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开放制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衔接不足"方面的问题,二是信息立法上的相互矛盾,三是档案开放的手段落后,开放渠道少.对比我国已经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立法原则、立法思路和具体条款上,发现我国的档案开放制度在开放时间,设立原则和开放适用范围三个方面与信息公开存在不协调之处. 一、"衔接不足"的问题 首先,档案开放与信息公开最明显的衔接上的矛盾体现在开放的时间上.《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然而,一方面,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文件的即时开放已实现了利用的"0时限",另一方面,档案要经历30年的"封闭期"才能对公众开放,更不用说"提前开放"原则的实施了.此外,档案开放仍以"几十年"作为时限限制,虽然部分档案确实要设置相对较长的"封闭期",但对其他档案而言,几十年的封闭期所体现的时间上的"衔接不够"的问题显然较为明显,不利于制度间的相互协调.因此,档案界有学者提出"不设置30年的封闭期,使应该开放的档案开放,应该自由利用的档案自由利用"和"缩短档案开放期限,拓宽随时开放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务信息公开带来的现行文件及未到进馆年限档案的开放,直接冲击着档案开放的时限要求。档案开放应向着鼓励及时利用的方向进行调整,形成与政务公开互相配合的完善的档案开放利用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3.
档案开放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我国的政务公开工作已驶上快车道。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等政务公开工作的新理念已对档案开放工作产生了震撼和冲击。为跟上政务公开日益提速的新形势 ,档案开放工作理应理直气壮地提出档案以开放为原则、不开放为例外。开放多少档案 ,开放什么内容的档案 ,决不单单是档案业务问题 ,它关系到政府的“开明”程度 ,关系到国家的民主与法制进程 ,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严格执行《档案法》 ,增加“低龄”的新内容 ,档案开放才能进一步提速。  相似文献   

4.
笔者系统分析了现行文件公开与档案开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通过档案开放使得机关档案室同时公开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真正意义上实现服务社会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同时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但是,档案的开放往往会受到限制,档案利用中的平等、公正难以体现。一、造成目前档案利用问题的因素分析1.受一些政策法规影响,档案的开放程度不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档案的开放利用时限可以归纳为即日开放、满30年开放、随时开放和延期开放。我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开放  相似文献   

6.
张莺  原晓燕  晋平 《兰台世界》2008,(12):42-43
本文从现行文件公开利用着眼,反思并提出了政务公开环境下加大档案开放步伐的几点思路。即:拓展档案开放范围、扩大档案开放机构、加强档案开放鉴定、创新档案开放方式和简化开放利用手续.  相似文献   

7.
政务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行文件公开利用着眼,反思并提出了政务公开环境下加大档案开放步伐的几点思路.即:拓展档案开放范围、扩大档案开放机构、加强档案开放鉴定、创新档案开放方式和简化开放利用手续.  相似文献   

8.
现行文件开放与档案开放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档案界而言,档案开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现行件开放只是近两、三年的事。然而,随着我国“人世”及政务信息公开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现行件开放已经提到档案工作的议事日程,成为档案界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现行件开放与档案开放都是向社会全体公民提供档案件信息服务的重要方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外档案立法中的档案开放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档案开放原则在中外各国的档案立法中表现不一。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档案开放原则在各国的档案立法中应当有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信息开放的三种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信息的开放是实现档案价值,体现档案工作重要性的一个环节。在具体的实践中,档案信息的开放具有法定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主动公开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筑了我国档案信息开放的体系,从不同的角度保障了我国档案信息的开放。三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发挥了作用,对这三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档案部门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时代潮流,同时政府信息公开是21世纪信息时代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档案信息作为政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开放、档案管理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在档案信息开放中必须做到档案信息开放原则与信息公开原则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上海档案》2007,(9):31-32
陈永生在《浙江档案》2007年第7期撰文认为,政务信息公开带来的现行文件及未到进馆年限档案的开放,冲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的实施档案开放的领域,即各级国家档案馆所保存的按法定年限接收的档案。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信息公开将对档案工作尤其是对档案开放和利用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明晰、理顺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对于档案学界至关重要。一、徐州市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关系的现状调研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民主和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大众作为公民的权利意识也逐步增强,这就促使对各种信息的公开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也应顺势而为,努力做好基于信息公开的档案管理工作. 一、高校档案开放的发展背景 (一)政治要求 民主和法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而高校档案的开放则体现的是民主与法治的相融,这其实也是民主和法治向前发展的要求.知情权作为每位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宪法以及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为其保障.高校档案的开放是保障公众教育知情权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公众行使知情权、教育管理权以及监督权的途径.可以说,高校档案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当代民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对于档案馆开展的现行文件公开利用服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价值理论都难以为其提供理论依据.而用档案形成在前说来对现行文件公开利用解读,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并认为档案在形式、内容信息和功能上都与文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事物.这就决定现行文件公开不等于档案开放,现行文件以公开为原则,而档案则应有一个相对的封闭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性质、工作原则和操作要求,并着重分析了建国初期档案、"文革"档案和外文档案的开放鉴定特点.首先,本文认为,档案开放鉴定具有内在的矛盾性,因为向社会开放档案是开放鉴定工作的目的,而许多档案本身却具有一定的机密性,这就构成了档案保密与开放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相关法律之间的矛盾、档案馆不同职能之间的矛盾及档案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北京档案》2008,(11):52
周毅在《浙江档案》2008年第三期撰写此文。作者指出,从理论上看,以信息权利全面保护为背景审视我国档案资源开放与开放问题有利于全方位地体现权利平衡和信息公开原则。从实践上看,在信息权利全面保护背景下我国档案资源开放与开发也面临着机制与模式创新的要求,从操作层面上探究相关机制与模式有利于将档案资源开放与开发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论档案开放的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档案开放的原则包括 :档案自由利用原则 ;档案安全原则 ;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权原则。档案自由利用原则是档案开放追求的最终目标 ;同时 ,在档案开放中存在有两个方面的“例外” ,一是“安全例外” ,这是档案安全原则要解决的难题 ;二是“一般例外” ,这是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权原则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档案开放,就是将可以公开和保密期限已满的档案,解除"禁闭",向社会开放,允许档案用户在履行简便的手续后,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档案开放,揭开了档案的神秘面纱,改变了档案馆的封闭性质。一、档案开放的重要意义1.档案承载着历史,开放档案再现了历史。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通过档案真实再现了一段段历史,让我们去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让我们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  相似文献   

20.
档案的开放     
<正>档案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记录,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存在,利用档案、了解档案中的信息内容是公民的一种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知情权利的一种实现方式,档案开放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开放档案就是档案管理单位根据档案价值实现的客观规律和特点,依法向社会公众和组织公开未列入保密与豁免公开范围的档案文件信息内容,并通过有效方式及时提供给有关组织从,满足其合法利用需求的社会化服务政策与措施。它是公民知情权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