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的政治家,其中和尚政治家姚广孝对于明代时期的政治影响极其重要,他将自己的佛教思想与政治见解相结合,对当时的明代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玉洁 《今传媒》2023,(10):85-88
在晚明江南“旅游热”的背景下,苏州文人士绅与定慧禅寺僧人展开了密切的交游活动,钱榖的《定慧禅院图卷》即此中一环,他们重新建构了定慧禅寺的文化形象,同时塑造了文人自身的高雅品味。本文以钱榖《定慧禅院图卷》及晚明苏州定慧禅寺为中心,分析了绘画风格、画上题跋印章等信息;同时,结合地方志、诗文集等史料,重点考证其中的交游活动,还原此画产生的具体语境,旨在从艺术史的角度丰富关于晚明文人佛寺旅游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恒武 《浙江档案》2007,(12):53-55
宁波市江东区档案馆藏《史家祖宗画像、传记及题跋》是现存有关南宋宁波史氏谱牒资料中年代较早的一份,目前关于其年代的考证尚存在较大问题,根据本文推考,该文献现存传记虽系道光年间誊本,但其底本撰制的年代可上溯到明成化至万历之间,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笔者认为,31帧人物画像年代不一,其中24帧的绘制年代与传记底本撰制年代一致,为艺术性极佳的明代旧作,而另外7帧则为清道光以后的重绘作品。  相似文献   

4.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9,(5):121-123
《明史·循吏传》是研究明代循吏群体的重要文献。由于书成众手等多种原因,该《传》存在诸多疏漏舛误之处。兹据《明实录》《明一统志》及各类明代墓志铭等文献考证,考证该《传》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中存在的5处讹误和表述不当。  相似文献   

5.
"明代十能才女"薛素素是明代画家名妓中的杰出代表,她的绘画作品,花鸟、山水、人物皆有涉及。文章以薛素素为切入点,探求了晚明才子佳人的内心世界及其绘画风格的成因,希望能通过对薛素素的研究,能提高人们对晚明名妓绘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三帝与后燕、后秦及大夏国等十六国佛教昌达地区的国君之女相联姻,她们分别是道武皇后慕容氏,明元皇后姚氏、杜氏,及太武皇后赫连氏。这些女性进入北魏后,她们的佛教信仰亦随之深入至宫廷,使得佛教在北魏后宫中开始传播。  相似文献   

7.
晚明何乔远的《闽书》是福建省地方史志的重要文献,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校点这部地方志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具备明代以前各时代的名物制度、文人字号、室名别称等方面的知识。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经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的《闽书》,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现于明代部分,重新考订17则明朝科第与人物传记内容。  相似文献   

8.
纵观国际学界,迄今有关明代史的通史类著作,举其重要者,如汤纲、南炳文的《明史》,牟复礼、崔瑞德编的《剑桥中国明代史》等,但对明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晚明时期的专史,付诸阙如。樊树志的新著《晚明史(1573—1644年)》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以下  相似文献   

9.
《韩国文集中的明代史料》以其丰富而翔实的资料展现了有明一代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交往的情况,不少资料既印证了明代臣民所写有关文献,同时也扩大了各个方面记载的史实,既有补充的作用,又有考证的价值,是研究明代的历史、文学、中朝交往史不可或缺的文献史料。  相似文献   

10.
赵欣 《兰台世界》2015,(6):48-49
清代木版年画中出现了大量极具特色的女性人物画像,并受社会变迁的影响,体现出诸多变化,对后世的木版年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我们即对清朝时期木版年画中女性人物画像的具体特点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皇帝赐书藩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皇帝多次赐书藩王,本文考证了赐书情况,并分析了赐书的原因、内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代苏州园林历经三百年间的风雨变迁,最终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从历史发展轨迹、社会环境变化、政治经济背景、民风民俗变迁等角度,梳理自元末明初至晚明等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参与造园的方式和途径、文人造园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内涵,以及文人造园与社会、政治、经济变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明晰以明代苏州文人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本质.  相似文献   

13.
《郑开阳杂著》为明代著名军事理论家郑若曾撰.其中的《万里海防图论》《日本图纂》等篇,详细描绘了晚明时期海防、海道情况,详实可靠地记录了晚明时期士人对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的认识和研究.特别是对海运、海道、海洋周边国家的研究体现着先进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14.
龚世豪 《历史档案》2020,(2):117-121
正舆服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国家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从皇家到官员再到普通百姓车舆服饰的各个方面。就官员乘车而言,明代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又展现出自身特点,轿子成为官员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瞿同祖曾从法律社会史的角度考察古代车舆制度,巫仁恕着眼于明代士大夫与轿子文化,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涵。(1)另有对明代百官车制、晚明世风变化以及明代公车  相似文献   

15.
《折伏罗汉经》不见于任何佛经经目,亦不被大藏经收录,但是《大正藏》和《卍新纂续藏经》中却屡次征引该经的部分内容。关于其性质,有学者认为其是佚经,有学者认为是别生经或异名,至今学界尚未定论。本文通过佛教类书《经律异相》所保存的《折伏罗汉经》两则故事,对《折伏罗汉经》的性质进行了考证和梳理,考证出其性质当为别生经;并利用佛教经录进一步考证出,佛经经录中的《譬喻折罗汉经》,应该就是指《折伏罗汉经》,两者所指当为同一部经书,即《折伏罗汉经》。  相似文献   

16.
晚明何乔远的《闽书》是福建省地方史志的重要文献,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校点这部地方志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具备明代以前各时代的名物制度、文人字号、室名别称等方面的知识.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的《闽书》,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现重新考订19则明朝科第与人物传记内容.  相似文献   

17.
明代是文人篆刻艺术兴起和繁盛的重要时期。建国以后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物部门征集,收获了不少明代文人使用的印章实物,是研究明代篆刻艺术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将这些图像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考述和量化分析,对于明代文人印章的鉴定、断代、艺术特征及印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标本参考意义。本文将新出土明代文人印章,按照出土或征集的地域进行分类,并以印主活动时间为序,进行全面考述。对以往考古报告中所出现的释文、考证等错误,一并加以纠正。最后从这批印章实物的出土地域、印主身份、材质、印文内容、边款等多个角度,对明代篆刻艺术的历史发展与艺术风格作出总结,从考古实物方面弥补传统篆刻史文献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邹桂香  李姝娟 《图书与情报》2006,(5):129-131,148
西学东渐是晚明学术发展史上的一大公案。明代中晚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由开放的学术空气,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和注重实证精神的科学思潮,给西学及其文献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学术环境;晚明印刷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刻书、藏书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西学文献的刊刻及其在士林学界的流布创造了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清代小曲在某些地区又称时调、小曲子、小唱等,它是由明代时兴小曲发展而来的民间流行歌曲。明代中叶后,时兴小曲已经流行南北各地,以其真纯、泼辣的内容和不拘一格的音乐形式猛烈地冲击着正统文坛,被明代文人称作"我明一绝"(明卓人月语)。清代小曲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正晚明时期,南京因为其留都地位,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都较其他地区发达,读书人也比较多,文化市场异常活跃,因此成为晚明全国最重要的图书生产和消费中心。三山街、太学前和夫子庙附近聚集了大量书坊1。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南京书坊有150余家2,大都集中在晚明时期。郑大经奎璧堂就是南京一家重要的书坊。因郑大经曾用两个堂号为名刻书,加之经常姓名、字号混用,故长期以来,学术界将一人误作两人。本文结合其刻书情况就此做以考辨,并简要谈谈其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