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式上可以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高校应把握这一趋势,在重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理论灌输”方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不断地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其潜隐性等独特优势有效地弥补了显性教育方法的不足。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挖掘大学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与我国显性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同,美国高校的教育方式以隐性为主。它具有教育策略上的隐蔽性、教育资源的广泛性、课堂教学的渗透性和教育方式的实践性等特点。我国高校应转变思路,构建符合国情的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尤其要强化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对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开放性、自主性特征存在内在统一性,可以使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探索具有互动特点的主体性教育方式,打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改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开放多元,思想意识也日益活跃,致使思想政治显性教育的优势逐渐丧失,隐性教育的作用则逐渐凸显。针对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教育者应当转变教育理念,挖掘隐性教育资源,推动显性与隐性教育深度融合;建设隐性教育平台,努力营造隐性教育氛围。通过分析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尝试探索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方法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方法是相对显性教育方法的一种全新教育方式,具有潜隐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隐性教育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它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显性教育方法的不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隐性课程的渗透作用、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作用、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和教师主体人格的感召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具有渗透性和潜隐性,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问题。高校应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健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拓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增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环境中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实效性不断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隐蔽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是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需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受教育者主体性原则、借鉴创新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生活、隐性课程、师德师风和社会活动体系等五个方面。现阶段,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营造高校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缺失、资源开发不足、高校教师的隐性素养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一些策略: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并建立健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0.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可以代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发展阶段。在传统教育阶段,高校思政教育讲求思政理论的传输,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要培养形式。教育体制改革后,高校思政教育将关注点转移至隐性教育,希望以引导、熏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但两阶段均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本文基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意在解决当前思政教育显性与隐性教育相脱节、教育成效提升不明显的问题,促使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以适应目前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作为规范性教育的学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尽人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教育内容的隐含性、教育方式的丰富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教育效果的长久性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本文旨在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的同时,深刻阐述了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孟凡婷 《江苏高教》2023,(10):109-113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迎来了践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的最好机遇,只有坚定不移地树立“两个大局”意识,充分把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在逻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杨 《华章》2012,(29)
由于市场体制的竞争机制、教育方式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实效性普遍缺乏.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变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辨析式教育,切实、合理地把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4.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通过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探析,揭示出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紧扣新时代,提升立德树人水平。高校思政课要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思政课创新规律的深刻把握。这就要求做到显隐并重,两者互动互通,不可偏废。高校思政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方式方法,更不是一加一的简单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辅相成与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显性教育,更要重视隐性教育对学生的启迪与影响。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内涵、特点,对开展隐性教育的途径进行研究,探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大学生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显性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与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方法显得更加重要。树立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师爱观,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上,一直存在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的不良倾向,显性教育在现实环境中如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确实存在其实效性.但是,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自主选择性等特点,决定了显性教育的局限性.在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得出隐性教育在网络环境中存在的独特优势,并进一步探索其有效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隐性教育是发达国家高校普遍运用的一种渗透性、非强制性和较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国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构建良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宜采取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结合,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一个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从单向研究到辩证研究的发展过程,先后经过了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四个阶段或者四条研究道路的探索,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完善和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