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主要包括3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中国文化遗产又分为3类:①文物古迹;②古建筑群(古城、历史村落等);③古遗址(考古遗址)。目前,世界上加入公约的国家共有152个。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2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554处,其中文化遗产420处、自然遗产114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处。按列入世界遗产的多少,目前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①西班牙、意大利:26处;②法国:22处;③中国、印度:21处;④德国、美国:19处;⑤英国:17处。中国的21处世界遗产是:泰山、长城、□李建荣明清宫、莫高窟、秦始…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是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项数量最多的国家,拥有符合文化遗产全部标准的遗产项数量最多,拥有符合世界遗产标准条件最多的遗产项。当前,中国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并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策略,以期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此外还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公约》的管理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同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自1975年《公约》正式生效后,已有176个缔约国。截至2003年7月4日,全世界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754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有2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名录,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相似文献   

4.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主要包括3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其中文化遗产又分3类,即(1)文物古迹;(2)古建筑群(古城、历史街区、历史村落等);(3)古遗址(考古遗址)。目前,世界上加入公约的国家共有152个,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2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554处,其中文化遗产420项、自然遗产11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项。按列入世界遗产的多少,目前排在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一、西班牙、意大利:26处;二、法国:22处;三、中国、印度:21处;四、德国、美国:…  相似文献   

5.
"三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遗产保护是节约型、可持续社会的建设基础,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评价,要与以往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的工作相衔接,才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也应引入民俗学的视角,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支撑。民俗学也要补充世界遗产学的现代知识框架和行动框架,去更好地发挥学科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简要地回顾和介绍了有关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通过世界遗产教育,提高社会公众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基本素质,使广大公众充分认识文化与自然资源是全球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遗产教育应列入学校教学日程,将世界遗产知识融入各个学科,开发和丰富教育资源。如何保护地球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是世界遗产教育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了《保护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 称《世界遗产公约》)。为了有 效地实施《世界遗产公约》,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成立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保护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学术界对世界遗产的研究渐趋活跃,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有些方面的研究有不足之处:一是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之间的研究较多,而其他类型的遗产如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景观等研究相对较少;二是自然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价值认识和遗产资源保护两个层面,其他方面如遗产资源利用等问题涉及较少;三是针对遗产资源遭到破坏的状况,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例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共同财富。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拥有世界遗产全部5个类别的遗产,这在《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中是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例如故宫;世界自然遗产,例如九寨沟;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例如泰山;文化景观遗产,例如庐山;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例如昆曲。——摘自《世界遗产在中国》材料二敦煌莫高窟……于1987年11月被  相似文献   

10.
倪豪孔 《新高考》2009,(10):56-57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各国代表审议决定,把“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六项世界遗产,也是继武夷山之后,福建又一个获此殊荣的文化成果。“福建土楼”作为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聚族而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因其符合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第三、四、五条标准,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自然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可得到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同时,也可提高国际知名度,受到国际社会的保护。一、中国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明清故宫: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原名紫禁城。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奇特、富丽堂皇,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现改为故宫博物院,收藏保护着大批书画、珍宝、古籍等珍贵文物,是明清两代历史和艺术的资料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1987年被列入《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有效地保护和展示世界遗产是各缔约国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我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不尽如人意.丽江古城、三江并流作为云南所拥有的世界遗产,在保护和管理工作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现行管理体制的缺陷与不足,文章作者在实地考察了丽江古城世界遗产后,对云南省的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体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八十年以来,中国适应世界遗产保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化建设的需要大力开展了世界遗产的法律制度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系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保护法的制定是其中的亮点。中国世界遗产法制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尚多,法律体系化建设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世界遗产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自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后,到2002年,已有124个国家的7300处遗产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特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包括文化、自然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最近又增加了“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指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的口头文化表述形式。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5.
世界遗产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自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后,到2002年,已有124个国家的7300处遗产成为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国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人们对遗产重视意识的不足和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有不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世界遗产的设立是为了保护 ,所以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以其原真性吸引游客。反对杀鸡取卵的做法 ,切实保护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世界遗产类型多样,内容纷繁复杂,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尽量包括所有遗产类别,中西方兼顾且重点放在国内。自然遗产要突出其科学与美学价值,文化遗产要突出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社会学内涵。建议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六章节,包括世界遗产的基本认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复合遗产与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遗产与世界遗产可持续管理。针对具体的世界遗产地,可以按基本情况、WHC的评价、遗产地构成、突出的普遍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包括世界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化与自然遗产和化景观4类。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的小读者卢熠提问)为保护世界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免遭破坏,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各国政府以申报形式提供遗产资料,经考察审核符合要求者列入正式保护名单。截止到2003年10月,我国的世界遗产共有29处。其中,文化遗产有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北京等地的18座明清皇家陵寝,甘肃的敦煌莫高窟,陕西秦始皇陵和兵马俑,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西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江苏苏州古典园林,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青城山、都江堰、…  相似文献   

20.
198 5年 1 1月 2 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中国政府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成为该公约的 1 52个缔约国之一。我国自 1 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 ,拥有“世界遗产”已达 2 7处 ,包括文化遗产2 0处 ,自然遗产 3处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4处 ,是继西方文明古国西班牙、意大利之后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一、中国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物和遗址。明清故宫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原名紫禁城。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奇特 ,富丽堂皇 ,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