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家都知道,力量和速度是跳远运动员的主要素质,如何发展这些身体素质?我曾了解过湖南的教练员,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半年(1958年12月——1959年6月)的时间内,曾将跳远成绩由6.14米提高到7.12米.现把他们在训练中采用的主要练习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忠于1979年10月入我院运动系,他曾在第四届全运会少年组比赛中以7.05米的成绩获跳远第一名(百米成绩11″2).1983年,他跳远为7.86米,百公尺是10″6.李忠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门课程外,比较系统地进行了专项训练.一、入学前的训练情况及其本身的条件李忠1962年生,1976年接触训练,1978年开始系统地训练.在这期间,李忠  相似文献   

3.
跳远运动是由助跑开始转入抛物运动的。跳远成绩的好坏,初速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跳远运动员都努力提高快速助跑的能力,为提高跳远成绩提供条件。从世界跳远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自60年代以来,当时的世界冠军或世界纪录创造者,他们都具备了相当高的短跑水平,百米成绩都达到]0’把左右。特别是刘易斯.在百米和跳远比赛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绩:199年在第三届世界m径锦标赛卜以9吧6政白米纪录,1992年在第25届奥运会L获跳远冠军。我们近几年对学生课余跳远训练,也主要抓速度的提高,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每年都得到一定的提…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技术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存在从事专项训练早、达到最高成绩年龄小、保持高水平成绩年限短和运动员退役早等问题;踏板速度慢、垂直速度相对较小和腾起角度偏小,是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今后训练中应解决的重要课题.应运用有效力量训练手段加强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增强运动员在高速助跑的快速起跳能力.  相似文献   

5.
周瑶  王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67-1570
运用趋势外推预测、组合预测等方法,以奥运会、全运会、刘翔与其主要对手110米跨栏跑成绩为研究对象,从刘翔2008年奥运会成绩趋势预测、刘翔与主要对手的竞争实力比较、我国跨栏成绩发展水平与奥运会成绩发展趋势比较、2008年奥运会本土参赛优势效应等四个方面分析了2008年奥运会刘翔的竞争实力,经过综合分析,刘翔2008年奥运会跨栏跑成绩时间将低于12.95 s,刘翔大有可能卫冕2008年奥运会110 m跨栏比赛冠军.根据预测分析,在备战中应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成绩稳定性、合理运用本土参赛优势与提高国内110米跨栏跑整体水平对刘翔2008年奥运会的高水平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灰色理论对我国110m跨栏优秀运动员刘翔的身体素质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100m跑和60m跨栏属于影响运动成绩的“大类”;(2)60m跨栏是提高110m栏运动员专项素质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3)刘翔的专项身体素质结构较协调。如果杠铃全蹲和立定十级跳远同其他素质能更加协调地同步增长,则刘翔当时的成绩会有更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徐光飞个子小,身高只有1.60米,与当代100米栏优秀运动员的身材要求(优秀女子跨栏运动员的身高为1.70米以上)相差十公分。但是徐的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较好,又有较强的爆发力和具有勇于取胜的意志品质,弥补了身材的不足。经过半年的刻苦训练,100米栏成绩从14″6提高到14″1,比赛最好成绩达到14″。获得1982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100米栏冠军。为了便于分析,先从徐光飞的身体素质和跨栏技术基础与我省其他优秀运动员作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对110米跨栏跑作了分期分析.肯定了各个时期的技术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10米跨栏跑发展趋势,提高跑速、良好的节奏、合理的过程技术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110米跨栏跑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有记载的第一个男子跳远世界纪录,是英国选手麦切尔于1864年创造的,成绩是5.48米.1874年,爱尔兰选手兰恩跳到了7.05米,成为世界田坛上第一个跳过7米"大关"的人.在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上,正式设立了跳远项目,美国选手克拉克以6.35米获得了冠军.国际业余田联公布的第一个跳远世界纪录,是爱尔兰选手奥康纳在1901年5月创造的7.61米.在这以前,采用的都是蹲踞式.日本名手南部忠平,在1931年创造了7.98米的世界纪录,他首创了挺身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跨栏跳远铅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为了解优秀田径运动员体成分特征,为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和今后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和统计方法,对备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家田径集训队等男、女运动员共156人进行研究,得出跨栏、跳远、铅球运动员的项目特征并建立三个项目男女运动员影响专项成绩的六条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刘华金破100米栏亚洲纪录时的跨栏步技术及跑速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女子100米栏运动员刘华金破亚洲纪录(12″89的成绩)时的跨栏步技术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用扫描摄像的方法记录了同次跨栏跑的全过程,用录像解析方法获得全程分段速度。研究结果揭示了刘跨栏步技术特征、技术上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提供了一份评价、诊断跨栏步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系统,可为跨栏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与世界男子100米跑、110米栏、跳远三个项目1974~1994年前十名平均成绩与最好成绩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三个项目二十年来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与动态特征,证实了我国100米跑落后于跳远、110米栏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中的各个年龄组男女生50米跑和跳远两个项目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抽查哪个年龄组,如该年龄组男女生50米跑成绩相等时,则男生的跳远成绩好于女生;男女生跳远成绩相等时,女生的50米跑成绩好于男生。详见《锻炼标准》中的10岁男女生(小学四年级)评分表(60分以上)。如,男女50米跑成绩都是9秒时,男生跳远成绩是2.94米,女生是2.84米;如,男女生跳远成绩都是3.06米时,则男生50米跑成绩是8秒7,而女生是8秒6。  相似文献   

14.
论心理技能训练在青少年跨栏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栏比赛中,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对比赛成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分析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跨栏运动员比赛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心理变化的因素,为青少年跨栏训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明近几年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步的原因,为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收集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许滨的各项训练和比赛技术参数,从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及绝对速度、助跑最后10m和助跑利用率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许滨的专项成绩.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把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如鲍威尔、比蒙、黄庚等参数与许滨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许滨在内的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后10 m速度的平均值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结论:由于助跑速度利用率偏高,绝对速度太小而导致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跳远专项成绩无法更进一步得到提高,由此告诫我国的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应着重加强哪些训练等注意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与速度、距离、角度和角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动作运动学特点,为跳远科学训练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德国SIMI—Mo-tion9.01三维录像系统分析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决赛录像,比较了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运动学参数,将国内(n=7)跳远成绩与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助跑阶段:国内组倒6米平均速度、倒2步速度、倒1步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倒3步步长、倒2步步长均值非常显著小于国外组(P<0.01).倒11米-倒6米的平均速度、倒6米内平均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倒1步速度、倒2步速度与成绩呈高度显著正相关;(2)起跳阶段:国内组着板角、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和腾起垂直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而水平速度损失率显著大于国外组(P<0.05).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腾起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而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与成绩呈低度显著正相关,起跳时间与成绩呈高度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起跳前步长、步速、着板角,提高起跳过程摆动腿摆动角速度、腾起垂直速度,降低水平速度损失率是提高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重要运动学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中,解放军选手张启山凌空一跃,创造了7.53米的优异成绩,刷新了7.39米的全国纪录,比十六届奥运会第三名的成绩还多5厘米.张启山同志是一个身体发展比较全面的运动员,身高1.75米,体重71-72公斤,1952年参加足球运动,后改练田径,他的百米成绩在国内来说是比较好的,曾经达到过10秒8,而且还是跳高一级运动员,立定跳远成绩是3.10米,立定三级跳远8.60米,挺举100公斤.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劲足,意志品质顽强,创造纪录的这次比赛是在雨天进行的,场地潮  相似文献   

18.
何仲涛出生于1962年9月,身高1.79米,1979年9月考入我院,选入院代表队跳远组训练,多次刷新院、市纪录,是我院和成都市的跳远纪录保持者。1982年5月,参加了在广汉举行的全国田径分区赛,以7.10米的成绩获得跳远第二名;1983年5月,参加在昆明举行的  相似文献   

19.
跨栏的早期专门化训练,促进了跨栏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运动员在少年期就能表现较高的运动成绩。少年跨栏运动员早出成绩,固然可喜,但如何不使运动成绩昙花一现呢?也就是说,如何使运动员既要在少年期表现高水平成绩,又要在成年期表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跳远助跑速度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目前国内提出跳远助跑速度是可控与不可控的依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认识论中的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对跳远助跑速度特点进行重新认识,得出:从跳远运动发展的绝对观看,目前跳远助跑速度必须向加快助跑速度方向发展,所以提高助跑速度是必然的。但是,从跳运运动员在某一训练水平阶段的助跑速度与该阶段100米运动成绩的最快运动速度相比较的相对观看,跳远助跑速度是可控的,所以完善跳远运动员在某一训练水平阶段的助跑节奏是特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