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略论子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贡是孔门"十哲"之一.在孔子弟子中,他最有经济头脑,通过经商致富;但他从不见利忘义,经商讲究诚信.他是折冲樽俎的政治家.<史记>称赞他:"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还是敏而好学的读书人,一生勤奋读书,从不懈怠.在孔子弟子中,他是影响较大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李战华 《中国教师》2010,(23):49-51
<正>孔子是举世瞩目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已成为中国教师的典范。孔子在教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很多,但不能不提的是,他与弟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如朋友般默契、如父子般情笃、符合教育规律的师生关系:孔子深爱着弟子,也深得弟子的敬仰和爱戴。孔子与弟子形成的师生关系,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一本享誉世界的经典著作,记录了一些当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书中短短两万字便记载、展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也记载了很多为师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如:热爱学生、学而不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学习孔子的为师之道,对于当代教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经历,结合孔子的为师之道,得出启示,以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儒学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他一生热爱读书,对如何读书有独到、精辟的见解,其弟子将他的训导归纳概括为"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对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通过解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提出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我国高校"两课"教学中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可以用"尊师爱生"四个字来概括。即:教师敬业、乐教、热爱学生;学生好学、尊敬老师。孔子是中国学校教育的开创者,其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有教无类的平等精神使其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与其弟子的关系也成了师生关系的典范。而荀子则指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把师生关系上升到父子关系的高度,确立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地位:  相似文献   

6.
论语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  相似文献   

7.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他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他教育时间最长,所办学校规模最大,招收学生人数最多,成就最为卓著,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被尊为"至圣先师"。其教育理念和实践,今天看来仍然很有参考价值。因材施教.学乐结合大洋网版主钟葵:在春秋以前。入学读书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孔子打破常规。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让平民子弟也有机会读书。孔门弟子除孟懿子等少数人是贵族外.大多数来自社会  相似文献   

8.
东方孔子的语录体与西方柏拉图的对话体,是古代文体发展史上的双壁.《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是孔门弟子记述孔子言论、行事和孔子应答弟子,以及弟子互相议论孔门学术的一部书.是最早的私人著作,开创了周秦诸子说理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对于"学而实习之"一段,从古到今的大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解释竟很少有重样的,至今没有一个能令人信服并且固定下来的译文.当一位学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别人的译文之后总能发现其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这反映出对这段话的解释确实存在着问题. 笔者认为,本段话中心仍是讲道德修养.具体而言,首句讲孔子学而不厌,以教为乐;次句讲孔子诲人不倦、有教无类;最后一句讲孔子忠恕、爱人之道,其目的在于宣扬孔子的师德.《论语》是孔子生前与弟子以及弟子间的对话和言论汇编,是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孔子首先是一个老师,其次才是一位道德崇高的长者,因此将彰显师德的段落放在篇首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弟子们尊师重道的体现.综合以上各段的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而时习之"段是孔子对提问者某个问题的回答,这个问题是孔子自身独有而非普遍存在的,提问者问的问题中心明确,孔子回答的中心也很清晰,是对孔子师德的赞颂.  相似文献   

10.
一、孔子首创私学,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私人办学的开创者,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三十五岁左右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一直到七十三岁辞世为止,没有中断过。他办学的规模之大和弟子之多,不光在当时中国首屈一指,而且在当时世界也是极为罕见的。他生于公元前551—前479年。他  相似文献   

11.
任民 《教育》2013,(15):25-26
孔子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晚年自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可以说,孔子是有效克服职业倦怠的典范,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群体有一定借鉴意义。建立学习型生活方式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孔子是中国学习型生活方式的首创者。他一生热爱学习,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晚年自述:"吾十有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38):12-13
朱熹作为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其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朱熹的弟子汇集朱熹关于读书的训导编订的"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读书     
<正>大师教导他的弟子,既要学习,也要寻求大智慧。"学习,是读书,是听师傅讲解。"大师说。弟子们问:"那么,怎么得到大智慧呢?""读书。"大师说。弟子们一脸疑惑。大师继续道:"而这本书是你自己。"弟子们似乎有些开窍,只听大师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读这本书并非易事,因为,几乎每分钟都有一个新的版本。"  相似文献   

14.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提出过很多深刻的思想,两千年来不断给人以启迪。孟子提出"性善""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不仅通过自身实践授徒讲学,培养出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当时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于后世。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事,除了记录在人们熟悉的《论语》一书中,《孔子家语》一书也是研究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资料。从《孔子家语》中,我们不难想象和察见孔子及其弟子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诸弟子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以及人生际遇。而在诸多弟子中,子贡是较为突出的一个。子贡是一位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同时又能理解孔子思想,并且能和孔子进行交流的一个人,他能言善辨,勤思善问,能非常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思想,而且善于思考、提问,非常尊重孔子,同时也处处维护孔门弟子。  相似文献   

16.
有奖竞猜6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注重言传身才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保守思想的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请问:孔子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其弟子撰写的什么著作中?墨子,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的学习原本是"自然"的(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论语》中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什么是理想的生活,有的学生说要做官,有的学生说要做一个好的执行者。有一个弟子叫曾点,他说他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在春天,穿着春天的衣服,带上几个孩童,到河边去洗澡,在春风中唱唱歌,过一种自然而有趣的生活。孔子非常欣赏:"吾与点也。"如此教学活动,师生席地而坐,老师坐当中,学生在两旁,场景自然;弟子各言其志,率性而论,谈吐自然;曾点对心中理想生活的描述,情趣自然,孔子注重乐教,独与(赞同)曾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与政事派弟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提出了他的仁礼同构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合理性,而孔子的政事派弟子以冉有为例虽然积极从政,却片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不是以道仕君,而是作了很多让孔子大为恼火的事情,在历史上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一生没有留下论诗的专门著作。由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撰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通过孔子与学生的一些片言只语的简洁的对话,发表了他对《诗经》的~些精辟独到的见解,是其闪烁光辉的论诗真言。孔子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诗经》的评谈中。孔子是第一个深知《诗三百》的艺术价值和政治思想意义、也是第一个接受《诗三百》教益的大人物。在诗方面,孔子的主要贡献在诗论。春秋时代的一些美学和诗论的新观点在孔子的发挥下趋于成熟,且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诗论奠定了基础。与孔子的中庸思想相对应,他诗论的一…  相似文献   

20.
张丽 《现代教学》2009,(11):77-79
孔子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人,其中最出色的有72人。《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和弟子们的生活言行。对于历史学家而言,《论语》拥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文学家而言,《论语》的记录本身是十分精练出色的文学作品;对于政治家而言,《论语》充满了以人为本的政治思考.而对于像笔者这样的教师而言,从《论语》中所读到的正是古人在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