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武术概念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历史学、逻辑学的研究方法,围绕武术的概念问题,对它的本质属性、内容形式进行了探讨。并系统地考察了自三十年代开始武术正式成为近代体育项目以来,不同时期人们对它认识的异同。通过这种对研究对象的内涵、外延以及历史、现状的比较、分析,来确定我们今天对武术的概念认识,进而在这基础上按照逻辑学的要求对武术作出定义。  相似文献   

2.
浅析武术概念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武术概念是认识、研究和发展武术的起点。目前对武术概念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分歧。该文对武术的产生、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武术的本质特征,从而确立了武术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武术的概念是进行武术实践、理论研究的基础。当前武术著述、研究领域中对武术概念的认识定位较低,不能准确表述武术的本质,不能表达武术负载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文章通过对武术内容的深入研究,全面审视武术的各方面信息,提出“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施用于人体的。力的运用智慧”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武术概念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武术概念进行分析和再认识;对现行武术概念提出质疑.提出了广义武术概念和狭义武术概念,并分别给予界定。  相似文献   

5.
武术概念的逻辑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概念研究是武术理论教学和建设中的一个基本命题,武术概念及其相关术语等的规范、统一对武术运动走向世界,对武术学科理论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同时也是武术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历史上各个时期对武术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分析,并用逻辑学中的“属加种差”定义法对武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认识武术产业概念入手,阐述高校武术产业的现状,并提出高校武术产业化的可行性、高校武术产业化模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认识的深化和武术概念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其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出本质属性再经概括而形成的。武术的概念正是在人们接触、练习、传授、研究武术的过程中,通过感觉逐步地认识了武术的某些属性,而随着人们对武术感觉的积累,使人们知觉并形成印象,此时还处于对武术认识的感性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武术的各种属性进行分析,并将武术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再对其加以综合,将每个具体的武术内容抽象、概括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就撇开了武术的非本质属性,然后借助于语言的表达,逐步地形成了武术的概念。这同样是对武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武术概念的界定问题,在武术界争论已久,至今尚未定论,依然在相关刊物中进行着争论。文章依据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事物概念认识的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跳出以往研究成果中对武术概念界定的常用方法,用传统的思维观念来对植根于传统中的武术概念进行阐释。分析了当代武术界定的演变和发展,推论了当前武术概念界定应该拥有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众多武术教材中关于“武术”概念的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有关武术产生、发展过程的理论文献,对武术概念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以使武术的概念更科学、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并结合中国武术分类研究等方法,对武当山区域内所有的武术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武当山这个特定区域内,武当武术应是一个综合的、概括性的广义概念。结合中国武术常见的分类方法,我们把武当山的武术活动划分为武当民间武术、武当军事武术、武当道教武术、武当武术流派,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使人们对武当武术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文化生态视域的视角下,分别从学校武术、竞技武术、文学武术、艺术武术当中的影视武术和舞台武术以及健身武术等几个方面,对自近代以来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旨在较全面地了解武术多元化发展的具体路径,以及明确武术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缘由就是武术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术概念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历代与武术相关的各种称谓以及近现代以来武术概念的嬗变.从不同角度对武术展开剖析,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侧重提出技能的武术、体育的武术、文化的武术等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总结武术的总概念;同时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探析武术的各类子概念.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武术的价值、武术价值的本质、价值观、武术价值观的论述,说明武术的价值、武术价值观以及武术的发展与人的价值观的联系,使中华武术的价值显现越来越广阔,以期使人们对中华武术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论武术节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寻武术套路节奏的艺术特性、表现形式、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其表现的因素,更全面、客观地指导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等实践活动,以推动武术套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武术节奏,认为武术套路节奏是各种动作在快慢、刚柔、起伏、轻重、长短等要素上的对比及各种要素有一定规律的交替组合。其节奏表现受时间把握、空间认识及身体素质、基本功、精气神、编排、呼吸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美的视角重新审视武术套路节奏的表现形式、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其时间性、空间性等艺术特性有利于促进现代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论述休闲、休闲体育以及中国休闲体育,从而进一步提出:中国武术是一种中国式的休闲体育活动,休闲时代成为中国武术新时期发展的机遇期。以中国武术的健身价值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推动武术发展,利用休闲时代构筑的巨大平台大力发展武术产业。  相似文献   

16.
武术礼仪是武术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它体现了习武者尊师重道,克己复礼,遵守武术道德。文章通过传统武术礼仪及其表现形式与当代武术礼仪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得出当代武术礼文化的严重缺失,并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探究武术礼仪文化缺失的原因,为当代武术礼文化的传承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武德:矢志不渝的武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武德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育思想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武德教育渗透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武德通过"捆绑"于武术技术教学之中,使广大习武者通过技术的磨炼,把"捆绑"于技术之中的伦理道德"知识"变成"共识",把"共识"变成"常识",通过这些日用不知的常识构成控制的权利——武德,从而约束武者的行为规范。这是古今武术教育都没有变化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要求“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文件精神,为丰富课间操,传承民族文化,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并于2010年9月1号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在开展与推广学校武术操之际,我们有必要深入、全面认识、理解武术操的有关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来深入剖析学校武术操的新认识、新使命、开展学校武术操的思想与应注意的环节等若干问题,进而增强我们开展与推广武术操的责任感,明确开展武术操的使命,开展学校操持有的理念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加深我们对武术操的认识,为学校武术操顺利的进入学校提供理论性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是历史过程的积淀物和未来历史的建构物"的知识史视角,开释武术现实问题,剖析文化误读致因,澄清历史变迁脉络,纠正大众认识偏颇,回应武术技击性存续的争议。研究认为:精英知识与大众知识的文化分野,造成了武术研究者和普通民众的认知差异;学界共识难以在公众领域内推进下移,造成了专业研究和公共认识的话语断裂;知识建构的社会文化变迁,根本性地造成了思想价值观念的冲突隔阂。从知识、文化、认识、思想方面,归结中国武术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1)立足当下的困境与矛盾,存在武术"是什么"的概念分歧问题;(2)着眼历史的发展与源起,存在武术"有什么"的文化误读问题;(3)着力于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存在武术"做什么"的价值旨归问题;(4)落脚于观念澄清与认识纠偏,存在武术"为什么"的哲思缺失问题。提出四点见解:(1)武术概念应建立历史全局观和现代认识论相结合的整体理解,做到深入浅出;(2)武术文化应围绕本质内涵的知识考古进行文化叙事的多维解释,做到具象生动;(3)武术价值应创造转化"救世之患,急人之难"的爱国尚武的传统价值,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武术"立德树人,练以成人"的当代教育价值,做到育人传统与时代需求相结合;(4)武术思想应形成转识成智的生活化的哲学反思,力求体现经世致用思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