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传统符号的再运用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地方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命题。在武夷山悠久的茶文化中,建盏以及它所承载的符号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大武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建盏具备了商品符号现代转向的多重指向性,为传统符号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现代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山是产茶胜地,也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之一。武夷岩茶历史悠久,美名远扬。因此,借助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和大红袍的品牌,整合武夷山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武夷山茶文化旅游,为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观光发展与旅游型态的进化,乡贤文化旅游已成为国人选择旅游方式之一,亦是全国旅游发展的重点领域。透过乡贤文化传播,不仅可起到乡贤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还可运用其乡贤话题发展旅游观光,提升城市知名度,达到文化传承、资源共享,更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本研究之目的在找出武夷山朱熹文化旅游发展与创新的策略,透过对文献、案例的探讨与SWOT分析,再以TOWS矩阵匹配战略掌握竞争优势,形成最适合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的建设路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四个方面:朱子文化推进文旅合作发展;跨区域性的策略联盟;产业发展定位,形塑特色的区域产业;推动朱子文创园区,打造武夷优质城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武夷山特有的岩韵文学、书画作品、陶瓷艺术、宗教礼仪等多种文化形式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些文化形式与岩茶之间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将独具地域特色的武夷文化融入到岩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这对丰富武夷岩茶包装的表现形式,提高武夷岩茶品牌的文化内涵,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对武夷山历史文化、民俗习惯和旅游资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意产业己成为世界贸易中新兴的、最富有活力的行业,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旅游规划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思维是推进旅游规划创新的重要武器,创意是思维能力的结晶。旅游规划创意体现在旅游规划的方方面面。创意产业是新时期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在旅游规划中的创意思维方法可以分为:联想系列(联想族)方法;类比系列(类比族)方法;组合系列(组合族)方法;臻美系列(臻美族)方法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使其旅游开发必须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的同质或重叠,打造自己的特色,推进区域旅游的特色发展,达到"创意为先,融入规划,指导实践,差异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旅游正成为全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夷学院大学生以及到武夷山旅游的各地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武夷山大学生旅游产品价格高,景点分散,旅游基础设施差等.提出武夷山旅游企业应根据大学生旅游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中国茶艺的美学理念进而展开了对武夷岩茶的品质鉴赏和武夷茶艺审美评析.旨在开发出武夷山蕴涵深厚的儒、释、道学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乌龙茶茶艺美学,以达到弘扬民族茶文化精神,发展武夷山茶旅游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虽然具备吸引韩国游客的多项旅游资源优势,但该领域一直未见发展.关于韩国游客入境中国旅游市场的研究较多,而具体到武夷山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茶文化为切入点,首次针对韩国游客开发的高层次"武夷茶文化主题游"路线是本文创新点.希望以此为开拓武夷山对韩游客市场起到到抛砖引玉作用,也作为本课题后续深度构建"武夷茶文化主题游"中韩双语在线交互平台提供前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对环武夷山景区自行车赛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目前环武夷山景区自行车赛的最大优势是武夷山“双世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劣势是赛事知名度不高,政府以及民众支持力度不高,融资渠道狭窄;面临的机遇是推动海西建设发展带来的武夷新区建立的推动作用,以及武夷山“十二·五”体育旅游发展政策的支持;面临的威胁是缺乏健全的比赛制度,其他城市同类赛事的竞争与压力,武夷山本土车队、车手缺乏竞争力。提出扩大优势,缩小劣势,把握机遇和化解威胁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武夷山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充分利用武夷山的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的设想。为促进武夷山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海西绿色腹地整个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主题思想。在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现状和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下,积极探讨武夷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就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找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不足,提出该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节事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源于旅游者对节事情怀的满足和追求。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武夷山节事旅游也初露头角,但其整体上呈现出定位不明显、开发力度较弱、开发理念较陈旧、经济基础薄弱等不足。从武夷山节事旅游的长远目标来看,需要从品牌节事的打造、本土节事优势的发掘、专业化团队、节事服务的精细化等方面加以努力,使武夷山节事旅游独立、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毋庸置疑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青睐。而其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趋势则必然要求开发出合适销售的旅游纪念品。本论文就是针对武夷山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纪念品,从其市场现状、存在问题、设计开发等几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武夷山获得很大的发展,但目前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转型是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由于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养生成为时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养生和旅游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武夷山具有开发养生度假旅游的优越资源环境条件,因此武夷山要从目前比较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业转向复合型旅游产业,重新进行旅游定位及旅游形象设计,突显其养生特征,围绕养生主题,结合地方性特征开发具有参与性和休闲性的养生度假产品。  相似文献   

15.
以近30年气候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生理气候指标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对武夷山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近4年客流量的年内变化,计算客流量月指数并划分了旅游活动的淡旺季;最后采用OLS方法建立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指数的相关性模拟方程.结果表明:气候舒适度对武夷山市旅游有较大影响,入境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0.580%;国内旅游还受到众多社会经济因素(节假日等)的影响,其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1.246%;景区的一些促销活动对该弹性系数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减少了气候舒适度对武夷山客流量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旅游产业优势转化的思路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省旅游产业优势转化的现状和障碍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政府执行力的角度对海南省旅游业优势转化思路重新定位,并对海南省旅游产业优势转化机制在组织、体制、职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事实说明武夷山市旅游产业不仅具有独特优势,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武夷山市旅游产业发展不仅与国民经济发展正相关,而且能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国内外经济学家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准则,以武夷山市为主而筹建的武夷新区必须选择旅游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8.
对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生态足迹研究的三个趋势。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以旅游餐饮、交通、住宿、购物、娱乐以及观光游览为基本要素构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选取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区域,对武夷山2000-2004年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数据上看,在研究区域尺度上,武夷山的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总的生态赤字为46636.0906hm2;(2)影响旅游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因子是旅游交通,尤其是航空旅行方式以及餐饮;其次是游客人次,旅游逗留天数及消费模式等。(3)2000-2004年间旅游生态赤字不断增大,5年间年均旅游生态足迹是旅游生态承载力的1.7倍,武夷山如果维持现有游客需求的满足,将有约43%的资源供给来自区域以外,而目的地仅能提供57%左右的资源供给(忽略全球尺度的分割比例)。(4)武夷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年接待游客上限约为158万人次。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景观素材十分丰富,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垂青。他们或登临赋诗,或水墨丹青,留下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基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角度,选取历代画家描绘武夷山景观素材中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其武夷山景观素材蕴含着丰厚的哲理内涵,对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风格、表现技法等方面进行历时性的解读.从而展现武夷山景观素材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