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贷款违约是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学生贷款违约日益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学生之所以违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参与主体可能因其立场、利益和处境的差异而对违约有其不同的观察方式与不同的理解.通过对学生贷款的参与者,即学生、高校(教师)和经办银行的深度调研发现,大学毕业生的经济收入状况、借款者的还贷意愿和社会信用环境是影响贷款违约的主要因素,而大学毕业生的经济收入水平则是最核心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由于还贷违约状况严重,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面临“惜贷”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缺陷。因此,应采取建立多层次的助学体系、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及贷款违约的事后补救机制等措施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模糊算法的大学生征信评级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高校助学贷款业务以来,我国助学贷款的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发展遭遇到了巨大的信用瓶颈.故本文设计了基于改进模糊算法的高校助学贷款信用评级模型.通过对湖南大学、中南林业、湖南财专、湖南涉外四所高校开展调查问卷,取得了172个贷款学生的样本,然后应用此模型对其进行了信用评级.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低信用评级学生状况与学生违约状况基本吻合的结论,同时探讨了对学生信用评级有重大影响的因子,并在文章的最后为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风险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违约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处于起步阶段,违约风险过高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常运行.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的违约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贷款的偿还违约风险问题一直是阻碍资助政策顺利运行的关键,其中学生还款拖欠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寻形成学生贷款拖欠违约行为的主要成因。针对学生个体和家庭特征、在校期间特征、就业与收入状况中不同因素对拖欠行为的影响,提出防范国家助学贷款拖欠"高危人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出现高违约率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诚信缺失与实际困难,银行和高校的制度缺陷与人力投入不足.可考虑的解决的对策是,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加强助学贷款工作的人力配置,加强制度创新,调动还贷积极性,加强预防违约的硬约束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贷款是我国学生资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贷款包含着贷款发放与贷款回收的双向流程,发放贷款是化解贫困学生经济拮据难题的具体措施;而回收借款则是确保助学贷款良性循环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高校德育以借款学生为载体的一种德育效果延展的方式,体现了选择式道德教育的理念。目前,学生贷款违约现象妨碍了学生资助事业发展,从贷款回收角度分析学生贷款违约的现状及其原因,并运用德育理论剖析回收制度的现代德育价值,可以提出健全学生贷款回收制度的理论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违约行为,大学生还款率逐年降低.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的不平等,还款制度的设计缺陷,以及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成为大学生违约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体系,完善助学贷款偿还法律制度,健全社会信用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教改探索     
《教育》2006,(7)
助学贷款“违约生曝光”要慎行助学贷款学生到期未归还贷款怎么办?教育部有关人士日前称,将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严重违约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毕业学校等信息。张树义在3月8日《新京报》上发表评论说,不可否认,学生大量违约几乎拖垮了助学贷款制度,因为对严重违约学生进行必要惩戒确实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何为“严重违约”?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由于高校规模扩大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进行了改革。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多,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实现教育公平,我国相继出台了有关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但是违约问题阻碍了助学贷款的发展,本文对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