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Elymus sibiricus L.、E.nutans Griseb.和E.burchan-buddae(Neuski)Tzelev [=Roegneria nutans(Keng)Keng]的外部形态差异及其系统学关系,本文对这三种植物的6个穗部形 态性状进行了观测和比较,并对这三个Elymus种进行了种间杂交及杂种F1的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 为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Elymus种的穗长及颖长等性状均变异很大,而内稃的长、宽则变异 不大并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E. nutans×E.barchan-buddae及E.nutans×E.sibiricus的杂种F1均完 全不育,减数分裂不规则。E.nutans×E.burchan-buddae杂种F1的减数分裂构型为:7.70I+13.40 Ⅱ+0.06Ⅲ+O.08 Ⅳ,而E.sibiricus×E.nutans杂种F1的构型为11.98 Ⅰ+9.61Ⅱ+O.64Ⅲ+0.39 Ⅳ+0.01V。由本实验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内稃形态性状结合穗部 其它性状的差异能对这三个物种进行较准确的鉴定;2.E.nutans与E.burchan-buddae的亲缘关系较 近,而E.nutans与E.sibiricus的亲缘关系则较远;3. E,burchan-buddae×E.nutans的杂种Fl中存在着染色体配对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披碱草属与大麦属系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本科中,披碱草属Elymus L.为多倍体属,约含150余种;大麦属Hordeum L.具二倍体和多倍体,约有40余种,该两属均广泛地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该两属,尤其是披碱草属的系统分类较为困难。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认为这两个属的系统关系较远,而细胞学研究的资料却表明,披碱草属的H染色体组起源于大麦属。笔者对来源不同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物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并对其属间杂种F1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以披碱草属作母本,该两属有相对较高的杂交亲合力,通过对杂种幼胚进行分割和离体培养,也能获得杂种F1植株。属间杂种植株的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但更接近于披碱草属,杂种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而且所有的杂种F1均完全不育。细胞学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属间的杂种F1通常具有较低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数,但有较大的变异。通过笔者的工作及掌握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资料分析认为: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物种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但这两个属中所含的H染色体组已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分化;不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及大麦属的物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快速鉴定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天然异交种的基因组组成.分析了该杂种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配对情况.根据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现该杂种是具有36条染色体的三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配对研究.发现该杂种染色体很少发生配对,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该杂种是由A、B和C3个染色体组组成.因此该杂种是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4.
华山新麦草和鹅观草属两个种间物种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华山新麦草(2n=14,NN)和鹅观草属的两个种(纤毛鹅观草(2n=28 SY)和鹅观 草(2n=42 SHY))属间杂交,两个组合均得到生长健壮的植株。杂种F1形态上均为双亲的中 间型。纤毛鹅观草×华山新麦草和鹅观草×华山新麦草杂种F1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 20.73I+0.318II,24.80I+1.57II+0.012III。后期I均出现多极分离。  两个组合均发现减数 分裂过程异常现象。两个组合染色体配对频率表明,华山新麦草的N染色体组同鹅观草属的S、Y或H染色体组间存在很小的部分同源性,它们间的亲缘关系甚远。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我国黑龙江产桔梗科沙参属的10种1变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对其中     7种作了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  其中6种1变种为首次报道,并发现2n=68的4x种。该     属染色体基数多为17(x=17),但Adenophora trachelioides和A.remotiflora的基数为18     (x=18),为该属独特基数。核型的共同特征是:小型,以中部(m)、近中部(sm)着丝点     染色体为主,至少具一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和一对随体染色体。该属染色体的演化处于二种     水平:  数目变化(包括多倍化和非整倍体变化)和结构变异。  多倍化是该属物种形成的主要     途径之一。结合其它性状讨论了这些种的分类,并确立1个四倍体新种(A. amurica)和1个新组合(A.pereskiifolia ssp.alternifolia)。  相似文献   

6.
濒危植物巴东木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及其近缘种乳源木莲M. yuyuanensis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乳源木莲与巴东木莲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相同,但不经任何人为因素诱导,它们之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上有明显差异。(1)巴东木莲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为0.30IV+18.33II+0.15I,与乳源木莲构型19II不同,巴东木莲可能存在同臂内倒位杂合子,染色体结构存在一定的杂合性。(2)后期I和后期II染色体行为异常现象发生频率明显不同。以后期II为例,乳源木莲减数分裂相中有迟滞染色体的细胞占8.8%,迟滞染色体不超过2个;巴东木莲有迟滞染色体等异常现象的细胞占29.2%,迟滞染色体最高达11个,还出现染色体碎裂成断片现象。巴东木莲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表现出染色体结构杂合变异和迟滞染色体与染色体的断裂频率很高的异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雄配子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在我国分布或栽培的5属、41种和变种的芸苔族植物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染色体数,其中15种和变种是新报道。个别种类的数目与以往的报道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分布于云南和四川金沙江河谷的云南山茶花C. reticulata及其两个近缘种(怒江山茶C.saluenensis和西南山茶C.pitardii)进行了细胞学研究。34个居群的云南山茶花中,21个居群是四倍体类型(2n=60),11个居群是六倍体类型(2n=90),另2个居群为二倍体(2n=30),云南山茶花的四倍体类型为首次发现,并且进行了核形态研究。四倍体和六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在大多数居群都为二价体(四倍体中30个二价体,六倍体中45个二价体),少数居群或是个体除二价体为主外还出现单价体和四价体,六倍体类型没有出现六价体构型。根据减数分裂的构型,我们认为,四倍体和六倍体分别为异源四倍体和异源六倍体,少数四价体的存在表明染色体有部分同源性。所有四倍体和六倍体的体细胞间期核特征和前期染色体形态特征基本相似。中海拔(1800m)以上的四倍体的云南山茶花外部形态特征与六倍体类型比较相似,而低海拔(1100~1800 m)的四倍体类型的外部形态特征则有些不同,但核形态结构是比较相似的。四倍体与六倍体类型地理分布是连续的,并与近缘的二倍体种怒江山茶、西南山茶重叠分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东北产6种藓类的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进行了报道。结果如下: 羽枝青藓Brachythecium plumosum (Hedw.)B.S.G.,n=15;钝叶绢藓Entodon obtusatus(Mitt) Jaeg.,n=11;东亚绢藓E.okamurae Mitt,n=11;丛本藓Anoctangium aestivum(Hedw.)Mitt., n=13;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n=10;尖叶美喙藓Eurhynchium eustegium(Besch.)Dix.,n=20+2m,其中前三种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我国沙棘属植物4种5亚种的核型,对各种之间进行了比较,它们的染色体   数目都是2n=24,全由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所有种类,只有Hippophae   thibetana第8对染色体有随体,H.rhamnoidea ssp.sinensis和H.rhamnoides ssp.  mongo-  lica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0,为2A型,其余各种均为2B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安徽南部贝母属的5种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祁门贝母Fritillaria qimenensis D C.Zhang et J.Z.Shao:2n=24+4Bs=3m+lsm+8st(2sc)+12t(2sc)+4Bs。铜陵黄花贝母F.monantha Miq.var.tonglingensis S.C.Chen et S.F.Yin本文报道2个细胞型,细胞型I:2n=24+5Bs=4m+8st (2sc)+12t(2sc)+5Bs;细胞型II:2n=24=2m+2sm+8st(2sc)+12t(2sc)。窄叶小贝母F.xiaobeimu Y.K. Yang,J.Z.Shao et M.M.Fang:2n=24=2m+2sm+10st(4sc)+lot。宁国贝母F.ningguoensis S.C. Chen et S.F.Yin:2n=24=2m+2sm+8st(2sc)+12t。浙贝母F.thunbergii Mig.:2n=24=2m+2sm+8st(2sc)+12t(2sc)。除浙贝母外,其余均是近年发表的新种或新变种,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对翼萼蔓属进行了外部形态、花部解剖学、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花粉形态和染色体 的研究,并以此为据,讨论了该属的分类等级和系统位置。翼萼蔓属的花具花冠腺体。花萼筒具16条 维管束,花冠筒具12条维管束,二者的维管束是独立发生的。每心皮具1条背维管束和2条腹维管束。 雄蕊先熟。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异型起源,细胞具双核,属腺质型绒毡层;一层中层 细胞;药壁表皮层宿存,细胞膨大,细胞壁纤维状加厚;药室内壁部分纤维状加厚。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 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子房为2心皮,1室,超侧膜胎座;胚珠25~40列,倒生 胚珠,腹维管束靠近腹缝线。薄珠心,单珠被。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呈直线式排 列,其中合点端的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反足细胞3个,具反 足吸器。胚乳发育为核型。花粉球形,极轴长约32.8μm,赤道轴长约34.2μm,外壁纹饰为网状纹 饰。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6,染色体基数为x=13,核型公式为2n=26=18m+4sm+2st+2t,属 2A型。比较翼萼蔓属、蔓龙胆属和扁蕾属的外部形态、花部解剖学、胚胎学、花粉形态和染色体特征,表 明翼萼蔓属和扁蕾属可能具较近的亲缘关系,起源于一个较早的共同祖先。在分类等级上,把翼萼蔓属作为一独立属处理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葱属粗根组5种材料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葱属Allium粗根组Sect.Bromatorrhiza Ekberg五群材料的核型。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有两个类型:第一类型是二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核型公式为K(2n)=2X=   14=2m(SAT)+2m+10sm,属2A型;第二类型是同源四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  核型公   式为K(2n)=4X=28=2m(SAT)+6m十20sm,属2A型。宽叶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有   三个类型:  第一类型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1,核型公式为  K(2n)=2X+   x'=22=(12sm+2t)十(1m十45m+1st+2t),  属3A型;  第二类型也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   体,能配对的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大体相似,不能配对的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   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有明显区别,其中至少有两条染色体发生了罗伯逊易位,出现一条很大的染色体    和一条很小的染色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2,核型公式为K(2n)=2x+x'=22=(12sm+2t)+   (3m+1sm十2st+2t),属3A型;第三类型相当于第一类型染色体的自然加倍,是双基数同源异源   六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B1B1,核型公式为K(2n)=4X十2x'=44=(24sm+4t)十(2m+   8sm十2st+4t),属3A型。  相似文献   

14.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结合显微荧光技术对越南篦齿苏铁Cycas elongata 小孢子发生和花粉个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小孢子叶球5月中下旬开始萌动,小孢子囊着生在小孢子叶远轴面,且3-5小孢子囊以辐射状排列方式聚生成聚合囊。小孢子囊壁由6-7层细胞组成,包括表皮、中层及绒毡层。绒毡层来源于成熟造孢组织的外围细胞,其退化形式为分泌型。6月中旬,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I,至6月下旬形成四分体。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的方式与其他苏铁类植物不同,具有连续型与同时型两种类型。7月中旬,小孢子经过2次有丝分裂后,形成3细胞的成熟花粉粒。7月下旬进入散粉状态。在花粉发育过程中,母细胞内淀粉粒的积累及其壁上胼胝质的沉积均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睡莲科6属6种代表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的分类学位置。结果如下:莲2n=16=9sm+4m+3st;王莲2n=24=8sm+8m+8T,蓝睡莲2n=28,可配成14对,染色体小,第l号染色体上有2条随体;萍蓬草2n=34=18m+16sm;芡实2n=58,可配成29对,染色体小,第l号染色体有2条随体,莼菜2n=72,可配成36对,染色体按大小可分成大,中、小三个类别。除莲外,其它5种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莼菜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72和国外报道的2n=80不相一致。莲的染色体以及形态学特征和其它睡莲科分类群显著不同,可将其从睡莲科中独立出来,并成立莲科和莲目。原归属于睡莲科的分类群仍组成睡莲目,并分别置于莼菜科和睡莲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江西毛茛属5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中猫爪草Ranuncunlus ternatus   Thunb.(2n=4x=32;2n=2x=16=8m+2sm+6st),肉根毛茛R.Polii Franch.(2n=2x=16=8m+2sm+6st)和杨子毛茛R. sieboldii Miq.(2n=8x-1=63=15m+18sm+22st+8t)的染色体核型为首次报道。我们认为:(1)R. ternatus Thunb.和R. polii Franch.的核型十分相似,显示出有较近的关系。(2)毛茛属Ranunculus L. 中存在较多的多倍体复合体。(3)根据王文采(1980)系统划分的美丽毛莨组(Sect.Auricomus)植物的核型属2A型;石龙芮组(Sect.Hecatonia)植物的核型属2B型;毛茛组(Sect.Ranunculus)植物核型为3A或3B型。三个组在核型上的关系和形态上的关系相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双花木属Disanthus Maxim.的长柄双花木D.cercidifolius subsp.longipes和单种属壳菜果属Mytilaria Lec.首次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长柄双花木与产自日本的双花木D. cercidifolius subsp.cercidifolius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16,前者无“st”或“t”染色体,表明该亚种可能比较原始;壳菜果Mytilaria laosensis Lec.的染色体数目为2n=26,x=13。前人报道的金缕梅科染色体基数为x=8和x=12,因此x=13可能是金缕梅科的一个新染色体基数。联系该属的形态特征及其与马蹄荷属Exbucklandia R.W.Brown的关系,作者支持将壳菜果属处理为独立的亚科,即壳菜果亚科Mytilarioideae。  相似文献   

18.
苹果属花粉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和进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苹果属Malus 26种及5个杂种的花粉形态,描述了外壁纹饰形态特征的 变化类型,并对其进化趋势作了推论,指出外壁纹饰类型具属内分组意义。苹果属花粉在形状。大小、沟孔位置及数量、外壁纹饰等方面都十分相似。外壁纹饰的主要演化趋势可能是:由密的细条纹型到具有穿孔的、较少条纹型。杂种的外壁纹饰对于判断亲本种的关系有一定意义,属内种间的杂合导致了多倍体种、新变种、栽培种的大量出现,甚至是新种产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苔藓植物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介绍了藓类植物染色体的研究方     法,首次报道了我国4种藓类的染色体数。研究材料均取各种藓类的幼嫩孢蒴。  本文对孢子     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尖叶对齿藓Didymodon constrictus(Mitt.)     Saito.n=14, 陕西绢藓Entodon schensianus C.Mull.n=10十lm, 尖叶走灯藓Plagiomni-     um cuspidatum(Hedw.)T.Kop.n=6, 牛角藓Cratoneuron filicinum(Hedw.)Spruc.n=10。    其中的前两种藓类为首次报道。并对后两种藓类的染色体数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天然种间杂交,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的分类存在着组间界限不清、近缘种之间很难区分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属不同组、系的植物花粉及种间杂交后代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探讨该属物种的系统学关系。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猕猴桃属植物21种、 6变种和4个不同种间杂交F1代植株的花粉,描述了它们的花粉形态,并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1)猕猴桃属的花粉形状主要以长球形至近球形为主,变异较小,而花粉粒大小和外壁纹饰的种间差异较大。(2)多数迁地保护物种的花粉粒以三孔沟为主,不同于以前报道的以三拟孔沟为主,原因可能是花粉样本采集地的环境不一样,以及野外的广泛杂交造成的。(3)种间杂交后代花粉空瘪,无授粉能力,是由于所采用亲本植株染色体的倍性不同,后代不能产生正常花粉所致。(4)人工选育雄株花粉外壁纹饰较野生雄株花粉的精细,这种花粉外壁纹饰变小的特征可能有利于雌雄异株植物的授粉受精。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5)雄株花粉大小与其雌株果实大小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这一现象有助于杂交后代的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