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关于该问题存在肯定论、中立论、否定论三种观点。肯定论者认为我国古代存在行政法体系;中立论者认为我国古代存在行政法律规范,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否定论者认为行政法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引入中国才得以生根发芽。三种观点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学派对"行政法"的理解有所不同。本文从历史与法律文化视角出发,对中国有无行政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冯健仪 《职业圈》2014,(33):23-24
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鹤山供电局针时存在的不良之风多锤出击,打出三基工程治“庸”、绩效考核治“懒”、严纪律和塑信念治“散”、八项规定治“奢”的组合拳,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务实为民、聚力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曾华 《文化学刊》2009,(2):122-126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考试制度,存在时间达1300多年,为古代选官与选才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西方公务员制度则是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的选官制度,它与科举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独特之处。借鉴科举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对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官吏治理思想可从君臣之道、官吏选拔、官吏任职与官吏监督四个方面去认识。帝王享有国家最高权力而官吏协助帝王维护统治的君臣之道是古代中国官吏治理的理论基础,帝王通过面谈或者试用等方式选拔合适的官吏来协助自己治国是古代中国官吏治理的根本前提,帝王为官吏任职所制定的要求及所确立的权力与责任边界是古代中国官吏治理的核心内容,帝王控制与评判官吏行为而形成的官吏监督体系是古代中国官吏治理的制度保障。古代中国官吏治理思想既包含积极的理念,也存在消极的观点,只有辩证地对待这一思想,才能使其在当代中国发挥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道路坎坷曲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法律意识淡漠和行政文化缺失。在现代化背景下,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让人们遵纪守法、严格执法,善于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首要任务。笔者从行政文化方面入手,阐述行政文化的传统特征,提出重构现代行政文化的必要性与途径;从政府和民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法治行政合作两方面提出现代化背景下国家行政法理论基础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探讨了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内涵和特点,然后详细分析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内外部因紊分析了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体系、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强化会计监督、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等三大对策确保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边海英 《职业圈》2013,(3):96-96
现代企业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按照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结合我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公法的很多制度、观念和理论在西方社会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产生了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制、分权、"宪政"等重要公法制度,这些公法制度广泛涉及了国家权力的配置、国家权力的归属、国家权力与公民的关系等等一些基础性公法规定,反映了古代西方社会国家权力法制化的实践水平和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为党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企业在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党群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党群工作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本文重点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现状进行了梳理,就如何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群工作模式提出对策建议,为国有企业开展党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在当今现代社会亦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本文主要分析了儒家治道思想要义,并从仁政思想有助于推进治国理政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德治精神是国家治理中的思想源泉、修身思想有助于培养公共管理者的素质三方面具体探讨了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刘章 《职业圈》2011,(29):137-138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西方听证制度最早的法律基础起源于英国普通法中自然公正原则。在行政法上,自然公正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任何行政权力机关在行使权力可能损害到别人利益时,必须听取相对人的意见,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二是任何人或机关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就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合理、有效地制作和实施行政决定,公开举行由全部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  相似文献   

12.
张旭日 《职业圈》2007,(4S):11-12
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完备,从秦汉到隋唐以至明清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具有监察渐与行政分离、职权逐步扩大、法规日趋完善、极端重视地方监察等特点,对当前完善行政监督体制、建设行政文明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颐 《文化学刊》2014,(4):4-12
本文以《日本国志》的遭遇、海军军费被挪作他用为切入点,对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文化观念、国家制度建设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此时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军事体制等几个重要方面,日本已基本完成现代国家建构,而中国仍处于前现代国家。所以,甲午战争时中国是“非现代国家”,而日本已是“现代国家”,中国惨败,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日本国志》的遭遇、海军军费被挪作他用为切入点,对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文化观念、国家制度建设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此时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军事体制等几个重要方面,日本已基本完成现代国家建构,而中国仍处于前现代国家。所以,甲午战争时中国是"非现代国家",而日本已是"现代国家",中国惨败,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国家层面关于大学的制度安排,另一个就是大学自身层面的内部制度设计。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协调、规范大学组织的各种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有效地适应一系列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它既反映大学自身的发展状况,又反映时代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礼教是什么?是"吃人"的制度,还是一种文明进步?本文认为,礼教是超越宗教文明,以道设教所发展出来的高级阶段文明,是教仁义礼智之教,圣人教化天下的人性教典,是一套完备的政治礼仪制度。几千年来的盛衰治乱,西方从来没离开过宗教,中国从来没离开过礼教:礼教兴,则天下治;礼教废,则天下乱;无礼教,则无以为治。近现代中国虽引入了西方科教文明,然由于它在知识论和价值论上存在着两大坎陷,不但没有建立起现代文明与法则秩序,反而带来生态与精神两大危机,及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17.
向心性空间图式在西方的空间哲学中体现为舒尔茨的“场所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表现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天人同构”的环境观。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中的体现反映于传统舆图。以天津市和西安市为例,分别统计其在古代和现代所具有地标的类型属性和空间结构,挖掘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在中国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中表现的异同。结论显示:地标的配置向可参与性、视觉刺激性和多元复合性演变,并且地标的拓扑向心性、层级性和复合性之间存在着关联。结论以期揭示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和城市建设规律,为当代历史街区保护提供参考,并探索中国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在现代城市中的转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议如何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企业实行最优化经营管理,有效地组织各项经济活动和应运各项资金,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保证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会计监督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19.
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不仅是本世纪以来瑞典最杰出的学者,也是西方世界最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以毕生精力研治中国文化,尤其致力于汉语音韵训诂的探究,他花费数十年时间,根据古代韵书、韵图和现代汉语方言,以及日本、越南、朝鲜诸国语言中汉语借词的译音,重新构拟了以唐代长安方言为基础的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此外,他以不倦的热情,涉猎了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在青铜器研究、古籍整理与译介、古代文献辨伪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科学方法和思想观念对同时代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合规管理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开展合规管理不仅是实现依法治企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文章从国有企业开展合规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合规企业文化、完善合规企业制度体系、建立合规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几方面论述了如何落实新时代国有企业合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