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西服袖口下侧何以要钉三颗钮扣?●杨佐瑞西服袖口下侧钉有三颗钮扣,来源于法国。1795年11月,法国进入督政府统治时期。督政府为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1796年督政府派遣军队,攻打反法同盟成员之一的奥地利帝国,任命拿破仑为南路军总司...  相似文献   

2.
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 说明: 1.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稚各宾派,革命不断高涨,稚各宾派统治时期处于高潮。 2.热月政变后,法国进入督政府统治时期,结束了稚各宾派的恐怖政策,恢复了正常统治秩序。 3.两个虚线箭头,指出了法国革命不断高涨的原因:内因是人民起义不断推动,外因是外国干涉。 4.法国大革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飞跃。夔彝熬奥石‘石丽丽而面而而‘丽孤面石蘸赢赢只赢燕石瓜蔽蕊石二下二万下万,-;-一一--一一-—一—法国大革命图解@陈蒋平$浙江省磐安中学!322300~~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督政府的建制,比较客观地分析了督政府在法国大革命中消除内乱、稳定国际环境所起的历史作用,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13,(12):72-72,F0003
1796年,督政府决定,首先要对奥国实施有力的打击,并把奥国的首都维也纳作为攻占的目标。这时,拿破仑根据自己对形势的分析,推出了一个从法国南部进攻北部意大利的作战计划。督政府采纳了这个计划,同意把一部分兵力投入到意大利北部战场,  相似文献   

5.
法国大革命的督政府治前期,粉碎了第一次反法联盟,对工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其原因主要是:对内进行政治、经济改革、重建和恢复了国内政治经济秩序;反法联盟各国内部矛盾和困难重度;制定了切 行的首先败奥地利、然后佯攻英国、顺利进攻魂及的战略战术,在所占领国实行民主改革,任人唯贤,特别是拿破仑为督政府对外战争做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秋千政策”是人们对法国大革命后督政府(1795—1799年)统治政策的生动比喻和尖锐嘲讽。顾名思义,“秋千政策”的基本特征是优柔寡断,看风使舵,左右摇摆,缺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它反映了督政府统治的不稳固,并加速了督政府的垮台。督政府成立初,由于投机倒把活动猖撅,国内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指券贬值,物价飞涨,尤其粮食供应紧张。下层人民不满情绪加强,残存的雅各宾派重新活跃,万神俱乐部成为民主派活动的中心。与此同时,以空想共产主义者巴贝夫为首的平等派积极策划暴动,准备推翻督政府,建立“平等共和国”。成立不到半年的督政府,被民主和革命的力  相似文献   

7.
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耶斯(E m nane Joseph sieys,1748-1836年)是法国大革命中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的理论家、督政府和执政府时期的政治家.他从1789年开始投身于大革命,历经数十年的政治风云变幻,亲眼看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他是大革命前期那些杰出人物中极少幸存者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宏观监督与微观监督相结合 宏观监督是保证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在教育领域里的贯彻与实施,也就是大政方针的管理与监督,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宗旨。微观监督是对教育的某一方面或一个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宏观方面看,应督促下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法促教,侬法治教,并进行实际的监察,加强宏观监控。要督下级政府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促进《义务教育法》的贯彻与实施;要督教育投入到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督教师待遇的落实,不  相似文献   

9.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革命初期,小皮特政府采取了中立政策;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英国由中立走向干涉;至1793年,英国成为反对法国革命的英、普、奥军事同盟的主要组织者。本文拟对小皮特政府对法国大革命由中立转向干涉的原因进行分析,借此了解当时英国对外政策的特征,给我们提供某些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0.
塔列朗一生经历了路易十六时期的波旁王朝、法国大革命、督政府时期、拿破仑时代、复辟的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并且在这些急遮动荡的政权变革中屡屡出任高官,是为六朝重臣,被称为“不倒翁”和“政治变色龙”。拿破仑曾大骂这个不忠实的臣子:“只要有人肯买,他可以把他任何可以出卖的人卖掉。”“他无耻之极,是穿丝袜的狗。”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至1830年七月革命,  相似文献   

11.
北魏作为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除了原有的祭拜自然神之外,接受了汉族的一些文化传统。统治者祭拜境内的名山大川,普通百姓则祭拜本地的名山。为了赢得中原民众对其政权的认同,从定都盛乐开始,鲜卑族就不断地以汉族历史上的名人作为祭拜对象。  相似文献   

12.
从时代背景出发,对近代早期(1492--1647年)欧洲战争的原因进行了归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94次战争的原因所进行的统计揭示了如下事实:在近代早期的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领土问题和霸权/征服问题,接下来依次是宗教、争夺权力、民族、商业/航海、争夺殖民地、阶级压迫、政权自主生存、安全/均势、王位继承、荣誉/威望、抢劫财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出口退税法律制度在促进出口、平衡国际收支、调节经济结构、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推动外贸体制和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针对我国高额贸易顺差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有学者质疑出口退税制度是否应该继续存在下去。时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出口退税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出口退税法律制度的必要性,找出出口退税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元代的系官工匠 ,部分来源于早期征服过程中的俘虏 ,部分接收自南宋官手工业的工匠 ,均通过匠籍制度加以维系。元代系官匠户数目庞大 ,专业化程度高 ,是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体。虽然其身份管理严格 ,但在户籍赋役制度确立后 ,大多数系官匠户的待遇处境较一般民户为优 ,并不是毫无人身自由的工奴  相似文献   

15.
以比较的视角从中西经典海洋文学为出发点,对中西海洋文学的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1.寄托人生感悟;2.海洋神话;3.人类征服自然;4.海盗。认为,中西海洋文学在主题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在征服自然和海盗两个主题方面,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相比,主题深度和广度远不及西方文学或有根本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路遥在其短暂的四十三年人生中,优秀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等超越他的生命而流传,他甘为理想奋斗、吃苦、献身的博大胸怀和坚忍不拔的人格力量对读者产生了、并仍在继续产生着深刻的精神影响。他的这些人格魅力和作品影响主要源于其创作和生活中的征服心理。从他创作小说、改变生存环境、追求爱情三方面来探析他那种不服输的征服心理。  相似文献   

17.
以大航海时代为崭新视角,从征服海洋、荒岛、异族和自我四个方面去解读海洋文学《鲁滨逊漂流记》中资本家所具有的征服意识。英国四面环海的独特地理优势以及新航道的开辟,造就了一批新兴资产阶级,他们有着剥削和掠夺的本性,并企图征服全世界的野心。同时也褒扬了鲁滨逊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拼搏意识以及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取其精华,将其精神财富转化为青年大学生学习借鉴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8.
唐宏刚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108-109,114
中世纪一直被称作是"黑暗的时代"。和西欧大陆的国家一样,由于受到基督教原罪说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英国妇女的地位也很低,很少受到系统的教育。然而到中世纪后期特别是13、14世纪以后,妇女在经济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提高,圣母崇拜在整个西欧地区的盛行,新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使得英国妇女受教育状况的改善变得必要和可能了。英国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其英国社会及其后来为自身解放进行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大,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问题再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渐进式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0.
1536至1542年间,明朝对安南莫氏的政策经历了一个由征讨到承认的过程,明朝中央出于朝贡制度的考虑,为保持安南后黎朝正统性的延续,提出要对篡权的莫氏予以打击,以讨伐莫氏的“叛逆”之罪。一些地方官员从明朝的国力和宗藩关系的角度考虑,实际采取了扶黎讨莫政策。但由于明朝与黎氏相隔甚远,难以操作,最后明朝只得采取和平手段,以逼迫莫氏投降的方式,承认了莫氏政权在安南北方的“合法”地位,重交换机建立起中越宗藩朝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