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篮球运动员罚球时的心理问题及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心理因素对罚球命中率所起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心理训练的控制与练习方法。以此强化罚球训练中心理控制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罚球命中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篮球比赛中执行罚球时的心理状态及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罚球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一个组成部分,罚球命中率的高低对篮球比赛胜负影响很大。通过对罚球时各种心理状态进行剖析,从而找出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各种因素及最佳训练模式,为教练员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实验研究静眼训练对篮球专修罚球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罚球命中率和技术测评差异具有显著性,静眼训练对提高罚球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入研究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篮坛,在罚球线上决定胜负的场面越来越多,对此时的罚球者来说,心理素质的高低往往起着比技术更重要的决定作用。在比赛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心理作用。因此,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训练,是提高罚球命中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篮球罚球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1年全国女篮甲级联赛中罚球情况的现场观察统计,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重大比赛的罚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中国男、女篮球队与世界强队在罚球水平上的差距,揭示了罚球的系列特征及其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从而建议重视罚球训练,提高罚球命中率。  相似文献   

6.
现代篮球比赛中,对抗性越来越强,犯规次数也相应增加。在犯规后的罚球中,肌肉本体感觉对命中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重视罚球命中率的训练,提高篮球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  相似文献   

7.
罚球是篮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从规则上看:违反体育道德、取消比赛资格、技术犯规、全队每半时累计7次以上的犯规都要进行罚球;从现代篮球比赛实况看,比赛节奏加快,激烈对抗程度明显提高.场上队员罚球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由此可见罚球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比分相近的时候,罚球的命中率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罚球心理稳定性诊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稳定性程度及其影响罚球命中率的效果进行定量诊断与分析,找出本队运动员罚球心理一般规律和个别差异,探寻提高罚球心理稳定性和命中率的有效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浅析影响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影响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比赛时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因素有:(1)缺乏自信心,自控能力差;(2)情绪焦虑紧张;(3)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4)不适宜的兴奋水平。  相似文献   

10.
浅析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1990年北京亚运会女篮预决赛以及第11届亚洲女篮锦标赛临场技术统计,仅就心理因素对罚球命中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合理的篮球罚篮期末考试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广东药科大学篮球选项班586名男生的两轮罚篮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轮罚篮结果的命中个数分布有差异(秩和检验结果:Z=24.410,P<0.001),整体而言,在第二轮罚篮考试中,命中个数更多;配对t检验结果验证了学生们两轮罚篮考试的结果有差别(t=12.804,P<0.001),从个体上而言,第二轮结果普遍优于第一轮;配对卡方检验结果提示两轮罚篮成绩有关联(χ2=147.800,P<0.001)。因此,在排除第一轮考试发挥不稳定的因素后,经过两轮考试基本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建议普通大学生篮球罚篮期末考试采用2轮测试,以绩优成绩为准的办法进行。  相似文献   

12.
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球队64场比赛143个进球的主要时段、射门得分区域、进球进攻形式、进球方式、射门部位及进球队员的位置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场均进球数较往届相比呈下降趋势;下半时进球数高于上半时,尤其是临近比赛结束阶段进球数最多;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场中路罚球区内;中路进攻和定位球进攻是创造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进球方式以直接射门为主;射门部位大多是脚射,特别是右脚;前锋队员是主要得分选手。  相似文献   

13.
室内五人制足球世界杯前四名球队射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8年世界杯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前四名球队射门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前四名球队罚球区内的射门次数虽少,但成功率很高;直接射和间接射运用数字相差不大,间接射主要带射;罚球区外射门主要部位是脚背正面和脚内侧,罚球区内射门部位主要是脚内侧;形成射门的协助与方式主要以传切配合为主,定位球主要以角球为主,同时前四名球队更加注重运用区域防守战术,各队员之间配合相对比较默契。  相似文献   

14.
国家女子水球运动员大力射门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门动作技术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得分,罚球射门动作是许多种射门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罚球射门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水球射门技术训练具有指导意义.采用三维定点摄像的方法,运用JVC-3000常速摄影机、视讯录像解析系统,对我国女子水球国家队8名运动员罚球时射门动作过程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通过对射门时上肢动作技术的运动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上肢在做罚球射门动作时的空间运动规律与特征,对我国女子水球国家队8名运动员的罚球射门动作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诊断.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我国CBA前八名各俱乐部中锋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场次等多项指标进行研究。发现: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年龄与场均得分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场次与场均得分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两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两分球命中率和场均得分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三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呈显著性相关,罚球命中率和场均得分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两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以及场均得分和球队名次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前场篮板球与扣篮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前场篮板球与助攻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前场篮板球、扣篮、助攻和名次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后场篮板球与盖帽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后场篮板球与抢断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抢断与盖帽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后场篮板球、盖帽以及抢断与名次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被侵与犯规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被侵与失误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犯规与失误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被侵、犯规、失误与名次之间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篮球后撤步投篮技术运用的规律进行探讨,同时在此基础上,就后撤步投篮技术在运用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后撤步投篮技术运用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竞技水平的篮球比赛中,球员使用的投篮方式也有着差别,它们受球员位置、投篮距离和投篮角度的等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五种不同竞技水平篮球比赛的投篮方式的研究,调查它们中的投篮方式、投篮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结果显示:成人比赛和青少年比赛之间的投篮方式差距较大;青少年比赛中相对较多的投篮出手是以单脚起跳或单脚站立执行和相对较多的投篮不能被归类,青少年比赛中还会出现较多的运球或内切到篮下完成.在NBA中由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较好,与欧洲联赛和CBA相比,扣篮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勾手出现的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对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和2000年欧洲杯足球赛共36粒点球入球,从射门区域,守门员扑球方向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当今足坛点球入球角度的趋势及守门员扑球特点,探讨如何提高足球运动员点球进球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摘要:将世界高水平五人制足球比赛的进球作为研究对象,把进球的方式、时间、区域、队员所处状态等几个方面作为研究内容,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对2016年之前的7届室内五人制足球世界杯2093个进球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另外对第7届室内五人制足球世界杯和亚洲杯共521个进球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旨在从专项特征的角度概括出五人制足球比赛中进球得分的基本规律。结论:禁区是比赛中进球得分的主要区域;比赛临近结束阶段,得失分变化更加明显,主要是比赛双方依据临场比分的情况,经常做出针对性的战术调整使双方进失球出现更多;禁区内得分多以脚内侧推射为主,禁区外得分多以脚背正面大力射门为主;小组配合是进球前主要进攻组织形式,多以2-3人间的传球-跑位配合为主;完成射门得分的高效进攻具有简练性,快速性、准确性的战术特征;队员进球得分时身体多处于中速运动和弱对抗状态下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