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指出随着福建民众的海上生产和文化交流活动,妈祖文化在南海周边国家传播开来,成为南海周边国家民众的主要信仰之一。基于妈祖文化在南海周边国家的传播现状以及南海妈祖文化圈的形成,分析南海妈祖文化圈建设具有的机遇、存在缺失,探讨在南海周边国家建设妈祖文化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地质勘察表明南海地区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加之南海战略通道的重要性,周边国家不顾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出于各种动机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目前,南海地区局势严峻,未来南海问题解决存在不确定性。处理南海问题,中国需要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以来,南海海域颇不平静。从6月14日到7月15日,美国在南海主导了4场联合军事演习,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动作频频,南海局势风云涌动。其实,考古和文献史料早已证明,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4.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南海问题正在从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利益争夺问题,演变成为西太平洋的地缘政治问题,其背后反映出美国遏制中国的霸权企图。今日的南海问题,使得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受到严峻挑战。我国应充分认识和处理中美关系已经出现的新特征,丰富解决南海问题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周边国家不断在南海海域制造摩擦,挑衅中国主权,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化。面对南海日益紧张地区形势,研究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南海问题形成的不同历史阶段,尽管海峡两岸采取的政策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则却存在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在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缓和的背景下,推动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符合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在南海问题上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14,(13):8-9
2014年7月5日,欧美同学会暨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东南亚和南亚分会、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校友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校友会和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在欧美同学会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对南海岛礁主权声张的历史与法理依据”的南海问题专家大讲堂活动,邀请了南海问题法律研究专家、广东正平天成律师事务所赵郁芊律师对南海的现状、历史、法理依据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有理有据地对南海周边国家提出的无理诉求进行了法理分析和驳斥,并阐述了九段线的历史和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7.
南海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凸现以来,便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国内外政策、地区国际格局乃至全球国际体系格局的变化而呈现不同态势。基于各种因素的考量,在冷战结束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南海问题将持续存在,并存在爆发危机的潜在可能性。而在此期间,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南海危机管理尤其是危机的预警和控制应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应对南海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战略位置、资源安全及海上贸易等方面分析了南海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性,认为维护南海诸岛主权和海洋权益对内应制定南海开发战略,对外要注意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同时重视美国、日本等区外大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近年来中国在南海海域与周边邻国海洋领土主权之争问题,究其现实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对中国在解决争端中的法理问题进行探讨,从法理、历史等多个角度解析争端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多个方面的研究,找到和平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领土纠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南海争端背景下南海渔业资源有效管控系统框架构建为导向,以博弈论中的非合作博弈模型为基础,运用多种研究手段与方法,在全面分析中国南海渔业资源开发的现状、南海周边国家相关渔业资源开发管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渔业资源管理实际,借鉴国外海洋大国渔业资源管控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南海渔业资源有效管控机制、路径、模式,构建有效管控体系,健全政策运行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大格局,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重返亚太推行"去中国化"政策以及东海和南海局势问题,使中国面临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封锁或遏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这些冲突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因此,中国突破战略困局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周边国家,往东南亚、阿拉伯半岛、非洲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其中渤海基本上属于内海,而黄海、东海和南海则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争议。“中国对海域主权主张30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超过一半与周边国家有争议。”造成中国当前海洋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海洋权益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南海约占中国陆地与海洋国土总面积的1/4,是中国最大最富饶的一块海洋国土.每一岛礁的主权都关系到其周围12海里的领海、200海里专业经济区及大陆架的权益.至迟唐代以来,中国对南海及其诸岛,就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收复了被日本侵占的主权.由于内战和海峡两岸的长期对立,给了觊觎我南海资源的周边国家以可乘之机,侵占了我不少岛礁,使南海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为了有效维护我国南海主权,应从多方面入手,为此,提出了关于南海维权的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南海区域文化,是指以南海为中心所形成的环南海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南海区域文化研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为经,以南海区域各个国家民族为纬,将之有机地穿接起来,它强调区域文化的整体性,将南海区域当作一个整体看待,在泛南海区域范围内,既研究文化历史的同中之异,也研究历史文化的异中之同,从而存异求同,以便能更准确地反映南海区域内各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捍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美、日出于遏制社会主义中国的需要,对南海争端采取了不断介入的态度,南海地区边缘地带特性进一步凸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为攫取南海资源、占据地缘优势地位,以各种借口觊觎南海诸岛,并伺机侵占。在维权斗争中,中国政府不断地进行南海诸岛主权宣示,抗议周边国家对中国海洋国土主权的践踏,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海疆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16.
南海九段线法律性质的界定,对于实现中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要准确界定九段线的法律性质,不能单从法律角度就事论事,而应当综合考虑相关的法律和政治因素,即国际法因素、南海周边国家的正当利益诉求和区域外国家正当的利益诉求.基于上述考虑,九段线的法律性质应界定为:它既是一条岛屿归属线,又是一条历史性水域线.  相似文献   

17.
主权与维权     
中国与东南亚周边国家为了南海归属问题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们怕自己吃亏就搬出美国来做包公,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了一通话后激起了中国外交部杨洁篪部长的反驳,杨洁篪告诉希拉里,南海是中国固有的主权,任何人都不得撼动。说得希拉里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两个人似乎变得很和睦,至少我看是这样的。做任何事就是这样,不能越权,更不能侵犯人家的主  相似文献   

18.
在具体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因为对认知对象的认知基础认识不清、忽视课堂教学语言的严谨性、岗位角色定位差异、教学内容内化缺失等原因,无意识地向学生传导隐形学习压力,从而给学生的认知心理带来影响。针对以上因素,有的放矢,研究其应对策略,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据《钱江晚报》报道,一些文学评论家和学者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估计大多数学生会用理性判断来讲,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没有达到情感认识的高度。从这点来讲,这个题目很不好,因为说到底,题目是在发挥教化功能,而不是美感功能,考核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文字能力。而且认知论不是读完高中或者大学就可以达到一定高度的,它在哲学上都是个难题。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诚信》也好,《心灵的选择》也好,都是在强调学生的认识论,不够人性化,不能很好地考核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今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更是将认知这个问…  相似文献   

20.
一、对认知建构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认知建构主义以皮亚杰的思想为基础,它与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人的认知学习理论有密切联系,它特别关注个体建构认知经验(如知识理解、认知策略)和情感经验(如学习信念、自我概念)的过程.物理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认识建构过程,因为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和优化知识结构,并在知识结构有序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形成与发展能力,进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学习.有效学习依靠认知的灵活性,即学习者通过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