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力发电厂在能源转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余热,既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居民;采暖需求和供暖能力不足的矛盾日趋显现。城市供热电厂受环保政策、地理位置限制增容空间受限。在热电厂设置吸收式热泵能够显著提高机组供热能力,回收汽轮机排汽(乏汽)热量。吸收式热泵增加城市热电厂供热能力、降低了煤耗、水耗;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排放,达到的节能减排的母的。  相似文献   

2.
从跨临界CO2热泵供暖技术工作原理出发,通过对电厂余热进行跨临界CO2热泵供暖技术设计,进而计算分析跨临界CO2热泵供暖技术应用在电厂余热中的经济性,对100MW火电汽轮机组而言,如采用MW级CO2热泵机组对循环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供暖,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达到3 000万元。  相似文献   

3.
介绍某火电厂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应用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概况,分析了应用热泵技术后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隐患,给出了如何解决和处置由于热泵引起的不安全事件或设备事故。  相似文献   

4.
应用吸收式热泵提高热电厂经济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热电厂供热经济效能,以热泵原理的研究为基础,利用Thermoflow专业软件模拟一台亚临界600MW一次中间再热供热机组,直接以汽轮机0.4MPa,250℃抽汽作为热源向城市热网供热,供热量为440GJ/h。在此基础上对选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低温余热供热的新系统进行模拟,以汽轮机0.4MPa,250℃抽汽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蒸汽,提高循环冷却水的品位供热。在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模拟结果证实热电厂采用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方法和传统直接以汽轮机抽汽为热源的供热方法相比,可以帮助电厂每年节省767966~1053453GJ的热量,节省标准煤26204~35945吨,同时减少排放温室气体CO269702~95613吨。说明吸收式热泵对于余热的回收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wLHP)是一个以回收建筑物内部余热为主要特点的热泵供暖、供冷的空调系统。为了拓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范围,提出由建筑物的外部引入低温热源,以替代建筑物内的余热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非常低,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温度异常低下。在这种环境下,冬季时需要进行大面积的供暖,以保证北方人的正常生活。我国当前的供暖只要是利用煤炭的燃烧产生的热量来进行供暖,这使我国的能源消耗量非常大,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中的余热能可以满足供暖需要。本文通过对工业余热热泵进行叙述,以分析其在冬季供暖中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张震  李小川 《科技风》2015,(4):82+84
热电联产相结合的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供热技术,充分地利用了热电厂冷却水的低温余热,增加现有热源供热能力。通过热泵供热技术的介绍与工程实例的分析,指出了该技术实际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它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回收期短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先进的节能供热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水源热泵回收电厂冷却水废热进行集中供热的可行性及经济型。同时指出用高温水源热泵机组对各类低品位中的余热资源进行余热回收,可以得到85℃以上的热水,完全可以应用于我国北方城市的冬季供暖的热源。  相似文献   

9.
从浅层地热能与热泵技术、深层地热能与开采技术以及深层地热能与浅层地热能开采相结合方面探讨地热能源在供暖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金灿 《科技通报》1994,10(5):292-296
本文应用连续流循环模型研究传热的不可逆性和工质的内不可逆性对高温吸收式热泵性能的影响,导出高温吸收式热泵的两个重要性能参数——最大供热率及其所对应的供热系数.并对传热面积及有关性能作了优化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11.
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将循环冷却水中所含有的低位热能回收利用,即实现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热泵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排放出去的有毒气体。无论是对提高经济效益还是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进行有关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与热泵技术的研究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合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的实际情况,对此开展研究,希望对以后火力发电厂热泵技术的应用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对地热资源和水源热泵在临盘油田采油二矿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为替代燃油、燃煤锅炉供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7)
介绍了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厂区供暖系统的一个实例,介绍了余热资源、供暖流程和系统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利用生产余热供暖,可操作性强,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电吉林龙华白城热电厂的烟气余热系统进行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说明了利用火电厂烟气余热进行对外提供生活热水的可行性。提供生活热水是火电厂烟气余热利用方式的一种新途径,对新建火电厂余热利用设计或老厂余热利用改造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泉城济南,艾嘉热泵技术有限公司在这里向世界宣布:经过三年的实体应用和检测,艾嘉公司自行研发的热泵供暖系统已经完全达到了集中供暖的效果,而它的初期投资只相当于集中供热的50%,单采暖季的运行费用只相当于集中供热的70%~80%。如果这项技术在我国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得到应用,将可以使建筑供暖耗能降低50%,生活用热水供应节能70%。  相似文献   

16.
主要收集并分析了黄岩汇煤矿职工澡堂洗浴热水年用水量、水源热泵年耗电量、稳定情况等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余热锅炉汽水分离器产生的蒸汽输往矿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然后选择采用和瓦斯发电机组相适应的余热锅炉,这样一来,水源热泵系统和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就能够相互备用,充分发挥两者作用,而且很好的解决了职工澡堂洗浴热水问题。此外,通过一系列优化设计,保证了余热回收系统能够科学有效的运行,降低了水源热泵系统整体耗电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温差发电的原理,对于发电需要的材料、温差发电装置以及发电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难题。做种研究了火电厂汽机排气余热发电如何运用温差发电法进行设计,以及具体的设计开发步骤。这一技术绿色环保,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火电厂汽机排气余热问题,同时提高电能的二次转化,因此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赵明婷 《金秋科苑》2010,(15):134-135
水源热泵机组,既可以冬季供暖,也可以夏季制冷。近年来在新疆取得了较大普及,关键在于相对于比较普遍的集中供暖系统,运行费用比集中供暖低、制冷耗电量小的优点,再加上地源热泵真正做到了节能减排,得到了投资商的青睐。本文将就新疆某综合办公楼的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费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文 《中国科技纵横》2014,(1):50-51,53
本文对基于溴化锂热泵技术回收热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技术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解决了热电厂在冬季循环水泵低速运行,循环水流量大幅度减小影响热泵COP的问题,使热泵回收余热量仍然达到相当于循环水泵高速运行时循环水量中的余热量,增加了投资效益。同时解决循环水中热量被回收后的冷却水塔冻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赤峰地区自然环境等实际情况,介绍了水源热泵与供热网络相结合的中央空调系统的技术特点,分析了两者相结合的技术、经济方面的优点,论述了该系统对于公共性建筑的供暖和空调的可行性,并与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普通中央空调、普通空调+热网供热的能源消耗、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对于自然环境与赤峰类似的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