如何康复。 宋兴民同志人称大老宋,幼时读书不多,闯过关  相似文献   

2.
“大老宋”是当年邮票发行局职工对局长宋兴民的昵称,“大老宋”身材魁梧,嗓大声粗,平日和职工说笑随意,从不摆架子。因此许多和他共事的同志都这样称呼他,局内的普通职工这样称呼他,就连我们这些当年刚刚走出校门的小青年在背后也习惯这样称呼他。  相似文献   

3.
滇(币鸟)     
2004年1月1日发行普31-3-2滇(币鸟)图普通邮票,笔者获悉后即赶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向鸟类专家杨晓君教授讨教。他一眼就认出了我,热情地说:“上个月您来谈过孔雀,今天又要查什么鸟?”我说:“有一种叫滇(币鸟)的鸟,名称很陌生,新年就要发行邮票,特来请教它的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4.
2001年发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邮票,主图都是“2001”数字构成,这是新中国邮政发行的又一套数字图案邮票。为此,笔者查阅了历年发行的邮票,发现此类邮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发行了19套27枚。本文就以此为话题,谈谈邮票数字图案的设计。邮票主图出现阿拉伯数字的设计,大部分出现在纪念邮票中,19套邮票中,只有1套1枚是“T”字头邮票。严格地说,T.142《摄影诞生-  相似文献   

5.
《黄山风景》邮票的印制 早就听说邮票发行局有发行《黄山风景》邮票的计 划,宋兴民局长也曾几次把我叫去,在他的办公室里, 看了很多黄山的照片,也看到几张邮票设计稿,宋局长 带着踌躇不定的表情问我:"你看这样的图稿怎么样, 是不是太简单了'?"征求我对《黄山》邮票设计和印制的 意见,我看了有关的照片和设计初稿后提出了一些个  相似文献   

6.
去年9月30日法国发行《20世纪回顾》系列邮票的第6组,也即是最后1组。这一系列邮票是从2000年4月开始发行的。第6组邮票的主题叫“日常”(指“日常生活”)。图案是采取公  相似文献   

7.
围绕“第一个五年计划”发行的邮票,是邮电部1953——1955年邮票发行工作中的重头戏,对此,《中国邮票史》第7卷(以下简称7卷)有较详细的记述,可惜有些关键环节并没有说清,有必要明确—下。  相似文献   

8.
近获读者T君来信,他对未发行票成为珍邮很不理解,问道:既然国家没有承认发行,那么拥有它们是否合法?由此,引发了我的些许随想。 我们已在邮票目录上看惯了“未发行票”的提法,如《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放光芒”等,都是原拟发行,临时发现(或认为)设计有误,紧急通令收回的邮票。如果查考邮票发行的文件,认为它们都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的话,这些邮票就不会从邮电局所流向社会。然而,事实远非那么简单,文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岳飞是人们尊敬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少时看过《说岳全传》,聆听过《说岳全传》评书的我,对岳飞的崇敬,则更胜一筹。2003年是岳飞诞生900周年。无疑这是发行“岳飞”邮票难得的契机。2001年,国家邮政局启动了邮票选题“岳飞”的调研工作,没有想到的是,“岳飞”邮票选题的实施却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10.
1978年,我国发行的《奔马》邮票,取材于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作品。徐悲鸿画马是声名卓著的,但是这位大师与邮票也有不解之缘,并曾经“设计”过邮票,却鲜为人知了。 1933年,徐悲鸿应法国艺术馆的邀请,在法国举办画展。画展办得很成功,正当他收拾行装,准备去比利时继续展出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要为在国内的子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的JT邮票,给人总的印象是印刷靓丽,色彩丰富,迎合时尚,符合欣赏习惯。但,如何进一步在“质”字上多下工夫,提高这一小型艺术品的艺术档次,还任重道远。掌握“邮票画”的固有特点,并非一蹴而就。即使画稿完美,“浓缩”到小小方寸,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低谷。《集邮》杂志獬曾登载了邮票设计工作者王虎鸣的访谈文章。他不无感慨地说,“中国邮票中的精品仍然不多,尤其在人物题材邮票方面,还超越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行过的人物邮票”,“中国邮票要走的路还很长”。王虎鸣的这番话是真话实话,是作为设计了87套邮票的专业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之后的理性认识。因为集邮者对邮票设计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贴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寅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三,但在世界生肖邮票的大家族中却是名副其实的“老大”。1950年2月1日,岁次庚寅,生肖虎邮票在日本诞生,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生肖邮票。当时尚无“生肖邮票”一说,日本是以“贺年邮票”的形式发行的。直到中国邮政开始发行生肖邮票并逐渐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才使生肖邮票的发行大军不断发展壮大,并有了当今遍布五大洲的“生肖热”。  相似文献   

13.
在浩瀚的邮海成千上万的邮票里,有一枚很普通,很平常的人物邮票。说普通,似乎邮政部门并非专门为她而发行,说她平常,是她的形象仅占方寸C级图案的位置,并不引人注目。这就是原民主德国邮政部门,在1964年为德国妇女大会召开而发行的邮票。三枚中有一枚“票中画”人物,她就是卡尔·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冯·威斯特华伦。  相似文献   

14.
1972年间,我回到科室工作,当时邮电部已被撤销,原邮政总局被合并到交通部,邮票厂归交通部邮政总局领导,改名为交通部北京邮票厂。1972年9月2日发行的《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邮票共4枚,是我先后送样到交通部批样的。负责邮总工作的朱春和(原邮电部副部长)看样看得很仔细,提了很多问题,我一一作了回答。他说对邮票质量很不放心,一定要认真印好, 决不能疏忽大意。我向他作了自我介绍,说自己一直在邮票技术岗位上,最近才恢复工作,我们会认真把好质量关的,请领导放心。他这才签字批准付印。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2月27日,《中国集邮报》公布了《癸未年》邮票的发行量。但笔者看了几遍,却越看越糊涂,因为介绍邮票发行量既有“邮票发行量”,又有“小版张发行量”,还有“套票”发行量,本来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概念,竟使用了“枚”、“版”、“套”三个单位名称,分别看上去都很具体、明确,然而三者是什么关系却含糊不清,每种邮票的发行总量到底是多少更成了谜团。  相似文献   

16.
许彦博 《中国集邮》2001,20(7):10-11
国家邮政局将于7月22日发行《黄果树瀑布群》邮票1套,为3枚邮票和1枚小型张。我的设计方案荣幸地被选中,设计的水平如何要由大家评判,现将此套邮票的设计过程简要介绍给邮友。常言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播柳柳成荫。这次我设计《黄果树瀑布群》邮票,还真有这么点意思。2000年我报了两个任务:一为“颐和园”,二是“黄果树”,若将两套票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全搞好并发行,对我这个“慢”手来说确实很不容易。黄果树我从未去过,体验生活并收集素材,都不是很方便,尤其是有7位设计家参与“黄果  相似文献   

17.
邮资票品司副司长邓慧国说:“2006年计划安排《丙戌年》、《武强木版年画》等系列邮票7套。其中奥运会运动项目是奥运系列邮票的第二套……从艺术的分类来说,表现石窟艺术的邮票属于一个系列,所以,《云冈石窟》应该属于石窟艺术系列。这样算来,2006年发行的系列邮票将达10套左右。”笔看后深感困惑,邮票发行部门负责人对2006年发行的系列邮票竞有“7套”及“10套左右”两种说法。  相似文献   

18.
二、初次组织首发式到邮政司上班以后,可以说对邮票发行工作真是“两眼一抹黑”,一切得从零开始,必须从头学起。首要的任务就是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了解与泰国联合发行邮票的有关情况。最早与中国联合发行邮票的国家是加拿大,1990年3月3日,两国联合发行了一套《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1994年10月9日,中国又与美国联合发行了一套题为《鹤》的特种邮票。继加拿大、美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中国与友好国家联合发行同主题、同图案的邮票,即“联合发行邮票”,已成为一种经常采用的邮票发行形式,很受欢迎。对于中国采用这种发行形式的源头,以及它逐步形成的过程,有必要溯流探讨一番。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邮票?《中国集邮大词典》(修订版)第449页相关词条说得一清二楚,是“国家(地区)邮政主管发行的,供传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通常只有3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邮票发行机构的标志,面值或相当邮资效应的标志,相应的图案。”根据这一定义,邮票的个性化服务与“个性化邮票”不着边际。(1)邮票是邮资凭证,而个性化服务只是一种商业活动中的经营服务方式,是一种营销行为。两者一个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一个属于某种理念,两者不能扯到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