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性形象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一个亮点。她们饱受束缚和压迫,经历了巨大的爱情苦痛,艰难走过了逆来顺受——从犹豫到决绝——大胆叛逆的精神历程,完成了性格嬗变,标志着主体意识的觉醒。汉乐府民歌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体现了汉乐府民歌的成就,控诉了汉代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罪恶。  相似文献   

2.
汉代乐府民歌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心理刻画方面,可谓成就突出。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坛上像一群明珠璀璨夺目。但初中学生对汉代乐府民歌了解较少,让初中学生了解一点汉代乐府民歌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汉代乐府民歌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心理刻画方面,可谓成就突出。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坛上像一群明珠璀璨夺目。但初中学生对汉代乐府民歌了解较少,让初中学生了解一点汉代乐府民歌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汉代乐府民歌是汉代劳动人民社会实践和生活情感的真实记录,其中描写女性的民歌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妇女的社会实践、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表现了她们对人性美、爱情美、人格美、劳动美的强烈追求,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5.
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诗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既具有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而又闪烁着与命运抗争光辉的女性形象刘兰芝.这一艺术形象集中了中国女性的美,达到了多种美的和谐统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汉代文人诗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大类:贵族妇女悲剧命运形象、平民女子勤劳、独立的形象、文人诗笔下的思妇形象。汉代文人诗中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在于,她们是男权话语体系下的女性形象,是汉代妇女处境的真实显现。  相似文献   

7.
<正> 《东门行》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汉乐府民歌,大多采自民间,虽然数量不多,但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与尖锐的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表达了人民的痛苦和反抗,是汉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东门行》即是写穷苦人民的生活与抗争的优秀诗作。  相似文献   

8.
曹氏父子与乐府民歌洛保生曹氏父子的乐府诗与汉代乐府民歌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从这一关系入手进行探讨,以期较为清楚地了解这一时期诗歌嬗变与发展的脉络,从而发现可资借鉴的诗歌发展的某些规律。一、曹氏父子自觉地学习乐府民歌在曹氏父子的诗歌中,乐府民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首以正胜邪的凯歌——《陌上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乐府民歌是“赵、代之讴,秦、楚之风”,来自于巷陌之间,出自于“徒附”之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地道出了汉代人民的心声,表达了汉代人民的愿望。名篇《陌上桑》,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代表作,它针对“权贵”、“豪族”横行,“邪恶”笼罩的东汉社会,针对当时屡见不鲜的“妻略妇女”的不平事,有力地鞭挞了“邪恶”,无情地揭示了那些“权贵”、“豪族”的肮  相似文献   

10.
乐府诗最早的概念是指汉时乐府机关采集和创作的汉代民歌俗曲,即"汉乐府"。后来,人们把文人模仿汉代民歌的诗,也称作"乐府诗"。唐代,又把南北朝以前的乐府诗统称为"古乐府",把杜甫、白居易等人创作的用新题写时事、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的乐府诗,称为"新乐府"。《乐府诗集》是收集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成书较早的一部重要典籍。  相似文献   

11.
汉画像石中有大量的表现汉代男子的画像,主要从以下五类生动逼真的刻画了汉代的男子形象,即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男子形象、历史故事中的男子形象、下层劳动生活中的男子形象、执吏军人男子形象、百戏中的男子形象.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反映了汉代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相似文献   

12.
汉代的采诗形式有两种:乐府机构的采诗和政府官员观风俗的采诗,二者的采集对象、采诗目的和关注点不同。汉代政府官吏观风俗的采诗制度促进了汉代民歌创作的兴盛和题材的集中,促进了诗歌写实性和叙事性的增强,导致了诗歌叙事详于重心而略于枝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民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记载着民族的兴衰与文明的发展,对人们抒发感情、传递情意起重要作用.在我国,民歌广为流传,涉及的内容丰富,其中有不少是描写或记载女性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现的.本文从民歌中女性形象的案例分类、音乐元素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塑造、女性形象的形成诱因与传统女性形象的当代价值等角度进行了论述,以期揭示民歌中不同女性形象的社会思想意识,为当代社会尊重女性的社会价值,认可女性的潜力与实力,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安诗歌深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诗歌中激荡着民歌的旋律.在形式上,建安诗歌接近乐府民歌旧曲,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旧题、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比兴、铺陈的手法;在精神上,它传承了汉乐府民歌中的伤感与悲情,无论是忧伤的长歌与短唱、昂扬奋发时的慷慨陈词,还是悲壮激越的篇章,都激荡着生命内在的旋律.追溯其文化渊源,建安诗歌慷慨激昂的声调与《诗经》中秦地悲歌一脉相承,建安风骨是汉代乐府民歌与商周时期秦地民歌音乐精神的张扬与升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歌根植于民间,更依附于方言,方言之于民歌犹如其血肉灵魂一般,正是由于民歌中土色土香的方言语音使民歌更具地方风情;特殊的方言词汇使民歌更具张力和表现力;独具本地特色的方言语法则使得民歌更加生动形象且充满情趣韵味。  相似文献   

16.
明清民歌时调中的商贾形象呈现出多样性.当时的民歌时调与小说、戏曲等文体也相互渗透、相互推动,既从一个方面显示了明清民歌时调这种兴盛诗体的旺盛生命力,也展示了新兴经济力量与时尚诗体联姻中呈现的商贾形象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17.
俗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它独有的价值,特别是诗歌中的民歌。但历年来对这些形象的评价都比较单薄。本文着重谈汉乐府民歌女性形象与众不同的地方,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这些女性的风情。  相似文献   

18.
1 填空题 1)本学期我们学习过其作品的女诗人是____和____;她们的代表作分别是《____》和《____》。 2)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诗歌总集有《____》、《楚辞》、《____》;诗文总集有《____》。 3)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三次民间诗歌创作高潮是先秦时代的《____》民歌,汉代的____民歌和南北朝的____民歌。 4)本学期我们学习过其作品的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是____和____;两位最伟大的纪传体散文家是汉代的____和____;两位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家是南朝时  相似文献   

19.
南朝乐府民歌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体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性。南朝乐府民歌所运用的文学手法影响了当时文人的创作,很多营养也被唐诗吸收。  相似文献   

20.
南朝乐府民歌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体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性。南朝乐府民歌所运用的文学手法影响了当时文人的创作,很多营养也被唐诗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