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探索科学发展观进思想政治理论之课堂的"应然性"和"实然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教学内容凸显"科学发展观"、以教学理念体现"科学发展观"、以社会实践体验和感悟"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演讲展示"科学发展观"、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科学发展观",不失为在教育教学中诠释科学发展观"发展"之要义、"以人为本"之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要求、"统筹兼顾"之方法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2.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意义,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它们又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发展,继承体现在二者的一致性,发展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教育"以人为本"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必然选择.然而,由于社会方方面面对其理解的偏差,使其在教育实践中走入了一些误区.全面认识理解教育"以人为本"是教育实践走出误区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理论"三进"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发展规律认识的重大突破和创新.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三进"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现实要求.科学发展观理论"三进"的路径创新表现为加强领导、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水平、与学校学生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发挥校园媒体社团的功能、拓展社会实践的深度与广度等,使得科学发展观理论"三进"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国人学学会、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政治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日前在南京召开.与会学者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与重大意义、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刘鹏 《文教资料》2008,9(8):82-84
本文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新发展,主要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也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发展问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强调的发展重点有所不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推进中国工业化指明了方向,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要求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方针,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方法,二者有机地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用来描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词语,它表示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宏伟战略.它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观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丰富.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有重大的理论贡献.关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两者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论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这对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