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解释的现象还不少。考试时,有的教师对词语解释的要求也过死。这种情况值得研究。我们知道,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词语教学是讲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词义教学又是重要的一环。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义,就无法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掌握词义又是一件很细致的事情。解释词语要力求简明而确切,不要用学生不懂的词语去解释词语。有的老师习惯于把需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枯燥的,但也有很多方法能理解词语。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词语理解,很多教师通常以字典的解释为主,让学生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死记硬背词语意思,不能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说话、写作时出现了语言干瘪贫乏,甚至词不达意的现象,甚至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由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少,学生的阅读量有一定的限度,学生要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也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减轻学生心中对文言文的恐惧感,培养其学习兴趣,尽快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知识的距离,我们在教学中采取古今汉语联系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怎样联系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新探。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有了,但它们的某些词语的用法,却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它,把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联系起来,学生是能理解的。如:《桃花源记》一文中,“自云…  相似文献   

4.
张瑾 《湖南教育》2004,(5):30-30
变“理解下面词语”为“通过不同方式来理解你不理解的词语”。“理解下面词语”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文中教师认为学生需要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进行理解。而“通过不同方式理解课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首先在对词语的选择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词语选择,就满足了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其二,对词语理解的方式也多样化。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直接问老师、问同学等,都能达到理解目的。其三,对词语解释的方式也多样化了。学生根据自身体验来解释,如用词语造句,找出该词语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用手势、动作来解释等。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将一篇精彩的文章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话,那么,文章中那些丰富多彩的词语就好比树上生机勃勃的绿叶。有了词语的“绿叶”,大树才有其蓬勃的生命;同时,只有与树枝、枝干紧紧相连,词语的绿叶才能闪烁生命的光彩。因此,所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叶”与文章的“枝、干”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准确地把握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那么如何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本文想就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有关词语解释的内容,谈一谈如何解释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在近几年全…  相似文献   

6.
释词是小语教学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教学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一遇到生词,就让学生查阅字词典,生硬地让学生理解,这样做效果自然不佳。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词语要采用不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从各个方面进行总结,才能对词语理解得更加透彻。现结合自己教学谈一点体会。一、实物演示、启发理解《草原》一文中,“草原上行车很洒脱”一句中的“洒脱”一词,词典上这样解释:“举止自然,不拘束。”若直接这样解释给学生。学生对“举止”  相似文献   

7.
词语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环节。词语训练应按照理解训练、积累训练、运用训练三个层次进行。一、理解训练理解是运用的基础,理解正确了,运用才可能准确生动。教学中,要学生能正确理解词语,就得让他们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除查字(词)典外,常用的有如下两种。1.比较理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比较”是一种形象可感的训练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具体做法有:()换词比较理解。即用动词去替换课文中的甲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其异同和效果。例如(可爱的草…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下面是我在指导学生解释《将相和》中“负荆请罪”一词的做法.一、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弄清字义,在“负荆请罪”这个词语中,“负”与“荆”两个字是较难理解的.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负”是个多义字,这里应解释为“背着”“荆”是一种落叶灌木,是古时用来打人的一种刑具,应解释为“荆条”.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字,就为理解整个词语打下了基础.二、读课文,以句解词.待学生弄懂了词语中的关键字后,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找出能具体说明“负荆请罪”的一句话,划上“~~~”.学生较快地找准了这句话:“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  相似文献   

9.
一、词语解析词语解析不是简单地解释词语,而是对每个造句用词都尽量把词的语素意义讲清楚,把词语解释得通俗易懂,并列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学生通过词语辨析,对造句用词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造句就有了把握。比如用“欢呼”一词造句,先给学生分析“欢”是。“高兴快乐”,“呼”  相似文献   

10.
词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作用。”在教学中,我除教会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外,还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及认识它在课文中的作用。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多词语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领会其确切含义。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讲解词语,而要把词语放到文章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卜文中的“折磨”一词时,我先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联系描写“小萝卜头…  相似文献   

11.
翻开小学语文试卷,你便会轻易地找到“解释词语”这一项考题,总会发现“解释词语”这四个字前,出现“联系上下文”。这是在启发学生,要通过“联系上下文”这一方法来解释词语,给学生指出了答题方法。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理解词语,就是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相似文献   

12.
谈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这个环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怎样解释词语呢?要准确解释词语,既要掌握解释的原则,又要掌握解释的方法.解释词语的原则(1)要观点正确在解释有关意识形态的词语时,应该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用正确的政治观点去解释它.例如“苏维埃”一词,有人解释为“俄国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创造出来的,是现在苏联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这样解释,就不够准确.这个词比较恰切的解释,应该是“原为列宁、斯大林领导建立的苏联政权的组织形式”.这样,才能把列宁、斯大林时代的“苏维埃”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之流所标榜的“苏维埃”区别开来.“伎俩”一词,有人解释为“随机应变的才能”.这样解释也犯了褒贬倒置的毛病.按照这个解释,阶级敌人进行破坏时  相似文献   

13.
一、词语理解是基础词语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见识少,知识面窄,理解力差,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文中的一些词语常常难以理解,倘若一味依靠教师讲解,或照搬工具书上的解释,学生只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地理解,并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明白,是我们低年级老师要去思考的。根据孩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预习课文、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很可能遇到陌生的词语,这就需要教师解释。为使学生快速地掌握生词,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利用直观教具或借助教师的表情、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解释“横断面”时,可以借助黑板画来说明;解释“倾听”一类的词语时可以借助表情、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二、用解释加举例的方法来说明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如:“动员”的一种解释是发动人参加某  相似文献   

15.
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词语借助于《词语解释》《词语手册》等课外辅导材料来实现的现象比较多。 学生如果对课外辅导书籍过于依赖.势必导致学生自主理解词语能力的降低。让学生学习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理解词语的兴趣,无疑是教师们应该积极努力的方向。以下是几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体验的时机和快乐。下面结合课堂教学略作说明。在词语中学习体验。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一篇课文中的词语整合起来的词语去理解和应用,在合成运用中加深对词的体验和感知。如陈钟梁老师在教《背影》第一段时是这么做的:先讲“祸不单行”、“奔丧”、“变卖典质”、“惨淡”、“赋闲”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根据意思默写词语,再让学生用有关词语复述课文。这样依托课文内容,不仅时间利用率比较高,积累了词语,而且让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体验了作者的心境,语言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相似文献   

17.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辨析词语时,巧妙地运用“替换比较”,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可以发展其语言,训练其思维,陶冶其情操。 一、通过“替换比较”,深入理解词义 课文中词语的用法之妙,学生往往一时难以把握。如果运用“替换比较”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提高其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释词六法     
一、演示释词法理解象声词或某些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 ,无需用口头解释或书面解释 ,只需演示一下就行。例如第十册《田忌赛马》中的“目瞪口呆”这个词 ,只要老师当众演示一下 ,学生就知道这个词是“受惊而发愣”的意思 ,然后再多叫几个学生进行演示 ,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这样释词 ,形象生动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看图释词法有些词语可借助课文插图去理解。例如第六册古诗《小儿垂钓》中的“蓬头”、“稚子”、“垂纶”等 ,只要老师指导学生去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学生不难发现 ,“蓬头”指头发散乱 ,“稚子”指小孩 ,“垂纶”指钓鱼…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过的常用词语,学生要“大部分会运用”。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大量词语,能读、会默、能解释的不少,真正能在自己说、写的语言实践中运用的却不多。词语教学并没有真正“到位”。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益?根本出路就在于改进词语教学,重视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课堂上先让学生读一读、再写一写、最后说一说,这样就算完成词语教学的任务了.其实,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的词语是枯燥的,是无味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运用多种方法,拓展词语教学的“三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